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52022612
  • 上传时间:2018-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7.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陈鹤琴个人简介n陈鹤琴 我国幼教之父 n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 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 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 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陈鹤琴 提出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 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 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 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 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 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 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 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 儿教育研究与实践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做人身体 智力情绪健康社会 科学艺术等以儿童的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为中心整个教学法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幼 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立的他 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 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 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 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n(一)新的儿童n(二)活教育的理论 n1.活教育的目的论 n2.活教育的课程论n3.活教育的方法论n4.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n(一)课程目标 n陈鹤琴认为,课程是为目的服务的,而确定目 的,首先要确立儿童是主体的思想。

      教育者应 先了解儿童,才能明确应对他们的进步程度抱 有何种期望 (二)课程内容 n依据活教育的课程观,在长期的实验研究的 基础上,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可以 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 活动: n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 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n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 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 n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 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 等 n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 赏),图画,手工等 n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 法等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照标准: § 第一, 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 稚园的教材,但有时在“能学”的标准之下,还要 有点限制,比如,有些东西小孩子虽然能学,不 过学习会妨碍他身心的发育,那就不必勉强他学 习 § § 第二, 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 § 第三,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三)课程的组织 n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课程可由五方面的活 动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应该单独 组织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育内容 也必定要互相连接成整体,不能四分五 裂。

      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n陈鹤琴 先生当时称这种课程内容组织的 方法为“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为“单元 教学法” (四)课程的实施 • 依据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 过程中 : • 1.十分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2.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提供 • 3.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教导儿童 • 4.多采取小组教学法 • 5.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 • 6.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的朋友,使幼儿不害怕 、肯接近 (五)教育评估 v陈鹤琴主张幼儿园应当有可以随时考察儿童 学习成绩的标准因为,只有知道幼儿的学 习状况,才可以实施相当的教育,扬长补短 ,使他们各自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标准成 为实行优良教育的根据 三、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n“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 基本原则五指活动课程中一些思想、 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课 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五指活动课程存在一些局限性 v首先,理论层面上虽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 向,力求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 较注重教材,而对幼儿反应的注意程度仍显不足。

      v其次,尽管陈鹤琴先生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五 指不是五个学科,应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施教,但 在推行时,有时仍被误解而分科进行 v再次,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方面有些 不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