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厂化养猪工艺全套.doc
79页一、现代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工厂化养猪大部采用先进的全进全出流水式,阶段饲养的养猪生产工艺由于设备条件、规模的大小和分阶段划分的不同,饲养工艺也有差异所谓全进-全出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生长发育或繁殖阶段的工艺猪群,全部从一种猪舍转至另一种猪舍流水式生产线是从猪的配种、妊娠、保育、生长肥育以至销售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各阶段都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如果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那么每周都可以有计划地将一群母猪配种、一群母猪分娩、一群仔猪断 奶、一群生长猪育肥,保证均衡生产不脱节,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备,从猪出生 开始一直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按母猪的同一生理阶段及其它猪的不同的生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连续工艺阶段,每一阶段饲养着处于同一发育时期、具有同一饲养要求的猪群,经过一段饲养后,按工艺流程转到下一个阶段工艺阶段间紧密结合,一环扣一环,均衡进行由于设备条件、规模大小和分阶段的多少不同,其工艺流程也多样,目前这种饲养工艺大体有以下几种:(一) 四阶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四段饲养工艺是将种猪分成空怀和妊娠阶段,商品猪分成断奶仔猪阶段和生长肥育阶段分别置于空怀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产房)、断奶仔猪培育舍和肥育猪舍内分区饲养。
空怀及妊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1. 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 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6头,也有空怀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而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或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 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这样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 养区内饲养11-5周,然后转入下阶段饲养2. 母猪分娩哺乳阶段 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1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 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产仔和哺乳哺乳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发情配种断奶仔猪 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3. 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 在高床保育栏网上原窝或2窝仔猪小群饲养在此饲养5周,体重达到20kg以上,再同批转入生长肥育猪舍肥育4. 生长肥育阶段 从保育舍转入到生长肥育舍的小猪,按肥育猪饲养要求, 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kg时同批出售上市四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猪群转群的次数相对少,减轻了转群的工作负担和猪只周 转所造成的应激反应②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控制③待配母猪、妊娠母猪和后备 公猪在同一猪舍内分区饲养,减少了猪舍种类和猪舍维修。
④母猪产仔哺乳舍与仔 猪培育舍相毗邻,便于调群和保暖设备统一安装二) 五阶段饲养四次转群工艺流程:把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编为一群,分娩哺乳 母猪和仔猪为一群,仔猪断奶后进保育舍为一群,仔猪培育后转入育成舍为一群,最后为肥育群五个阶段的猪群分别饲养在空怀妊娠母猪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舍空怀配种期妊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五阶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就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这 样,商品猪由四阶段饲养的仔培和生长肥育两阶段变为五阶段饲养的仔培、育成和 肥育三个阶段、五阶段饲养可以保证猪只从断奶到上市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与四阶段饲养相比,增加了一次转群的负担和猪只应激的机会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7~8kg,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45天,体重达18~20kg,转入育成猪舍饲养50天, 体重达50~60kg,转入肥育猪舍饲养60天,体重达90~110kg出栏上市 深圳市光 明合营猪场也是采用五阶段饲养,母猪饲养阶段与四阶段饲养一样,仔猪28日龄断奶,从分娩猪舍转入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6周,转入育成舍饲养8周后,再转入肥育 舍饲养8周,然后出栏上市。
六阶段五次转群的饲养工艺流程在大型猪场,由于规模大,更便于实施全 进-全出的流水式分阶段饲养工艺,划分的饲养阶段较多,专业分工较细六阶段饲养工艺的特点是把空怀待配母猪与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利于配种, 提高繁殖效率而幼猪培育(70日)以后, 直接转入中猪生长阶段饲养, 体重达 35kg以后转入大猪肥育阶段这种分阶段饲养的优点是:①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 集中,便于发情鉴定,易于掌握适时配种②猪只生长迅速,中猪生长阶段不因条 件变化而生长受阻③便于猪群全进-全出,利于防疫保健 但六阶段的转群次数 较多,增加了劳动量,同时还增加了猪只的应激反应四) 各阶段的管理工艺特点 工厂化猪场管理工艺需要有较高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组织技能,在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幼猪保育、生长肥育等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母猪的配种、分娩哺乳和幼猪保育这三个环节1. 配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要求全年保持均衡配种和产仔,按计划常年成批生产, 保证每周有一定数量的母猪发情配种如果配种头数不足或盲目配种头数过多,都 会打乱整个生产流程,造成生产的混乱因此,必须做到每周有一群母猪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对母猪的繁殖进行有效搭控制。
