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进南京市三名建设繁荣文艺创作.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94302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4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推进南京市“三名”建设繁荣文艺创作 近年来,中央及省、市陆续下发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文件,其中加强文艺阵地建设、出精品、出人才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在2016年市委下发的《中共南京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文艺院团建设,实施“三名”(名剧、名角、名团)工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三名”建设,繁荣我市的文艺创作成为新的课题一 文艺院团是新形势下繁荣文艺的主阵地文艺阵地建设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呈现都离不开文艺阵地在文艺工作的对象、手段、方式、机制都出现较大变化的当下,文艺院团是文艺创作生产的重要载体,更是繁荣文艺的主阵地实施“三名”战略,让院团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1.文艺院团是文艺创作的主力军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国有文艺院团不仅是舞台艺术创作的主力军,还是演艺领域的“领头羊”,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责任,创作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国有文艺院团也是人才资源的“富矿区”,院团集中了一批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国有文艺院团的活力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整个文艺界的活力如何如市属院团一直是我市舞台剧创作的主力,近年来创作演出的越剧《柳毅传书》、话剧《枫树林》《雨花台》等剧不仅屡获大奖,也赢得了一大批观众的喜爱,更培养出了一批获得梅花奖、金狮奖、白玉兰奖的优秀演员可以说,进一步激发我市国有文艺院团的活力,对于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2.文艺院团是文化惠民的主力军文艺服务于人民,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国有文艺院团自诞生起就一直在文化惠民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举行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以南京市属的6家院团为例,近年来每年在全市开展文化惠民和公益演出400场以上,并组织了院团的专业演员们深入基层,针对基层文艺团队最需要的方面进行,帮助他们提高水平、展示自我,深受群众欢迎3.文艺院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九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国有文艺院团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引领文艺风向导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南京市属各院团近年来创作演出的《莫愁女》《胭脂河》《柳毅传书》《八女投江》《丁香》等剧目无不彰显着优秀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二 我市院团“三名”建设发展现状南京市目前拥有南京市话剧团、越剧团、杂技团、京剧团、民族乐团、歌舞剧院共6家市属文艺院团市属院团于2011年12月31日整体转企改制,以2006年12月31日为改制基准日,实行“老人老办法”,核定在编人员402人,并按此差额拨款60%2012年4月组建成市立演艺集团及托管中心截至2014年底,市演艺集团在职人员493人,其中在编328人、聘用165人,包括国家一、二级专业演员124人近年来,市演艺集团实施了“名编名导、明星名角、市场化营销”三项行动计划,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坚持市场化演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效激发了剧团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出人出戏出效益,成效初显1.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文艺创作是剧团的立身之本,市属剧团近年来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2012年11月,市越剧团重新编排的《柳毅传书》荣获文化部20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2年12月,市话剧团常小川、崔钟荣获全国话剧表演最高奖——“金狮表演奖”;2013年5月,市京剧团范乐新凭借在新编历史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3年10月,市话剧团《枫树林》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最高奖——“文华大奖”;2014年10月,市越剧团《丁香》获得文化部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此外,市演艺集团与著名话剧导演何念联合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南京攻略》,在南京青奥会期间连演8场,并获得首届江苏省艺术节剧目奖;市话剧团编创的《民生巷11号》入选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荣获省文华大奖;由市民族乐团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在国家公祭日期间上演,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并赴纽约联合国总部演出;由市歌舞剧院打造的反腐题材主题教育晚会《清风荷韵》在全市巡演18场,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观看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市演艺集团倾力创排了话剧《雨花台》、越剧《八女投江》、歌舞《历史不可忘却,世界永远铭记》等一系列文艺精品,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话剧《雨花台》参评文化部文华大奖,入围省精品文华部文华大奖,将在由中宣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巡演演出100场,2016年已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京等高校巡演近50场获得强烈反响,越剧《八女投江》还组团赴美国洛杉矶演出2016年以来,市属院团创排、复排了一批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主题的舞台作品,如越剧《乌衣巷》和青春版《红楼梦》、杂技剧《金箍棒》、京剧《胭脂河》、情景朗诵剧《一代楷模周恩来》、话剧《杨仁山》等。

      2015年,《民生巷11号》《丁香》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创作扶持,实现南京市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零的突破,2016年更有京剧《大明城墙》、话剧《秦淮纪事》、杂技剧《金箍棒》、情景剧《一代楷模》、越剧《莫愁女》、群舞《梧桐的记忆》等6部作品入围立项,数量位列江苏省各市第一名2.培养了一批名角新人市京剧团范乐新凭借在新编历史剧《穆桂英大战洪州》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市属剧团继陶琪之后时隔15年再度“摘梅”;市话剧团常小川、崔钟荣获全国话剧表演最高奖——金狮表演奖;市越剧团青年演员李晓旭荣获第二十六届戏剧表演白玉兰奖为了培养新人,市演艺集团成立名家工作室,组织青年演员拜师名家名角、发行个人专辑、举办专场演出,以及为他们量身打造剧目,全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市演艺集团已先后设立何念、张超、卢中强、李志等名家工作室,与梅帅元、卞留念、王君安、毕飞宇、方锦龙等著名艺术家展开多层次合作市京剧团年轻演员王璨、林爱娜分别拜师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黄孝慈,陈嘉、张训松拜师京剧名家邓沐伟;市越剧团李晓旭、吉飞、章琪分别拜师昆曲名家石小梅、越剧名家王君安和陶琪;市歌舞剧院刘媛媛荣获“亚洲音乐舞蹈节”声乐大赛金奖,岳佳发布首张个人专辑《风华佳月》并在全国发行。

