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述评.pdf
8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 持续发展进行解释 Lansing&Vries认为旅游可持续 发展在市场行为之外,更应是一种伦理的选择,并从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一 一做出伦理的解释 近年,源于低碳经济的盛行,在可 持续旅游前提下,Tang等分析了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主 张通过节能减排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更大的社会经济 环境效益 从一个发展理念到~项研究领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研究走过了将近20年的历史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 现,国外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尽管基于不同的学科与方 法论,但基本上包含着一些比较固定的论题以及一些特殊 的小的论题其中学者们关注较多的论题包括: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发展模式、利益相关群体、可持续评价、发 展政策、生态旅游等6个方面;而其他的诸如科技、气候等 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关 注,并且有的还呈现逐渐升温的态势关于旅游可持续发 展的定义部分见前文,下文主要论述其他各个论题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题 2.1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提出,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便成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论题。
Cater 认为在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双赢、赢输、输赢、双 输四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与之相似,Hunter也指出了 旅游发展中的四种常见模式,分别是环境优先模式、环境 下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下的环境保护模式、旅游优先模 式 当然在这4种发展模式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无 疑是要在环境保护与旅游增长之间寻求一个长期均衡,如 Godfrey所云,可持续是降低旅游业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 但是,要想获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忽视短期的经济利 益,而更多的关注社会和环境因素,并主张通过旅游业利 益部门的整合来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 Clayton” 表示赞同此后,Johnston&Tyrrell对于旅游业 发展中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不 存在单一的、普遍的理想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过于保护环 境的政策与导致环境衰败的政策一样都会导致旅游的不 可持续性 Hunter&Shaw对一些特殊旅游产品对旅 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出评估与比较,认为一些(生态) 旅游产品可能对全球的资源保护有着积极的贡献 在 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旅游地社区的重要性越显 突出Bramwell&Lane在可持续旅游讨论中认为除了旅 游业的自我治理之外,旅游者和社区公众的重要性应得到 足够重视¨ ,Cascante等则研究了旅游业发展中经济、社 会、环境实践是如何通过社区机构实现的 。
此外, ·】40· Tumock 18]和Fons等” 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 式,Kozak&Martin基于消费者金字塔理论研究了旅游地 发展模式的同质化问题 ]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综合研究,Weaver认 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大体沿着三种路径模式进行:市场驱 动、治理驱动和综合路径,这三种路径的提出反映了学界 与实践过程中对于可持续旅游认知过程的环境实用主义 发展趋向 但是,Peeters对此提出了异议,其认为 Weaver的观点与系统思维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失之偏 颇 后来,Weave撰文指出,Peeters的质疑固然正确, 但是在已有的理论假设下,抛开影响可持续旅游因素的动 态性和不确定性,以上三种演化路径仍然具有十分的参考 意义 二位学者的争论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旅游可持续 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 2.2旅游可持续能力评价 早在1998年,Garrod&Fyall就提出,应该把研究重 心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移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 践上来,并建立了一个测量可持续旅游的框架 ]伴随 着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入理解,旅游可持续发 发展评价指标以及指标的应用也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地发 展,体现如下:合作以及文化相关的可持续性相关研究逐 渐增加,而经济、环境、市场相关的可持续性研究则相对减 少;评估指标由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各种 规划框架被应用到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如承载力、可 接受的变化范围、旅游者偏好和经历、目的地生命周期、舒 适指标和旅游者影响管理等;由普通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 游的评估发展到一些特殊旅游目的地的评估。
Miller研究了消费者压力在可持续评估指标中的作 用,突出了消费者的重要性 Tepelus&Cordoba认为 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中除了通常的环境绩效指标之外,旅 游者行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影响也应一并纳入 其 后,Ko 、Tsaur等 、Northcote&Macbeth[ 、Castellani & Sala[ 9Blancas 等 0Li &Hou[ 、 Ce/TIat & Gourdon 等学者延续了这样的研究思路:从人口、经济、 环境、资源等综合角度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还 有的学者建立特殊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指 标,如Teh&Cabanban评估了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 ;wu等评估了城市生态旅游的维度,还比较了不同 纬度的重要性,认为在城市生态旅游评估中经济因素没有 社会、环境因素重要,社区居民因素也十分重要 ;Oyola 等基于信息解释和决策制定角度,根据目标规划理论提出 了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评估指标系统 除了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方法的选择与 发展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德尔菲 章杰宽等: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述评 法、层次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模型等。