目前多数工厂化养猪场,常采用控制仔猪的断奶时间来达到母猪的同期发情因为 母猪的断奶时间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仔猪的断奶日龄可由3周龄到6周龄,这样就有 可能使一组产仔相差1~2周的母猪在相同的时间内断奶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相继发情实践证明,同期断奶的方法是达到同期发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激素或其他药物来控制和调整母猪发情周期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据报导,用促性腺激素400IU和绒毛膜激素200IU同时注射,2~3天后便可使母猪发情也有报 导,在母猪断奶后注射1000IU的孕马血清,有明显的促使母猪发情排卵作用利用异性刺激发情也是猪场常采用的方法,即在空怀母猪群中,放一头性饮旺盛的公猪混养,或每天用试情公猪试情均可促使母猪发情要使发情同期而又适时配种,发情鉴定是关健除认真观察母猪发情特征外,可用性欲旺盛的公猪试情并结合压背静立反射进行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配种是工厂化养猪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每周配种头数应视规模而定, 如规模为6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为32头,才能保证每周有25头母猪产仔2.妊娠母猪 母猪配种后经过21天,如果不再有发情表现, 可判断为已经妊娠, 但配种后不再发情的母猪,并不一定都已妊娠。
检查母猪是否妊娠的方法很多,而 快速准确的方法是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用于妊娠4周以上的母猪时,准确率可达100%,这种仪器在妊娠期为20天天后效果较好现在进一步用超声波扫描投影方法,更早期、更直观可靠,准确率更高对已确定妊娠的母猪,将体重和年龄基本相近、配种时间一致的母猪编组置于限位 单栏或小群同栏中饲养,以便掌握适宜投料量和猪的采食量在配种18~24天和38~44天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重新发情的母猪,及时挑出返情母猪到配种舍配种临产前4周和2周给母猪注射防仔猪下痢的疫苗及防制细小毒病的疫苗临产前1周的妊娠母猪转入分娩哺乳母猪舍分娩栏内,以熟悉产房环境,作好分娩的准备工作3. 分娩哺乳母 猪临产前进入分娩栏的母猪,应给予严格清洗、消毒, 避免病毒 进入,分娩舍栏必须留有1周的时间维修设备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母猪临产时要有人在场,做好接产、断脐、断尾、打号、检查胎衣等工作,发现难产及时处理母猪,保证仔猪出生后24h及时吃到初乳4. 出生仔猪对寒冷十分敏感,作好保温工作对提高仔猪成活十分重要分娩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以上,为适应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应给仔猪创造小区温暖环境,增 放仔猪保温箱,在保温箱上增设远红外板,或60W的红外灯泡,也可安放电热板。
在仔猪出生后几内就让它吃上初乳、吃好初乳,使之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人为的辅助仔猪固定乳头由于出生仔猪体内储铁甚少,从母体内获得也有限,又不能从饲料获得,且需要量很大,生后3天内如不及时补铁,那么7~10天就会出现营养性的贫血症所以,仔猪出生后3天内注射血色素,或性血素1支300mg,就可保证铁的需要量出生3天后就要训练仔猪饮水,7~10天开始诱食补料,14~20天让仔猪上饲槽采食乳猪料,以促使生长经常保持栏圈的清洁干燥,做到勤扫、勤清、圈内不积污水、尿液、粪便和残料应安排驱虫、去势、防疫注射工作5. 保育阶段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阶段这一阶段,仔猪与母猪不在一起,营养来源由吃奶供给转变为仔猪独立采食饲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因此,保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条件,减少应激,缩短适应期,保持快速生长,防止拉痢掉膘保育舍实行高床小群饲养,仔猪原窝转群或2窝一群 保育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 控制在20~22℃和65%~70%,并注意良好的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饮水充足进入保育舍的幼猪,7~10日内应保持原来的乳猪饲料,并严格控制采食量,由自由采食改为日喂三餐,投料量为自由采食的70%。
以后逐渐过渡到仔猪料3~5周龄断奶的仔猪,如不控制采食量,便容易诱发胃肠炎,造成增重减慢,甚至拉稀死亡5. 生长肥育阶段在进猪前,生长肥育舍应进行维修和彻底地冲洗、消毒进猪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充足,温度控制在18~22℃,夏季注意防暑 降温转群时应将原圈猪按体重大小、性别、强弱分群,每群大小应视圈舍大小而定,一般为10~20头为防止争食和咬尾,在小猪出生时应断尾,在生长肥育圈内放些小铁环、小皮球、小石块之类硬东西,让其耍戏,分散精力,增加运动量如发现有咬尾现象,应及时将咬尾者和被咬者同时调出,分别单独饲养,可避免全群咬尾发生肥育猪每月要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喂效果经常检查猪群的采食、发育等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发现疫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体重达90~100kg时应及时出栏上市二、猪场建设与常用设备(一)场址选择与布局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超过20度3)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条件4)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
5)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6)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小于2000米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米)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肥育舍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30度以内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12米为宜,相邻两猪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15米为宜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二)节能保温猪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
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1.节能保温猪舍类型节能保温猪舍可分为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塑膜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