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描写秋天的诗词《秋词》原文译文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423985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描写秋天的诗词《秋词》原文译文赏析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赛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解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排开云层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的热忱讴歌了秋天的美妙更犯难得珍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心情;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谈论起笔,断然否认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颜色,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呈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移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游览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概,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或许,诗人是以“鹤”自喻,或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赐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概雄浑,意境壮美,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珍贵的精神财宝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之早年生活 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头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慧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教导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