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场地设计.doc
9页浅谈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场地设计1 工程概况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场地硬化工程位于广西凭祥市友谊镇友谊关口岸附近,总硬化面积为 20.74 万平方米,其中:零公里区域(k0+000~k0+320.88)面积为 2.92 万平方米,卡口 ii 区域 9.23 万平方米,仓储区区域 7.99 万平方米,其他(新修出区匝道、卡口 i、卡口 ii)面积为 0.60 万平方米2 设计概述2.1 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签订的本项目勘测设计合同;(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市政工程、公路工程部分)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6)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7)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文件等2.2 设计范围(1)铺面设计,即包含零公里区域、卡口 ii 区域、仓储区区 域的设计;(2)本工程引起的给排水工程、交通安全工程、巡逻通道及围网及照明工程。
2.3 设计勘查经过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场地设计是在场地平整工程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关于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友谊关口岸作业区场地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的方案及规模进行各分项施工图设计在熟悉初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制定施工图设计所需外业资料、勘测手段及具体方案,设计院立即安排专人负责,并深入工地现场,进行地形测量、地质调查、雨水汇水面积及出水口的调查、污水排放路径及污水处理位置的调查、给水水源的调查2.4 地区特征(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凭祥市以南约 10 公里,南接越南边界(零公里) ,西靠南友高速公路,东侧为开挖边坡,北靠南宁、凭祥方向2)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主要为山体地表径流,流量以雨水为主;地下水分布较少;卡口 ii 区域和仓储区区域的雨水经汇聚后,由原高速公路预留出水口流出零公里区域的雨水部分来自山体及场地本身,部分来源于场地以外的友谊关广场3)不良地质现象 本项目主要分为三块,零公里区域设计包括场地平整和场地硬化设计,零公里区域存在堆填土,土质多为碎石土,其中含有部分粘土,土质极不均匀,堆填土厚度达 20~30 米;卡口 ii 区域、仓储区区域是在场地平整的基础上设计的,无不良地质现象。
4)气候条件本项目地处广西凭祥市友谊镇友谊关口岸附近,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地形起伏相当较大,主要气候特点是:长夏无冬,雨量较充沛,半年高温多雨,半年少雨温凉年平均气温 20.7~21.9℃1 月是一年最冷的月份,极端最低温度为-1.2℃7 月最热,极端最高温度为 38.7℃年平均降雨量 1062~1772mm;历年最大年降雨量为 1838mm、最小年降雨量为 1056mm;历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 206.5mm年无霜期 344 天,平均日照 1614 小时平均蒸发量 1352mm,最大蒸发量1450mm,最小为 1033mm全年主导风向在夏季为东风和南风,在冬季以东北风为多,历年最大风速为 20 米/s,一般为 5~17 米/s3 主要工程设计3.1 场地工程设计(1)平面设计1.零公里区域:考虑到该区域左侧山体的特殊性,本区域在其原来专用通道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增设一个交点,将原设计中线向右作了一定距离的平移,同时为保证场地功能的需要,将右侧填 宽作为边检口岸的侯检区。
2. 卡口 ii 区域:该区域右侧边界与专用通道的左侧边界衔接,左侧边界根据铁路安全距离、高填方收坡位置、南友高速公路综合确定考虑到方便场地雨水排放,设置一条轴线,将场地一分为二3. 仓储区区域:该区域右侧边界与专用通道的左侧下边坡边界衔接,左侧边界根据高速公路安全距离规定确定考虑到方便场地雨水排放,设置一条轴线,将场地一分为二4. 考虑渠化交通,在高速公路立交桥匝道的右侧增修一条 12米宽出区匝道5. 本平面定线采用的是北京 54 坐标系2)纵断面设计1. 零公里区域:起点接南友高速公路,标高为 304.15,止点于k0+320.88 桥头,标高为 307.32,考虑到卡口建筑的特殊要求(水平) ,对送审稿的纵坡作了局部调整2. 卡口 ii 区域:起点左幅山桥头,标高为 312.00,止点于k0+589.706,标高为 324.21,考虑到卡口及查验建筑的特殊要求(水平) ,对送审稿的纵坡进行局部调整3. 仓储区区域:起点 k0+589.706,标高为 324.21,止点于k1+200,标高为 338.70,纵坡为 2.28%与南友高速公路同坡4. 新建出区匝道:纵断面设计起点 k0+589.706,标高为324.21,止点于南友高速公路 k0+840.32,标高为 327.31,纵坡 为 1.24%。
