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退火炉安操作规程3篇.docx
11页2024年退火炉安操作规程3篇 目录 第1篇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第2篇带钢连续光亮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第3篇工贸企业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工贸企业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操作程序 3.1.2.1自动程序 3.1.2.1.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手动程序 3.1.2.2.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2.3在不启动油泵的情况下,只能提升和关闭前、后炉门,或将炉门停 留在任意位置上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4在启动油泵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完成不启动油泵情况下的功能外, 还可以使推拉杆工作,并可使推.拉杆停留在任意位置上,炉门升降、推,拉杆进、退均不分前后次序,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5前后炉门旁控制柜上的红按钮和控制台上的钥匙开关均为总停,一 旦发现进、出料情况异常,应立即按下此按钮或切断控制电源,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上班前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2.2班前检查推拉杆机构、炉门升降机构、传动装置是否良好,看炉内有 无障碍物,料箱是否放正确,有无漏电等。
3.2.3随时注意和检查炉温与仪表读数是否相符 3.2.4锻件在底盘上要摆放整齐,如果锻件掉在电炉丝旁,应停电取出,同时,在炉门上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2.5热工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3.2.6使用行车吊运料箱时,应做到“十不吊” 带钢连续光亮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此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操作者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后方可上岗 二.开炉安全规程: 1.开炉前必须对电器、机械进行常规检查,电器与设备必须完好,接地牢靠; 2.将氨分解炉开正常要保证气量的正常供给 3.退火炉温达到200℃时,开始通冷却水; 4.炉温到600℃时通n2,并用n2清洗炉膛 5.当炉温达到800℃时,炉内含氧量小于05%时,通氨分解气 6.严格禁止倒钢带 7.每次停炉后必须将h2、n2软管拆开 8.工作厂地严禁烟火 三.停炉安全规程 1.切断各加热区电源,停电降温(100℃/次)各区温度均衡下降 2.炉温降到800℃时,将氨分解气换成氮气。
待前排空管火灭后,继续用小流量氮气清洗炉堂到600℃时停止充氮气 3.炉温降到300℃时停风机 4.炉温降到200℃时停水 5.退火炉工作完毕,炉中应留有引带,准备下次开炉使用 四.万一发生断电事故,在5分钟内能解决通电炉内可充少量氮气,否则按停炉安全规程执行如断氨分解气则立即以12m3/h流量的氮气向炉内输送保证炉内气氛的正常压力 开炉、关炉操作细则 一、开炉 1.带钢连续光亮退火炉开炉前,应先将氨分解炉开正常烘好净化塔,以确保气氛的露点要求并接上氮气和氨分解气不锈钢波纹管 2.检查炉口羊毛毡是否密封良好,引带是否穿上、传动电器、手动伐等是否全部正常 3.炉子通电,缓慢上升温度基本上以每小时100℃的速度上升200℃时打开冷却水 4.400℃时打开冷却段上的风冷电机 5.600℃时打氮气伐,以8m3/h的速度充氮气使炉内o2含量低于5ppm.700℃时以16m3/h的速度充氮气 6.700℃时,打开控氧仪并通知氨分解准备送气 7.炉温达到800℃时,控氧仪小于2时,将氮气置换成氨分解气。
送气由小到大,缓慢增加,直至到20m3/h.直到完全稳定才能关闭氮气伐 8.关闭氮气15分钟后,点燃炉头放空管放出的废气 9.炉温到工作温度时,应检查:冷却水温(不大于50℃),混合气压力(大于150mm/水柱),炉内压力(正压)炉子到1000℃时走试带 二.关炉 1.降温至800℃时必须由氨分解气转为氮气,充氮气时间大于30分钟流量控制在15m3/h,将氨分解气在2分钟内缓慢关闭待前排空管火自灭后,充氮气15m3/h10分钟后继续以5m3/h充氮到400℃同时关控氧仪 2.炉温到300℃时关掉风冷段电机,冷却水及各电源,停炉并将氮气、氨分解气进气软管拆掉 三.意外故障处理 1.工作中氨分解气因停电或停氨而出现停氨分解气的情况应及时打开充氮气的手动及电磁伐,保持进气量稳定如果所进氮气一时不足,可打开充氮气旁路手动伐代替 2.设备运行工作中停电,及时由氨分解气改氮气,氮气量不够可打开氮气旁路手动伐,炉子断电降温 3.冷却水超温,应调节冷却水出口上的调节伐使其出水阻为减少加大流量,降低水温 4.工作中停水,应充氮气,并降温,准备停炉。
