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喻之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89913112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喻之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摘要】“喻之教学”的好处是在教学中能够渗透物理的美育,在物理教育过程中设置物理美的氛围,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导向和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关键词】喻之教学;物理教学G434【文章标识码】D1326-3587(2012)07-0087-01很多学生反映物理学起来比较苦涩乏味,特别是物理概念抽象、难理解,物理规律众多、难掌握,习题多变、难分析实际上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也是美的,只不过需要一双慧眼去挖掘,一些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真理,并从物理的美入手整理事实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物理的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而有些构思通常最初是以比喻的形式来呈现的物理学史上,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多是比喻的高手,爱因斯坦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比喻高手,他在谈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说:“动能和势能加起来的全部能,举例来说,可以跟总数不变的钱相比,它们不断地按照固定的兑换率由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例如由英镑兑换成美元,再由美元兑换成英镑”;他在谈光的波粒二象性时就把其比喻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它总是不可能两面同时面对同一个人同时出现”;他在谈到质能关系时,把不轻易释放能量的物质比作“守财奴”,只有原子核发生变化引起质量亏损,才能放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能量。

      科学家们在解释某些非常抽象的道理时经常用到“比喻”的方法,因物理的概念规律比较抽象,巧妙的利用比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这种方法,总结出一种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教学方法——“喻之教学”,即在教学中把一些抽象的内容,不易掌握的东西,用恰当的比喻归纳出来,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喻之教学”的好处是在教学中能够渗透物理的美育,在物理教育过程中设置物理美的氛围,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导向和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物理教学中的“喻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物理的美例如在电场线分布规律的教学中,我们知道电场线本身就是为了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虽是假想的,但其分布规律亦能体现物理学中的美,正电荷的电场线是发散状的,负电荷的电场线是汇聚状的,可以形象地比喻“正人君子赤心向外(正电荷),负心小人一心为己(负电荷)”这种教学方式较之书上所阐述的“正电荷发散状”和“负电荷汇聚状”更为生动形象,这种比喻可以活跃课堂的人文氛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规律中的诗意美和对称美。

      电场是电荷周围产生的场,摸不着看不着,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可以适当的引用电影《武侠》中甄子丹所饰演的武林高手唐龙的气场来活跃课堂气氛,用气场的引入更好地诠释电场的特性,磁场的教学亦是如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测量电阻的实验时,往往容易混淆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我们知道测量大电阻时用内接法误差比较小,测量小电阻时用外接法误差比较小学生最初接触该知识点时就容易犯糊涂,教学中可以将其比喻为“大内高手,小外国鬼子”或者“大内高手是我的小外甥”来记忆,这样学生在考查该实验时就很轻松地判断内外接法了,该知识就变得简单易懂了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在教学中可以从书法角度去区别这两个定则,简单四个字记为“左力右电”,因为“力字最后一画向左拐,电字最后一画向右甩”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利于学生考试时犯晕的时候区别使用在卫星变化轨道的教学中,我们知道卫星的变轨问题会涉及到瞬间加减速的应用,瞬时加速则万有引力无法提供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此时卫星就会做离心运动;瞬间减速则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此后卫星就会做向心运动,通过瞬间的加减速可以改变卫星的轨道。

      很多学生在记忆和理解该知识点时总是理不清头绪,在教学中可以将其形象归纳记忆为“自古佳丽(谐音‘加离’)配将相(谐音‘降向’)”的浪漫唯美的故事,这个比喻既充满了人文的记忆,又给物理课堂添加了耐人寻味的趣味在讲解机车启动问题时,因为该知识点涉及到两个v-t图像(恒定的功率启动的v-t图像和恒定加速度启动的v-t图像)、两个最大速度(匀加速的最大速度和全过程的最大速度)、两个牵引力做功的表达式(W=FL和W=Pt)和两个加速时间(匀加速的时间和变加速的时间)该知识教学中,把其比喻为“四两拨千斤”的典故,即丰富了机车启动的知识,又阐明了这四个“两”对“千斤”之车的重要性在机械波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判断波动图像中质点的振动方向的知识,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下坡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遇到此类题,可以将其比喻为“沿坡而上,腰弯下;顺坡而下,腰上挺”这样学生就可以用这个口诀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喻之教学”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可以将生涩化为有趣、将深奥化为浅显,同时也可以启发和拓宽学生的思维,并在教学中可以体现物理美的教育。

      总之,妙“比”生花,物理课堂更有趣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