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影《钢琴师》中古典音乐欣赏.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0209615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影《钢琴师》中古典音乐欣赏根据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作为一名作曲家兼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躲避那些野兽的搜捕,依然在波兰的犹太人居住区住着...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anciszek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 20 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电影《钢琴师》 ,作为一部波兰大导演摄制的反映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德国人残酷迫害的电影,不可避免地选择肖邦的音乐为电影的主导音乐我要说,波兰斯基在选择音乐上匠心独具,使历史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发展巧妙结合,对于音乐素材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波兰斯基从众多肖邦的作品中选用了三首夜曲、两首叙事曲、一首圆舞曲、一首前奏曲、两首马祖卡和电影结尾时的钢琴与乐队的 Grande Polonaise,每一首都选用得恰到好处,和电影的结构、情节和场景的转换、主人公的心境环环相扣。

      电影伊始,1939 年 9 月 23 日,正当钢琴家斯皮尔曼在华沙的录音棚里录制肖邦的《升 c 小调夜曲》 ,纳粹的炸弹无情地降落下来爆炸了,他还不走,外面有震动声音,录音师劝他赶紧出来,他还不走,玻璃碎片夹着浓烟冲进录音间,这个场景给人印象很深其实,波兰斯基在这里采用的完全是史实:《升 c 小调夜曲 》平静舒缓的开始,忧伤宽广的基调,似乎预示着千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厄运德军占领了华沙,犹太人被迫戴上大卫星的袖标,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馆和公园……钢琴家卖掉钢琴,全家人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他只能在餐馆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粮食在这个时候,音乐,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将近结尾处,1944 年的冬天,德军在东线节节败退,华沙已经被苏军包围,胜利解放指日可待,对于主人公斯皮尔曼来说这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是一个意外发生了这是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片段,是在钢琴家为了打开一听罐头,在火炉旁被德国军官发现波兰斯基在这个场景之前,已经通过音乐为这位德国军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了巧妙铺垫当时钢琴家发现有德国人回来,便抱着罐头躲进阁楼里这时,楼下隐约飘来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琴声,德国军官将这段音乐弹奏得清冷幽怨,充满了人情,弥漫着惆怅和无奈,既暗示了他心有音乐灵犀、是一个艺术的欣赏者和同情者,又暗示了他骨子里没有其他德国刽子手那种凶残本性。

      有了这个铺垫,他作为一个德国军官,冒险拯救一个苟延残喘的犹太艺术家的薄命,才不显得唐突不知道过了多久,饥饿的斯皮尔曼也许是认为德国人已经走了,于是下楼在房间里找工具撬罐头盖的时候,罐头不小心掉在地上,里面的水撒了出来斯皮尔曼心疼地把罐头捡起来,抱在怀里突然,一个全身穿着德军制服的德军军官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于他来说一个身穿德军制服的人意味着什么?当军官得知自己面前这个瘦弱无助的犹太人是钢琴家时,便请他弹点什么我开始在猜想他会弹一个夜曲,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他难道不厌倦和疲惫吗?钢琴家略微迟疑了一下,似乎是惊魂未定,因为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后一刻沉静下来后,他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 小调第一叙事曲》 《g 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写1828年, 《康拉德·华伦洛德》问世,叙述 13 世纪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领导民众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的故事斯皮尔曼在此时此地选择演奏它的用意无疑只有一个——反抗!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斯皮尔曼式的反抗! 为什么是反抗?他没有选择莫扎特或贝多芬等德奥系的音乐家而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也是本民族的骄傲肖邦的作品,如果导演选择让斯皮尔曼演奏莫扎特或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斯皮尔曼就纯粹是卖艺求生了,无疑全片的魅力会大打折扣。

      但不是,他选择了肖邦,而在肖邦的作品里又恰恰选择了《g 小调第一叙事曲》 ,因为这首曲子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乐曲这一切都是斯皮尔曼在坐在钢琴前那短短的一刻决定的,我想导演的意图就是斯皮尔曼在这一刻已经决定选择自己的方式反抗!他已经不再软弱了但他同时也知道演奏以后这个懂得音乐的德国人很有可能会打死他,于是先前摔瘸一条腿的形容憔悴的斯皮尔曼不见了;佝偻着身子四处找食物的斯皮尔曼不见了;对德国人噤若寒蝉、唯唯诺诺的斯皮尔曼不见了现在这个坐在钢琴前的斯皮尔曼是坚强的,重新获得自尊的斯皮尔曼,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给他带来痛苦的人!而在这种反抗中无疑他的祖国伟大音乐家肖邦的《g 小调第一叙事曲 》是他最佳的武器! 钢琴家坐下来,把颤抖的、带着伤疤和冻疮的手放在钢琴上,第一叙事曲开始的琴音缓缓奏出来,一段略显迟疑的开场白后,曲调变得流畅起来这时,德国军官走到一把椅子前坐下,开始聆听斯皮尔曼的演奏在短促的、我们听到了内心的忧虑的曲调后,忧虑不断地增长,变成了暴风雨般的悲愤预示着未来的悲剧性的冲突一段忧伤“叹息”之后,主题听起来特别宁静而明朗这时的镜头里是华沙城的废墟上撒满的月光,一束月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演奏中的斯皮尔曼身上,像罩着一层薄纱,此时的钢琴家也许在回忆过去美好宁静的生活。

      突然琴声的表现怀有警觉的沉静,继而旋律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悲愤之情,而最终失去了明确的轮廓,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最后结束部分还原为原来那样真挚、忧伤但平静的气氛只延长了几小节,旋风般的尾声又重新卷入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和悲剧性冲突的气氛里!我相信不只是那个德国军官,根本没有人能不为之动容第一叙事曲的开头和结尾,这是不是也预示了他的经历,他的回忆,他已经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自己的家人,没有食物,没有保暖的衣服,甚至连钢琴也没有了,开头的沉重和结尾的疯狂,从沉寂到爆发就在这短短的两页谱子中了钢琴家选择这首曲子是一个大义凛然的选择,他要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屈地抗击日耳曼恶魔,表达自己对迫害者的反抗,准备从容赴死!以前那个曾经对自己的同胞的反抗不理解的斯皮尔曼不见了,他的灵魂似乎变得坚强起来,五年来的痛苦遭遇,自己和家人悲惨的命运,对德国人暴行的仇恨和愤怒,都由肖邦的《g 小调第一叙事曲》畅快地表达了出来德国军官显然是被他的琴声所打动了,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音乐的力量?是出于对战争的厌恶还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我想还是不用说明才是对故事最好的理解吧! 电影的末尾,由阿德里安·布劳迪扮演的钢琴师斯皮尔曼正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演奏。

      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战后演奏会上斯皮尔曼和乐队演奏的是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 战争结束了,宁静和平的生活再次回到人们身边他试图去寻找和帮助那位德国军官但没有成功,在肖邦辉煌的波兰舞曲声中,影片结束了,迎接斯皮尔曼的依然是鲜花和掌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