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给力由来.doc
8页网络热词“给力”的由来 编辑:陈美玲给力读音为,gěil,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词语释义 1.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劲”、“酷” 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dota里队友的犀利操作,内涵的歌曲或视频,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 2.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动使用,随着被网民(DOTA玩家较多)用得越来越频繁,也经常被用作动词,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 用法如:也是dota中“大家给力啊”,“DPS要给力啊,后期靠你了” 来源出处 最早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
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给力一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的对给力一词的广泛运用,“给力”一词正好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 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西班牙太给力了不给力啊,德国……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不绝于耳但是追根溯源,一些网友却又纳闷了,这“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其实,秘密就在由“cucn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在《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画面一开始,师徒三人(动画设定为八戒仙去了)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弄得师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悟空的这番话也成为后来“给力”一词的渊源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 以上出处不全面,其实“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闽南话、海南话中,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会说闽南话的人直接用“够力”(闽南话音)来解释“给力”就便一目了然!在茅台话里面,“给力”可以用“得力”来表达。
“给力”一词解释:给力不是外来词,它是闽南漳州话,来原于古中原的闽南话这个词的“给”的漳州读音与“革”、“戟”本地读音一样,不是读为普通话的“gěi”,“力”也不是读为“l”,原读音 给力”是动词,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凝神、用劲、发力例:在漳州,婴儿学上台阶,抬腿迈上时,大人会说“给力”;又如:某人尽其十分力气干完某事,人家会称赞“真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以漳州话而言十分贴切 使用案例 南非世界杯以来,只要一打开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腾讯,人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可以看到,“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 在课堂上,学生们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这boss真给力啊!”;在魔兽世界或者是dota游戏中,如果看到好的装备,玩家会喊出“这装备真给力啊!”…… 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图) 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重庆晨报》11月12日) 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沈阳晚报》11月12日) 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11月12日) 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西部商报》11月12日) 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燕赵都市报》11月12日) 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引乘客不满(《生活新报》11月12日) 高房价给力光棍节(《东方早报》2010年11月12日) 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济南时报》11月12日) 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江苏法制报》11月12日) 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南京晨报》11月12日) 本年度最给力演讲(柴静博客12月4日) 相关评价 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关新闻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给力”登上《人民日报》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网络热词上党报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为经验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给力”,音gěil,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给力”一词荣获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荣获"2010十大文化事件" 登上《纽约时报》 文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 “给力”登上美国《纽约时报》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sgulile” 不少网友称“意外”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仅在微博,截至昨天晚上20:00,这一消息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在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表示,《人民日报》采用网络新词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 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题为《网络时代堵信息不现实》的文章其中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
有评论认为,“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有人质疑用错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其微博中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脖友”声音 @老记的崆峒岛:“给力”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词板上钉钉了! @杨化涛:刚过去报夹看了看,是真的耶这是我近几个月看《人民日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 @社上君: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搜噶阿米达:不是PS的吧? @伪文青小满:“给力”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没这么用的 @滚吧吧弹子球:结合副标题,这个“给力”就说的通了,给力用在这里是一个动宾词组,而并不是一个网络名词。
网民造英文词 “ungelivable”意为“不给力” 记不住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不如自己创造一个好记又好玩的新单词吧昨日,“生活周刊”发出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发上万次一看,原来这条微博自信地宣告:“有一个新单词诞生了:ungelivable(不给力)!”会心而笑的网友们纷纷转载,“不转的话,就太ungelivable了!” 网民造英语,老外看不懂 ungelivable这个词,虽然看上去是英语,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词逻辑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而中间的“geli”却是直接音译自中文的“给力(geili)”与其他英文单词相比,这一“中式英语”单词基本上符合了英语造词规则,唯一不同之处则在于——老外绝对看不懂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哈哈,这单词实在太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
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 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据介绍,“给力”一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