此外Castellani&Sala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与生命周期评估理论的综合对旅游可 持续性做出评估,并比较了二者的不同与相关性 但 是无论是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还是旅游生态足迹模型都 是建立在对不同层次指标进行加权评判的基础范式之上, 过多依赖专家的权威性,主观性较强,往往会导致同样的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作用于不同的专家群体却得出不同 的结果由此,Mel6n等融合网络分析法与德尔菲法 (ANP-delphi approach)对可持续旅游进行评价,并得到了 很好的结果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定量指标与定性 指标的有机结合、非线性与线性评价技术的融合、静态评 价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当会成为一种趋势 2.3利益相关群体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为了实 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制定和旅游规划中必须考 虑诸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诉求其中旅游企业、社区 居民与可持续旅游的互动关系,以及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 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成为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 点Forsyth认为旅游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不仅可以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增加企业绩效,因此他认为企 业应去主动地适应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
Budeanu则强调旅游公司尤其是行业中的领导者应该利 用他们的领导地位,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旅游业中的宣 传与实施,并成为可持续旅游的领导者 此外, Lordkipanidze等研究了旅游企业精神在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的重要性 ,Rivera&Leon研究了旅游企业CEO的教 育、环境专业知识、民族特征等因素与企业关于可持续发 展的态度的相关性 ,Fortanier&Wijk研究了外来酒店 企业在旅游地就业数量和质量中的行为与当地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 旅游地居民因为是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 者,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他们的 行为和态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 Campbell在调研中发现旅游地居民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态 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背离,不仅使得自身获益受到限制, 也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Jayawardena在对 加勒比地区旅游业的调研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因而提出 了社区依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Choi &Sirakaya 、Yu等 分别设计了测度当地居民可持续 旅游态度的量表,以评估居民对可持续旅游的态度Tao &Wall从旅游地居民生活可持续性的角度探讨了其与旅 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居民生计的可持续应作为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Miller等探析了社区公众对 可持续旅游的负面影响,建议公众的行为模式必须要改变 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hoi&Murray则运用社 会交换理论综合考量了居民参与、态度与旅游业影响的互 动关系 Frauman&Banks运用重要性一绩效分析方 法描绘了旅游地居民类型和他们对环境评估、旅游发展的 文化经济认知 Hwang等通过对5个社区的研究,建 立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以解释旅游影响与社区 的关系 也有的学者从旅游者的角度探讨旅游行为与 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代表性的有Ballantyne等考量了旅游 者对野生动物旅游的认知,并认为,旅游者和野生动物保 护的相关信息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促进野生动物旅游可 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可持续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很多的 应用Ryan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的平等、权利分享、管理与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ShaMan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分 析指出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中影响最大,但是其并没有进 入旅游地环境标准的制定之中,从而会影响旅游地的可持 续发展 Koutsouris探讨对当地利益相关者长期激励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Shikida等认为社区内外 利益相关者的联系有助于可持续旅游的有效发展,主张通 过建立旅游关系模型(tourism relationship mode1)来确定这 种联系 。
Wray为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到可持续旅游中 建立了一个参与性和包容性的框架 Haukeland认为 只有让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的信 任合作关系,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Mel6n等把利益相关者纳入可持续旅游的参与和共识建 立中,并研究各利益相关者的评价特征 利益相关群体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容置 疑,但对如何界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群体学者们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化最好是定量化的 方式来制定识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群体的指标 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还有,学者们在讨论利益相关 群体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往往倾向于研究各群体 的偏好、需求、权利、观点、预期等基本特征对旅游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而对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群体之间信息与资源 传递的渠道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涉及较少对此 Shikida等 曾做过初步的探讨,但仅仅流于表面,而忽视 了这种关系的形成以及变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文章认为,制定识别旅游可持续的 利益相关群体的标准,探讨各群体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 的相互关系以及定位,进而研究关系的动态过程,从而深 入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应成 为一个基本的方向。
2.4政府政策、治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分析,政府部门无疑是旅游业 ·14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群体,但由于政府部门的决策 行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文章把 政府决策及治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为单独一部 分进行论述政策对可持续旅游的影响是近几年才得到 了学者们的关注,大体集中在政府的管理行为、财政政策 以及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Uddhammar基于政策层面的 分析,认为以行政管理机构为核心的联合治理有助于旅游 业的可持续发展 Li等认为遗产地资源、环境保护往 往会因为人口和经济增长压力导致景点缺少财政支持而 最终妥协,以致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onnell 等以新西兰为例探讨了当地政府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对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whi怕rd&Ruhanen通过对 澳大利亚土著旅游政策的分析,对这些政策在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