      3.各院团稳步发展南京市属的6家院团各有特色,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各团都在争创全国一流院团,有些院团已进入全国一流行列如南京市话剧团营收已突破千万元,近年来排演了一批优秀作品,如大型话剧《大江奔流》《秦淮人家》《平头百姓》《沦陷》《雨花台》等,并相继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白玉兰奖等大奖,多部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省政府给《秦淮人家》剧组和《平头百姓》剧组各记集体一等功一次;2007年省政府又给《沦陷》剧组荣记三等功;2016年以来话剧《雨花台》还在全国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进行巡演并引发强烈反响南京市越剧团的前身是“越剧十姐妹”之一的竺水招创办的上海云华越剧团,是越剧界三大院团之一借助名剧、经典剧目移植和名演员的加入,南京市越剧团2015年在全国各地演出319场,2016年演出超过300场,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都有较高知名度,发展势头良好南京市杂技团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国内、国际享有盛誉,是中杂协认可的全国前五名,近年来在传统杂技技艺基础上融合创新,曾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40多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并取得了成功。

      市演艺集团近年来还积极开拓各类演出市场,努力扩大各院团品牌影响2013年10月,市演艺集团举办越剧《柳毅传书》获奖汇报演出,著名越剧演员王君安、陶琪首度联袂出演,全国粉丝云集南京,一票难求市杂技团瞄准海外市场,2013年远赴南美,3个月内连续演出杂技剧《睡美人》107场,2016年初又赴俄罗斯巡演20余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汇团”2014年3月,南京举办“梅花争艳”中国京剧名家演唱会,10位“梅花奖”得主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金奖获得者同台献艺,全场响起掌声100余次2014年5月,与南京本土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合作,引进话剧《推拿》“回家”连演四场2016年,市越剧团还举行了建团60周年纪念活动,并推出文化惠民展演月,江浙沪闽4大名团聚首,6朵“梅花”献演,进一步扩大了市越剧团影响力此外,市演艺集团还在老门东打造了江苏首个常态化戏曲演艺平台——金陵戏坊,开业迄今已连续演出400多场,真正实现了“南京演艺、天天有戏”,受到戏迷观众的广泛欢迎三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南京市的文艺院团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受市场发展和自身条件限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掣约了进一步的发展1.缺乏自有演出场地,办公排练条件较差“剧场+院团+剧目”是当前国内乃至国际较为普遍的院团经营模式。

      而市属院团一直没有固定演出剧场,只能“打游击”同时受演出成本和资金来源限制,剧团较难走入正规剧场演出,平时除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活动外,在城区基本处于“无处演、演不起”的尴尬境地,“演得越多,亏得越多”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为例,剧团每演一场需支付场租5万~8万元,加上舞美、灯光、音响、装台、运输、报批、宣传和演员劳务等费用,单场演出成本高达20万元以上,摊销到票房每张成本超过200元,“演不起”与“看不起”的矛盾尤为突出此外,市属剧团转制后,市越剧团、京剧团、杂技团、话剧团办公排练仍集中在中山南路101号艺术大楼,市歌舞剧院仍位于卫岗原址,市民族乐团随市演艺集团在外租用办公场地其中,艺术大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已有30多年历史,不仅空间狭小,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日常办公排练需要,而且年久失修,安全隐患较大,办公排练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剧团发展的需求,有些大型的剧只能到外面租场地排练对照兄弟城市,无锡演艺集团(辖3个团)成立后,除原有办公场地外,市政府将所在区政协原有10000平方米办公场地划拨给集团,使其办公排练场地达到15000多平方米盐城市除投资4亿元打造占地40000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以“交钥匙工程”形式交由集团管理外(每年给集团带来物业收入800~1000万元),计划再投入20亿元打造“杂技大世界”,以同样形式交由演艺集团管理,并明确将10000平方米的商业面积用于对外招商出租。

      连云港市同样将市文化艺术中心交由集团使用管理,物业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苏州市5个院团有3个专业剧场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将越剧院(250人编制)与沪剧团院址迁移,新建15000平方米办公排练设施,包括排练场、演出厅、视听试唱室等,并在距离600米处再新建一处专用剧场(含一大一小演出厅、一个戏曲电影厅)供其使用广州的7个院团都有各自的专用剧场2.人才流失断档严重,影响院团长远发展市属6家院团,普遍存在结构老化、梯队断层老问题,转企改制后也出现部分人才流失的新问题一方面体制内老人“上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