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凤君教案及反思.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9147949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出师表 教学目标: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学难点: 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法设计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学法指导:一、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二、 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使其领会作者的感情三、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意的疏通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二、 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三、解题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五、讲读第1段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 学生讲述大意3 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

      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4 分析本段的层次板书: 六、布置作业1 熟读、背诵第1段2 预习第2——5节课后记:教学反思:《出师表》一文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经典课文,作者诸葛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我在教授这一课时注重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一是教师的有感情进行朗读,通过教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进而体会作者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感;而二是通过学生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三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自主合作意识,主动寻找文言实虚词的疑问,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意识浓厚,他们力争把课堂上的闪光一面呈现给听课教师,所以这节课的师生合作很愉快,但是本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课堂容量稍少,学生朗读不充分,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也许没有进行比赛活动,还有就是板书不全面,对于重点字词的强调不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少了些,只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尽量去弥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