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常见疾病汇编.ppt
50页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 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 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常在气候突 变时流行可通过含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或 被污染的手或用具传播在受凉、淋雨、或 过度疲劳的状况下更易患病 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细 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 因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类型 (二)临床表现类型 1. 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由病毒引起, 表现有咽干,咽痒,喷嚏,鼻塞,流涕, 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如无并 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2. 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咽炎的特征为 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 痛不明显急性喉炎时有声嘶、讲话困难、 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3. 疱疹性咽峡炎 表现为明显的咽痛、发热检查可见咽 充血,软腭、悬壅垂、咽及扁桃体表面 有灰白色的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 晕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 咽结膜热 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 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常发生于夏季,通 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 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 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三)防治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经一周 左右可痊愈但少数病人可引起鼻窦 炎,中耳炎,气管炎,部分患者可继 发肾小球肾炎,心肌炎,风湿病 1.对症治疗: 可口服抗感冒药,如感康、速效感 冒胶囊、维C银翘片、世一治感佳等等 ,这类药具有解热镇痛和缓解打喷嚏 、鼻塞、流涕的作用 2. 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的抗菌 药物,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3.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一定效果 如病毒唑、双黄连、清开灵等 总之,对于上呼吸道感染,防重于治 首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 的抗病能力,生活规律,劳逸适度,其次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集体宿舍经常通风换 气,脸盆水杯互不借用,患感冒后不对着别 人打喷嚏,不随处乱擤鼻涕、乱摸他人物品 ,流行期间不出入公共场所,同时可用醋蒸 熏房间和煎服板兰根积极预防。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acute tracheitis-bronchitis) (一)概述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因 素,物理或化学因素,过敏因素引起 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 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 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二)病因 1. 感染:可由细菌、病毒直接感染,也可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或病毒蔓延引起 本病近几年支原体感染有所增加 2. 物理、化学因素:过冷空气、粉尘、刺激 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 气、氨气等)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粘 膜急性刺激和损伤等也可引起 3. 过敏反应:常见的吸入致敏原包括花粉、 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或对细菌蛋白质 的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炎症反 应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症状,然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先 为干咳或少量粘液性痰,随后可转为粘液脓 性痰或脓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痰 中带血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 如迁延不愈,日久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如支气管发生痉挛可出现气促及胸骨后发紧 感 X线胸片检查大多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 增粗。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给予足够热量 2. 抗菌药物治疗:可口服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青霉素类(青霉素V钾 片、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先锋Ⅳ号、先 锋Ⅵ号等)和喹诺酮类药等抗菌药物多数患者 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静脉应用抗菌 药物 3. 对症治疗:咳嗽无痰者可服咳必清,痰液粘稠不 易咳出者可服化痰药,如化痰片、富露施冲剂等 ,发生支气管痉挛可用平喘药,如茶碱片、博利 康尼等药,发热可用解热镇痛剂 三、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Gastric ulcer (Gu) Duodenal ulcer (Du)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 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 疡因溃疡的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的 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该病的发病有季 节性,即秋冬和冬春之交远比夏季常见 该病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十二 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 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二)病因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近十多年来大量研 究充分证明,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 病因。
胃溃疡Hp感染率为70-80%,十二指肠溃 疡Hp感染率为90%,溃疡病的年复发率为 50-70%,根除Hp可使年复发率下降至5% 以下 2.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 斯匹林、消炎痛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 的另一常见病因 3 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消化性溃疡 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 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4 其他因素:(1)吸烟:吸烟者易患消化 性溃疡,吸烟影响溃疡愈合和促进溃疡复 发2)遗传:(3)应激:长期精神紧 张、过劳易使溃疡发作或加重4)胃 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总之,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 炎药是已知的主要病因,溃疡发生是粘膜 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衡的结果,胃酸 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三)临床表现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部分 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而以出血、穿孔等 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 特点为: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 几年甚至十几年,发作呈周期性,上腹部疼 痛呈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饥饿时疼痛 ,进餐后缓解,可有午夜痛,患者往往被痛 醒,胃溃疡进食饱餐后上腹部疼痛明显。
