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19页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时期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回顾我市现有中小学51所(含民办学校1所),其中高中3 所,职中1所,初中16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30 所,特校1所在校学生32311人,其中小学生15371人、 初中生8628人、高职中学生8229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83 人现有幼儿园55所,学前三年总入园人数为9228人现 有教职工3273人(不含私立学校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其中 高职中657人、初中1198人、小学1337人、特校22人、 市幼儿园22人、二级单位37人以2010年新世纪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为契机,“十二五”时期,我们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 目标,统筹推进全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 的教育,大力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步伐,全市教育事业 取得辉煌成就十二五期间,我市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一 直保持了 100%的高水平,目前,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初升高比率达到97%,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3. 9%o 2012 年接受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被评为示范县市, 2014年再次高标准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回顾“十二五” 枝江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五年,是教育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巩固、教育投入大幅提升的五年,是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是坚持 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五年,是 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力度明显加大、枝江教育影响力竞争力 显著增强的五年一)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一是加强校舍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教师 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新建了丹阳小学, 迁建了玛瑙河小学,完成了特殊教育学校整体搬迁改扩建工 作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达22512万元,新建和改造加固校舍 10.9万册其中校舍安全工程实际实施项目105个,建设规 模8.94万itf,总投资10393万元,全市所有D级危房全部 消除,C级危房均进行了加固改造,各学校都拥有了安全实 用的教学楼、综合楼,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宿 舍、食堂餐厅,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校园面貌焕然■新O二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 33所校园饮水设备和 17所寄宿制学校太阳能供水设备,配备了校园安保设施“八 件套”,对食堂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
目前,寄宿制学 校均建有设施齐全规范标准的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和公共浴 室,配备了食堂餐桌椅,安装了太阳能洗浴设备和直饮水, 全部实现单人单铺和餐厅进餐,全市所有初中和40%的小学 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师生生活条件和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 升三是加强教育装备建设由中央专项资金1000万元和 市财政配套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组织实施了农村义务 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设施设备改善工程,新建实验室73 个,添置文体器材9万余套(件),图书11万册,配备电子 白板或触屏一体机1000余套、学生计算机2424台、教师备 课机2350台、电脑桌椅2424套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均 实现了光纤接入,建立了校园网,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均配备 了现代化远程教育“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学生上 机一人一机,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全市 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同时,稳步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义务教 育现代化学校创建,2011年以来撤并15所学校,另有60% 以上的学校达到“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目 前,我市义务教育校点布局基本到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学校发展趋于平衡,被评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 市”,并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二)建立健全机制,实现优质师资全覆盖一是加强招聘引进工作针对我市教师年龄老化的严峻 现实,加大了青年教师招聘引进力度,2011年以来,招聘青 年教师250人,其中通过省义务教育“教师招聘新机制”共 招聘教师233人,全部分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为我 市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缓解了我市农村学校教师年龄 老化、学科不配套等问题同时对全市教职工人员及编制配 备情况进行了清理,系统调减事业编制159个,清理解聘教 师70人,全市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加强交流轮岗工作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反复 酝酿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方案,规定在一所 学校工作年满6年均要参加交流2011年以来共交流教师 700多人,其中2014年全市调整交流校长、园长和二级单位 负责人30人,占总数的55. 6%,交流副校长及中心学校干部 17人交流教师157人,其中城区交流132人,占总数的 23%0通过交流轮岗,充分调动了校长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和主动性同时持之于恒地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建立城 乡结对子、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教师进城跟班学习、 骨干教师送课下乡、音美教师联校走教等制度十二五”以 来,全市共有86名城镇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82 名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跟班学习。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了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建 立了师德师风教育月、学科改革通识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 青年骨干教师置换培训、农村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等 工作制度,组建了名师工作室,聘请专家讲学团到我市巡回 讲学教师培训工作显著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 教师和校长均进行了两轮以上全员培训,培养认定市级骨干 教师345名,宜昌市级学科带头人47名,省骨干教师278 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12人,省、市专家6人、特 级教师5人全市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 100%,其中小学教 师本专科学历达到86%,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70. 5%,普通 高中和中职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2%0强化师德师风建 设,开展了有偿家教、乱收费等专项治理,查处违规违纪教 师30多人四是积极改善教师待遇开展了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实 施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教职工效能管理奖励制度、农村骨 干教师补助制度,推行了岗位设置,表彰了一批国家、省、 市级优秀教师,教师队伍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敬业精神显著 增强三)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优质管理全覆盖一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评价 和监控制度,将学校日常管理、教学绩效、特色创建等方面 工作纳入其中,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 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建立了教育质量奖励基金,市 政府每年安排50万元,各镇(街办)分别拿出10万元用于 教育质量表彰奖励同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完善 相关制度,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师行为等方面作出明 确规定,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教学管理用表备案审查、质 量评价硬扣分、明查暗访等办法,强化监督,督促落实目 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到位,学生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二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高效课堂创建,开展了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课堂教学比高效,教育技术 比应用”活动,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市中考 合格率居宜昌市前列高考SRS值稳步提升,跻身宜昌市前 列,三所普高均受到宜昌市教育局表彰实施小班化改革, 基本实现了 “零择校”截止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班额 控制在45人以内,其中小学班额在35人以内的学校达 到70%,初中班额在40人以内的学校达到50%实施了特色 学校创建,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学校朝着高品 位、有特色目标前进实施了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宜昌 市第二技校完成合并,发展方式由单一型走向了复合型,专 业数量增多,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毕业学生顶 岗实习及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技能竞赛成绩保持在宜昌 市前三名,技能高考上线人数达到60人以上加快学前教 育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8所,保教保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以活动课程为载体、以 良好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以特殊群体学生关爱为重点的德 育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 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组织测试上报与抽测,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8%以上落实“阳 光体育运动”,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开展“大家唱 大家跳”活动,组织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评选,积极参加体育、 艺术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和体艺特长二、“十三五”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 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教育发展也提出 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岀了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 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前 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又进一步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 献能力。
就我市而言,“十三五”时期将是枝江经济社会全面发 展、奋力实现“三大目标”的攻坚阶段,也是枝江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枝江教育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 创造新辉煌的战略机遇期这为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 求、新期望和新任务,为此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 战首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教育经费保障机 制进一步完善,并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教育投入 将进一步加大,“全面改薄”工程顺利实施,设施设备更加 完善,办学条件极大改善,这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大众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枝江经济发 展“四大平台”已经搭建,未来五年将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产业的壮大、项目的实施,更加迫切的 要求加快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和更高 质量的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 平,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教育工作永恒主题最后教育发展新阶段带来的挑战更加艰巨当前枝江教 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得 到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取得协调发展,教育管理逐步规范,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正迈向内涵发 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未来五年,教育综合改革一 系列任务措施将全面推进落地,教育改革将成为主旋律,真 正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全员专 业化建设等将成为改革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教师退休 潮和学生入学潮的夹击,面临教育现代化对教育管理方式和 教师教学方式的冲击,对此我们必须勇于面对和有效解决改 革难题与艰巨挑战三、“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整体目标和主 要任务(一) 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青 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转 变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依法治教,培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实施“全面改薄”计 划,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二) 总体目标2020年全市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实 现,公平教育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得到更 好满足,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构建,充满活力的教育体 制进一步健全,教育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宜昌市的先进水 平,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教 育强市。
三)主要任务1、 学前教育构建科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