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资料.pdf
129页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考研复习资料第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建立 第一章 战后国际形势与国际力量对比 复习指导: 1、重要程度:般 2、本章重点:第二节对战败国的处理二战划时代的意义1、不同制度国家形成最广泛的联盟,合作精神战后和平进步因素2、大国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处于绝对优势;苏联遭受严重损失,但成为横跨欧亚的政治军事大国;欧洲大国的衰落,以欧洲为中心支配国际事务的时代的结束;法西斯战败国自身毁灭;3、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上,形 成 20世纪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次浪 潮对战败国的处理纽伦堡审判:1945年,伦敦举行军事法庭程序的国际会议,制 定 了 关于追究和惩办欧 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和 国际军事法庭规章,规定战争罪、破坏和平罪 和违反人道罪1945年 11月 2 0 日至1946年 9 月 3 0 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犯此三种罪 的24名战犯进行审判纽伦堡审判是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继续, 它的公正裁决使纳粹德国战犯受到应有 制裁,发展了国际法院则东京审判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946年 5 月 3 日948年 11月 1 2 日, 对日本首耍 战犯进行审判,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具体内容可根据书本知识再做增加)五国合约“ 四、三、二公式”1945年苏美英三国波兹坦会议,处理战败国程序问题协议1、德日缔约前,与意、罗、保、匈、芬五国2、设外长会议,美英法中苏3、外长会议之成员签字国家之代表对意合约:美苏英法对罗、保、匈合约:苏美英对芬和约:苏美1947年 2 月 1 0 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同盟国意大利、罗马利亚、 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合约,条约主要框架包括领上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 款、赔偿条款战后初由战时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是主要大国力量对比与利益交换的现实反 映,也是美苏妥协的结果,但对欧洲实现和平、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对德分区占领( 1945年6月)根 据 雅尔塔会议公报和 苏、美、英三国波茨坦协定,德国除割让给苏联 和波兰共1L 5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其余部分及首都柏林,分别由苏、美、英、 法四国占领德国东部地区由苏联占领, 西南部地区由美国占领, 西北部地区由英国占领, 西部 地区由法国占领; 整个柏林( 或称大柏林) 也由四国分区占领1945年6月5日, 苏、 美、英、 法四国占领军司令组成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 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 苏联东占区西方三国西占区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对战败国日本的单独占领和管制。
日本投降后美军进驻日本,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1945年9月2 2日公布的 美利坚合众国对日占领初期基本政,确定了单 独占领日本的基本方针1945年8月1947年底日本进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1951年9月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同日缔结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结束对日占领,但条约规定美军继续留驻日本基本政策美国排除其他盟国,单独制定占领日本的基本政策1945年8月2 9日( 9月3日)杜鲁门批准 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 的文件1945年9月2 2日公布的 美利坚合众国对日占领初期基本政策,宣称: ( 1)占领日本的终极目的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使日本成为“ 支持 美国的目的”的忠实属国 2)强调美国在占领日本问题上的最高统治地位,盟国间发生分歧,应执行美 国的政策;( 3)采取间接统治,最高统帅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构行使自己的权 力;( 4)实现日本的民主化、非军事化,惩罚战犯,提倡并鼓励个人自由及民主主 义,恢复和平的经济活动政治改革五项原则具体措施:整肃战犯;制定新宪法;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拆迁赔偿 ( 具体内容可根据书本知识再做增加)北方四岛问题的由来1945年8月1 3日美国发布“ 总命令第一号”, 划分了受降区域。
8月1 6日,苏 联 对 “ 总命令第一号”提出两点修正( 1)整个千岛群岛由苏军受降;( 2)北海道北部应由苏军受降美对第二点拒绝8月1 8日,苏军占领千岛群岛,包括南千岛的国后、择捉两岛,同时还占 领了北海道的色丹和齿舞第二章冷战的形成复习指导:1、重要程度:重要2、本章重点:第一节美国的全球战略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罗斯福和邱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大西洋海面举行了战时第一 次首脑会议,发 表 了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 大西洋宪章 背景: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在援助和支持苏联抗击德国 侵略的过程中,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内容 提出八点主张:不追求领土或其话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 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恢夏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 各国在贸易 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 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 装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和打败德、意、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其基本原则成为 联合国家宣 言的共同出发点,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丘吉尔评论: “ 如果他当时没有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 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难时. 亥U ,他没有下定决心援 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个世纪之内人类的整个 前途就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 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该宣言签字国赞同 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宣言中宣布: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 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反法西斯联盟的 正式形成 在维持反法西斯同盟团结、打败轴心国的斗争中,美国的外交活动发挥了很大 作用美国也利用自己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领导地位,扩大影响,寻求一个最有 利于美国发展的战后世界环境)“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 星期六晚邮报上 发 表 罗斯 福的世界蓝图,透露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1、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苏联成为欧亚大陆惟一的军事强国英国 仍有影响力通过合作,软化苏联,达到美称霸世界的目的。