5. 纵断面设计采用 1956 黄海高程系3)横断面设计本项目的横断面设计只设置一条中轴线,将场地一分为二;设置双向路拱,横坡为 1%3.2 场地路基设计(1)地基填料根据现场情况,本场地的挖方多为砂性土,可利用挖方作填料,为确保地基填土质量,本工程地基须进行土工试验,地基填料在0~80cm 范围内,其含泥量不得超过 10%,且地基填料的强度必需满足表 4-1 的要求表 4-1 地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填筑深度(㎝) 最小强度(cbr) (%) 最大粒径(cm)0~30 8 1030~80 5 1080~150 4 15150 以下 3 15说明:填筑深度指路床顶至原地面线的高度2)填方地基1. 零公里区域:将场地的外侧进行回填,回填时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大面积填筑前,作实验路段,确定填土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碾压遍数 2. 卡口 ii 区域、仓储区区域:未进行路槽整修或者零填、零挖路基处理3)挖方地基零公里区域挖方边坡一处,该边坡分级高度为 8 米,从下向上,第一级边坡坡比为 1:0.5,以上各级边坡采取 1:0.75。
该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在开挖前,在距坡口一定距离处设置 2-3 个位移变形观测点,边坡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开挖,切禁从下淘洞式开挖,开挖一级,待支护稳定后,再开挖下一级由于该边坡为土质边坡,为避免边坡局部坍塌,该处边坡采用工程防护及植物防护两种方式,在边坡坡脚采用护面墙支护,以上两级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支护,骨架内种草,再以上的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4)堆填土地基零公里区域存在一大块任意堆填区域,面积大 5500 平方米堆填深度大约 20~30 米,堆填的土质为附近的挖方,土质类别多,有碎石土、粘土、砂性土等,为了保证填挖结合部不出现沉降不均,该堆填土地基采用对路床以下 3 米范围采用翻挖碾压方案,以加强路基荷载作用范围内土基强度,控制其沉降变形5)地基压实1. 压实标准本场地的地基压实度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关于压实度的要求执行,地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各部位压实要求如表 4-2。
表 4-2 地基填料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别 深度范围(cm) 压实度(%)填方地基 0~80 95>80 93挖方地基 0~30 95注: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深度范围指路床顶至原始地面线的距离2. 填筑地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10cm 的土块应打碎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地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 20mpa 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2/3,当石料强度小于 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排水设施等结构物的回填须施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才能进行,回填时须分层填筑,不可将细砂、粉砂、白垩土、肥粘土、盐碱土、腐植土、膨胀土、淤泥等作为填料排水管、渠及井等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 层回填压(夯实) ,填土材料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砂土或砂砾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50 mm) ,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的土。
路床顶以下 2.0m 以内应采用砂土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压实度不得低于填土规定的数值3.压实地基填土高度小于 80cm 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 30cm 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地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土方地基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 30cm,土石地基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 40cm,土、石路床必须用 12-15t 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 5mm,土质地基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6)防护工程设计内容为路肩墙、护脚墙、边坡防护等挖方边坡采用了浆砌片石、片石拱形骨架、三维网植草护坡;填方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植草护坡挡土墙高度:根据原地面横断面及设计标高,零公里左辅山桥头挡土墙高达 14m,新修匝道墙高达 4m7)地基排水系统1.设计原则本场地排水按照实际的汇水面积及考虑到右侧部分山体表面径流,采用明沟渠加盖板的形式排水; 本场地的地面径流系数取 0.85,暴雨径流公式及重现期参照总体规划。
2.设计内容地基排水系统:通过场地纵、横坡排入地下周围沟渠系统;铺面排水系统:一般地段的双向路拱横坡为 1.0%,将铺面雨水经路拱横坡漫流直接散排汇入周围沟渠,最后流入出水口排出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 pdf 形式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