并迅速查明原因,如不能短时间内解决,立即停炉 5.断带处理:钢带在炉内断开时,炉子降温至800℃,换氮气流量18m3/h观察前放空管火熄灭后2分钟后再点火,(1)如有火,继续按18m3/h充氮气,管口火灭后15分钟后,打开前后压板、羊毛毡2)如没火,换至流量10m3/h,15分钟后,打开前后压板、羊毛毡,穿带 四.几种情况解决: 1.氨分解反应炉顶部有火苗: 原因可能是反应罐泄漏可停止工作,关闭氨分解炉进出开关,放空用氮气从热电偶套管处向炉内冲氮气,按停炉操作规则停炉,待炉温降下后,掉出试压检修 2.蒸发罐及上部管道结冰: 原因流量过大,适当减少流量用温水或冷却水浇冲即可, 3炉口着火: 原因是断带从炉内热态断出,可以用氮气冲扫熄灭,干粉灭火也可注意断带时不得将热钢带从炉中拖出,以免发生事故 4.退火炉两侧护罩内落火星: 原因是可能硅炭棒与夹子之间热态松动打火,可以停止加热加以紧固或稍加上铝箔片亦可,注意动作要轻,不可用力以免硅炭棒断裂,重新启动加热即可 5.炉子与冷却段法兰处有火花: 原因是法兰连接处螺栓有松动,石棉盘根长期使用老化,可用氮气冲扫灭火,也可用干粉灭火,然后再紧固螺丝或待停炉后换上石墨盘根。
光亮退火炉操作过程说明 一.热炉开炉方法: 热炉指炉内的温度必须高于800℃以上,在炉内冲氨分解气前首先用99%纯氮从氨分解装置向管道、流量计、马弗罐内冲一下,并且在准备向炉内充氨分解气时先将放空伐打开,放一下然后再充氨分解气进入炉内 二.该套设备正常使用温度不能低于750℃更不能在使用过程中通任何碳氢化合物气体,防止爆炸 三.正常使用中突然停电处理方法: 在短时间的停电情况下(约15分钟内)操作人员不应紧张,因为炉子和氨分解炉都有一定热量,足够保证在15分钟内向炉子内供气如果15分钟还没有来电按停炉安全规程进行停炉 四.停炉处理: 停炉最好均衡降温,即四个温区都到同一温度再降温100℃后再降)原因是:由于风机作用四个温区冷却速度不一对马弗使用周期不利 五.停炉时间长情况下再开炉,应对氨分解炉和吸附塔进行活化、再生保证开炉时的氨分解气气体的露点质量最好将a、b塔轮流烘一次 六.换毛毡时,停风冷段电机,并打开换毛毡炉口的氮气刀封门,保持炉内压力 退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退火炉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检查各部位行程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3.1.1.2检查前、后炉门是否关到位,推拉杆是否在原位 3.1.1.3检查各区仪表温度指示是否准确,自动控制是否灵敏,记录是否有墨水 3.1.1.4操作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在各自岗位上观察进、出料情况 3.1.2操作程序 3.1.2.1自动程序 3.1.2.1.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1.2.1.2将开关拨到自动位置,自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1.3按下油泵启动按钮,油泵开始工作,指示灯亮,压力表有指示 3.1.2.1.4按下自动启动按钮,自动进、出料系统开始工作,指示灯亮 3.1.2.2手动程序 3.1.2.2.1将钥匙开关打开,控制台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灯和液压系统指示灯亮 3.1.2.2.2将开关拨到手动位置,手动系统电路接通 3.1.2.2.3在不启动油泵的情况下,只能提升和关闭前、后炉门,或将炉门停留在任意位置上。
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4在启动油泵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完成不启动油泵情况下的功能外,还可以使推拉杆工作,并可使推.拉杆停留在任意位置上,炉门升降、推,拉杆进、退均不分前后次序,通过按下前.后炉门旁控制柜和控制台上的按钮,即可实现 3.1.2.2.5前后炉门旁控制柜上的红按钮和控制台上的钥匙开关均为总停,一旦发现进、出料情况异常,应立即按下此按钮或切断控制电源,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上班前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2.2班前检查推拉杆机构、炉门升降机构、传动装置是否良好,看炉内有无障碍物,料箱是否放正确,有无漏电等 3.2.3随时注意和检查炉温与仪表读数是否相符 3.2.4锻件在底盘上要摆放整齐,如果锻件掉在电炉丝旁,应停电取出,同时,在炉门上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3.2.5热工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3.2.6使用行车吊运料箱时,应做到“十不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