2、建立联合国一个单一的全球范围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核心是由大国组成的安理会; “ 大国 -致”原则, 只有大国拥有否决权利 用 大 国 “ 合作”的形式,建立美国在战 后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霸权地位3、 一套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 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 1 9 4 4年7月1日2 2日,美国新罕布尔什州? 结果: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3 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 M F ):货币自由交换,发放短期贷款国际开发银行( Wor l d B a n k ):发放长期贷款,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长期平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 “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四点计划”美国全球扩张计划中,向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渗透扩张的计划1 9 4 9年1月2 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 行动计划:支持联合国鼓励欧洲经济复兴建立大西洋军事和政治联盟向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他着重阐述了第四点,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 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这 就 是 “ 第四点计划”,又 称 “ 开发落后区域计 划” 在 “ 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实为抵制共产主义, 因为只有保证那些不发达国家在衣食住等方面得到适当改善, 才能防止共产主义 的渗透同时, ” 第四点计划”也给美国带来了长远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乔治凯南德八千字报告和遏制思想 苏联行为的根源乔 治 凯 南( K e n n a n , G e o r g e F r o s t ),曾为美国驻苏代办1 9 4 7年7月,他 以X署名在美国 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 苏联 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 “ 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 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 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其理论对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遏制的三个层次目标第一个层次的目标是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也是遏制这个词的本 意即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内;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是减少苏联的影响,具体地说是使苏联的盟国与苏联闹独立, 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促进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的矛盾、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特别 是使东欧国家同苏联分裂,是凯南遏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个层次的目标 是使苏联按照西方的愿望,改变其内政与外交, 或者说是使苏联政权本身和平演 变。
第个层次是防御性和近期的,第二三个是进攻性和长期的丘吉尔铁幕演说( 具体内容可根据书本知识再做增加)杜鲁门主义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1947年 3 月, 美国总统H. 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中, 提出了以“ 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杜 鲁门提出, 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 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 策的基础,标 志 着 “ 冷战”的开始三个方面内容: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他国复兴的使命,除了美国以外,希腊无人 可求,除了美国以外,更没有人愿意及能够向希腊的民主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诬指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会“ 危害美国的安全”美国将援助各国自由人民要求国会拨款4 亿美元援助希腊、土耳其,并 选派美国军事人员前往那里执行任务,以 “ 防止共产主义威胁” 成为里程碑的原因:第一,它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杜鲁门利用美国人害怕国内外共产主义的心理,说 服美国人必须开始执行冷战外交政策。
第二,这是战后美国人第一次大规模介入其它国家内战的开始第三, 杜鲁门政府希望证明以一个巨大的援助计划来防止欧洲和美国经济崩溃是 行之有效的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方案) )欧洲严重的经济危机,淡化社会矛盾,导致动乱频发1947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 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 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 79 月,英、法、意等 16国在巴黎开会,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提出援助和贷款总报告1948 年 4 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为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 起了促进作用 大西洋联盟政策”战后初期西欧的严峻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有利条件1946年 冬 至1947 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政策方针,即大西洋联盟政策这项政策的 目的是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紧密合作的繁荣而统一 的西欧,使它成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西欧复兴与联合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改变西欧分散无力的局面,以共同对付“ 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有利于 从经济上打破西欧各国的经济壁垒, 使西欧成为一个统一的自由市场,为美国商 品和资本输出铺平道路,还可以充分获取西欧资源,壮大美国经济实力;有利于 平衡西欧各国的关系,助英国以制约西欧大陆国家,助西德以制衡英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