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花杏晖.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0832312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习作上林县大丰镇大丰街第二小学花杏晖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语文教 材历来精选的是名家名篇,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美的阅读材料,其丰富的题材和写 作体裁也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因此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好课文这个 例子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能让学生言之有物,轻松习作一、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 阅读大量优秀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成果有经典的 诗文,优美的词名,凝练的成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名家的 作品中,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经典佳作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 为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词汇积累,写起作文时才能胸有成竹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用精美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山明 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笔者在教学本课吋,借助课文中描绘 事物特点的方法进行写景作文的词汇积累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桂林的山水 美之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并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词 语的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牛答:“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清、静、绿”。

      笔者抓住学生发现抓住 文中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文中词汇去观察、描绘其他景物,通过出示我大明山 的三幅图片,让学生找岀图片最具特色的景物,并将景物的特点说清楚学生通过看 图,及自己平时对大明山景物的了解,很快总结出:“大明山的水:清、凉、绿;lLi 间绿树成阴、有白色的房子点缀;山下农田交错、河流弯曲学生还能运用课文中 积累的优美词句进行口语训练:“大明山下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明山下的水真凉啊,站在水中,让你瞬间消除夏日的炎热;山间绿树成阴,走 在林间小道,似乎走进了天然的空调房里;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口色楼房,好似一座布 达拉宫,远处的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更像是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的一颗颗珍珠……”二、借鉴教材,适时练笔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过分的重视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但往往忽视了口语 和作文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谈谈阅读感受等进 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在把交流所得写下來女[1:写写你对文章学习的感受,写写“你 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对文中的故事进行续写”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 级上册《颐和园》一课,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 阁,长廊石桥等美丽景观,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 美之情。

      笔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运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句子: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最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笔者提问:读一读老师摘录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生1:每段的第一句先交代了这一段要描写的景点生2:这几个句 子都是文章中的过渡句生3:这几句话都是交代清楚了作者变换的观察点生4: 我还发现这儿句话按先后顺序读起来,可以成为一段连贯的话……笔者总结,这就是 写游记的要点:交代清楚变换的观察点笔者随即出示三张大明山图片:山脚下、半 山腰、山顶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景物学生很快说是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 泳池、半山腰的凉亭、山顶上的避暑山庄笔者接着要求学生仿照《颐和园》一课的 写作方法,用几句连贯的话将变换的观察点写下来学生说到:“从县城往南走大约 两公里就来到大明山脚下的天然游泳池绕过游泳池往上走半个小时,就来到位于半 山腰的凉亭从凉亭出来,顺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山里走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山上的避暑 山庄笔者接着将训练难度提高,出示一张人民公园的浏览线路图,问:“哪位贖有 信心挑战我们今天训练的第二关?观察人民公园的各条线路,找出自己最想去的几个 景点,运用儿句连贯的话写下自己的浏览线路。

      学生经过课文学习以及之前的练笔 训练,基木掌握了变换观察点的写作方法,纷纷写出了浏览公园的线路表达清楚明了, 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借助教材,让学生积累词汇,适时练笔,不仅可以积累了许多 优美的词句,而且述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能够有效的借助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对学生的习作才能事半功倍的提高学生的 习作水平注:已岀版在《广西教育》2014年第3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