部 分溃疡病患者无明显疼痛,可有腹胀、厌食 、嗳气、反酸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避免 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要有规律,戒烟酒,服用非 甾体类抗炎药者尽可能停用 2. 药物治疗:原则是:制酸、抗菌、保护胃粘膜 ①使胃酸分泌减少的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 ②保护胃粘膜:常用丽珠得乐,果胶铋、硫糖铝 ③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甲硝唑,痢特灵 3. 手术:内科治疗无效的出血或穿孔、梗阻、癌变 四、急性胃肠炎 (acute gastroenteritis) (一)概述 多种原因可引起以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为主要特点的急性胃肠炎 性症状病人多有进食腐败不洁食物 史,而饮食不规律、疲劳、受凉,酗 酒常是诱因 (二)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急,常于进食不洁食物后24h 内出现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继而出现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畏寒等症状,体温正 常或伴有低热,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初 为粥样,以后为黄水样便,若呕吐、腹泻频 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为口渴、 尿少,便常规化验可见白细胞,血常规白细 胞正常或偏高一般病程短,数日可治愈。
(三)防治原则 1. 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不吃生冷腐败 食物禁止暴饮暴食及过量饮酒,避免过 度劳累及夜间腹部受凉 2.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易消化食物 3. 药物治疗:口服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片, 重者可静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或环丙沙 星类,腹痛者可口服颠茄片,如呕吐、腹 泻较重,给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和葡萄糖 及补钾 五、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一)概述 尿路即泌尿系统中输送尿液的部分 可分为上尿路的肾盂、输尿管和下尿 路的膀胱、尿道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 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 胱炎)因有些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临床 表现极相似,不容易鉴别,故临床上统 称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通常是上行感染引起的, 即细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乃至 肾脏引起感染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 大都是大肠内平时存在的菌群,其中以 大肠杆菌最常见,占尿路感染的70%以 上,另外女性尿道短而宽,又临近肛门 ,故尿路感染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儿 童、新婚、妊娠时更易发生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 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 刺激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 状,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 偶有肉眼血尿。
2.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临床上 可有或无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 症状,常有腰痛和全身感染症状,如寒 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 胞升高等但不少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与膀胱炎相同,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 (三)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常为阴性或微量,尿沉渣内 白细胞多显著增加,如发现白细胞管型 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尿红细胞可增 加,仅少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镜下血尿, 极少数少(<5%)可有肉眼血尿 血常规化验: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 胞升高,并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四)预防和治疗 1. 多饮水,勤排尿(2-3h排尿一次), 是最实用和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2. 经常注意外阴的清洁,尤其是女性经 期时更应注意局部卫生 3. 治疗:轻症可口服抗菌药,如复方新 诺明、环丙沙星、氟哌酸、严重者可 静脉应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 霉素、先锋必、菌必治、哌拉西林等 药 六、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 (一)概述 1.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 生的压力心脏收缩从左心室射出血液 使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 血压记录中写在左上方,而心室舒张末 期至动脉血压为最低值称为舒张压,记 录在右下方。
血压用mmHg或Kpa(千 帕)表示,如120/80mmHg(16.0/ 10.7Kpa) 2. 高血压: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 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 升高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 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 血压 以上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人 发现血压高时,首先应区分是原发性高血 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对于40岁以下的高血 压患者更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高血压 患者通过临床一系列检查未查到原因,而对无 明确原因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 血压病,它占高血压的95%,而继发性高血压 只占5%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 急性或慢性肾炎、肾上腺疾病、大动脉炎等 虽然年轻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不高,但已呈 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 病因目前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 遗传因素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而发病 1. 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 倾向,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 的比例增高 2. 环境因素: (1)饮食:高钠、低钾、低钙、过量饮酒 (2)长期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3)超重或肥胖 (三)临床表现 高血压早期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 、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等,后 期表现与靶器官的并发症有关。
可出现 心绞痛、心功不全、肾功不全、眼底出 血、脑血管病等 (四)高血压的防治 1. 劳逸结合:高血压病以脑力劳动者患病较多,而 从事体力劳动或经常做锻炼的人患病较少因此 ,从事脑力劳动者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及活动 2. 合理膳食:要限制食盐的摄入,减少膳食中的脂 肪,戒烟限酒,多吃蔬菜和水果 3.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 4. 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只要尽早治疗,使血压控制 在正常范围,能避免血压过高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