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地理概况教材.ppt
21页福建省专题专题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经纬度位置看从海陆位置看从相对位置看 “十字路口”海峡西岸 •东南沿海承“长 ”接“珠”,贯西 通海的“十字路 口”(侧重区位 意义) •海峡西岸、 多层次、全方 位、多领域对 外开放的最前 沿 福建位于我国东东南沿海,地处处 东经东经 115°50'~120°40',北纬纬 23°33'~28°19'平面形状似一 斜长长方形,东东西最大间间距约约480千 米,南北最大间间距约约530千米东东 北邻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西 南连连广东东省,东临东东临东 海,东东南隔台 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东南沿海承“长”接 “珠”,贯西通海的 “十字路口”(侧重 区位意义) “长三角”经济区 由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15个大 中城市组成本区以全国2.2%的陆地 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6 %的国内生产总值、37%的外贸进出 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 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区 “珠三角”经济区 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 基地,生产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 部件、100%彩电部件都可以配套生产,电视机、程控 交换机占全国的50%以上,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全 国的1/3。
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电 子电器、汽车和装备工业、石化、钢材精深加工、中高 档造纸等原材料工业,形成一批产业群、产业带泛珠 三角经济区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江西、福建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 行政区 •海峡西岸、多层 次、全方位、多 领域对外开放的 最前沿 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 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 、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 业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次 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 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一 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侧重区位意义) •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1.峰岭耸峙,丘 陵连绵 2.海岸曲折,良 港众多 3.季风显著,台 风频繁 4.水系发达,水 力丰富 二、福建自然 地理环境基本 特征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山地丘陵面积大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线平行 3、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横剖面呈马鞍状 分布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 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 发展立体农业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 (运输、渔业) 福建的山脉 福建的地形与农业的发展 •山区的立体农业(福建农业 生产特点图形式可以借鉴江西 千烟洲立体农业图) • 沿海的水产业、城郊农业 区域差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以从 “山”“海”两方面(耕海牧渔) 展开: (二)福建的河流 1. 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和水文 特征 2.闽江流域的开发与 生态问题(如:山 区的水土流失、沿 海的赤潮。
福建的河流 福建的地形、河流与城镇 ⑴分 布 : ①沿河流沿岸②沿海 ⑵原 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生活、生产水 源充足 ③河谷盆地,农 业发达、交通 便利、节省建 筑投资,是人 口集中分布的 地区 ①多处河流的下游 ,河流海洋交 通便利 ②滨海平原,农业 发达、交通便 利、节省建筑 投资,是人口 集中分布的地 区 • 分析南平城市发展的最大的区位特点: 闽江上游三大支流汇合处,有四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的人货集散) • 分析福州市的城市发发展区位 福建的气候 •在气候部分中用到气候统 计图表,可用于分析气候 特点及农业区位 (三)福建省的气候 有何特征? 1、季风环流强盛, 季风气候显著 2、海洋性色彩浓厚变化 3、冬短夏长, 热量资源丰富 4、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5、雨、干季分明, 降水丰沛 6、气候复杂多样, 地域差异明显 福建年 平均气 温分布 有何特 点?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①七月全省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于一月 ②七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 与海岸线平行明显于一月 共同共同点点 : : 不同点不同点 一月气温七月气温 ①冬季南(东东南沿海)暖、北 (西北山区)冷,温差大。
纬纬度、海陆陆位置、地形) ①全省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②A处处地势势高,气温低 B处处山地(冬季风风)背风风坡,气 温偏高 ②C处处盆地、山地(夏季风风)背风风 坡,气温偏高 D处处地势势高,气温偏低;E处处沿海, 海洋调节调节 作用,气温偏低 比较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比较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⑴.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①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A)向西北内陆(E )增加,横剖面呈W式(总体上,地势从沿海平原 向西北山区增高,使地形雨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增加;武夷山和戴云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 风坡降水较少,呈“二高二低”W式) •②山地多于平原,内地多于沿海(山区多地形雨 ,沿海平原缺地形雨,且为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③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山脉走向大体一 致(降水受地形、海洋因素影响显著) ⑵.局部降水情况: •①A降水最少(滨海平原少地形雨;位于台湾山 脉的背风坡) •C 等降水线凸向西北(河谷、闽中山脉背风坡降 水偏少) •E D为全省的多雨中心(地形雨) •②局部特色的降水类型 ED多地形雨、AB夏秋 多台风雨 我省年降水量空间我省年降水量空间 分布有何特征?为分布有何特征?为 什么这样分布?什么这样分布? 福建省降水有哪些类型?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福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