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doc
19页高支模的构造要求1、依据1.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XJGJ162-20081.0.2辽2013G901图集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GB50666-20112、一般规定2.1基本要求2.2.1立杆及水平杆应用Φ48mm×3.6mm的钢管暂无此钢管时,可用Φ48mm×3.0mm的钢管代替,但不得小于Φ48mm×3.0mm的实际值辽2013G901 第3页第4.1.1条)2.2.2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规X6.2.4-1)2.2.3支架高宽比不宜大于3,否则应加强整体稳定措施辽2013G901 第5页第6.2.3条)2.2施工要求2.2.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规X6.1.2-1)2.2.2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7-7)3梁支架的构造要求3.1、立杆构造要求3.1.1立杆基础要求1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规X6.1.2-2)2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规X6.1.2-3)3.1.2立柱底部底座及垫板1垫板1)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规X6.1.2-2)2)垫木材质:东北红松、东北落叶松垫木规格:宽度≥250mm,厚度50mm,长度宜大于两跨立柱间距辽2013G901 第4页第4.7条)2底座或钢垫板 1)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或钢垫板,并置于垫木上,在混凝土梁、板上支设立杆可不加垫木立杆底部不允许放可调U型托撑和螺杆辽2013G901 第5页第6.2.2条)2)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规X6.2.4-1)3)立杆应放入配套成型的底座中或立杆下放钢垫板钢垫板规格≥80mm×80mm×8mm辽2013G901 第4页第4.8条)图3.1.2立柱底部设置垫板底座或钢垫板图3立杆位置要求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规X6.1.2-6)3.1.2立杆间距、安装1立杆间距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横距不应大于1.2m,支架步距不应大于1.8m规X6.2.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8-2)2)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规X6.1.9-1)图3.1.2-2 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3)沿梁纵向同一跨间,所有梁、板下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保持相等,保证梁、板下所有水平杆能直线拉通辽2013G901 第9页第7条)图3.1.2-3 所有梁、板下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保持相等2立杆安装要求1)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规X6.2.4-3) 图3.1.2-4立杆接头布置图2)立杆伸出最顶层水平杆的距离应≥100mm辽2013G901 第21页 图)图3.1.2-5立杆伸出最顶层水平杆图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规X6.2.4-4)4)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规X6.1.6)5)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且不宜大于100mm规X6.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8-6)6)8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6.3-1)3其它事项 1)梁下不应无立杆,且立杆应设计为轴线受力形式2)梁下不应无立杆,除去截面小的梁可用枇杷撑的一根立杆外3.1.3水平杆1立杆沿竖向每一步距处应于纵、横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交叉处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上扣件紧贴下扣件,水平杆纵上横下纵横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150mm辽2013G901 第5页第6.2.6条)(规X6.1.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7-4)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图集扫地杆纵上横下---按图集执行)(规X6.1.9-3)立杆纵向和横向宜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宜设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7-2)3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规X6.1.9-3)图3.1.3-1水平杆布置图4最顶水平杆距U型托撑支托板的距离应≤400mm辽2013G901 第21页 图)图3.1.3-2最顶水平杆布置图5步距h应在扫地杆与梁下最顶水平杆间均匀调整,且步距h≤1.8m若周围有建筑物,水平杆宜在结构层(梁、板)处设置,且与周边建筑物顶紧辽2013G901 第11页 注)(规X6.1.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8-2)6水平杆两端应与周边墙或结构柱顶紧一端可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直接顶紧,另一端搭接顶紧水平杆中间应对接,不得搭接当无处顶紧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高于梁底部且位于板底的水平杆应与梁侧模顶紧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且不应少于两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辽2013G901 第5页第6.2.8条)(规X6.1.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4.7-6)7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规X6.2.4-2)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图3.1.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8纵、横向水平拉杆应采用不小于Φ48m×3.0mm的钢管,需接长时,采用对接连接,两根相邻纵、横接头位置不宜设在同跨或同步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应大于跨度的1/3 图3.1.3-4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9有框架柱时,支架需与框架柱连接固定,形成柱箍(抱柱)沿住高每步距设抱柱一道辽2013G901 第6页第6.2.13条)当柱距≥9m时,短钢管与水平杆扣点再增加一处,即短钢管长度向外延伸一个立杆间距如图虚线所示辽2013G901 第18页 注)图3.1.3-5支架需与框架柱连接固定图10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 4.6.3-1)3.1.4可调支托(U托)1对可调支托(U托)的要求 1)立杆U托螺杆应用梯形螺纹螺杆,其外径与立杆钢管钢管内径间隙不得大于3mm,和外径不应小于36mm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1条)2)可调U型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应牢固焊接,焊缝厚度hf≥6mm。
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4条)3)可调U型托撑的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5条)4)可调U型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U型托撑支托板厚度不应小于5mm支托板侧翼高度应满足木楞不滑出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6条)5)可调托撑的螺母应采用锻铸铁或铸钢制造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7条)6)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杆严禁使用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8条)2可调支托(U托)安装要求1)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规X6.1.9-2) 2)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螺杆伸出钢管长度不应大于300mm辽2013G901 第4页 第4.5.3条)3.1.5剪刀撑1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见图6.2.4—1)。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见图6.2.4—2)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见图6.2.4—3)规X6.2.4-5)图6.2.4—1 剪刀撑布置图一图6.2.4—2 剪刀撑布置图二图6.2.4—3 剪刀撑布置图三2水平剪刀撑1)水平剪刀撑与支架水平杆夹角为45°~60°2)剪刀撑的每个剪刀宽度4~6m且≥4跨立杆间距3)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梁底水平杆)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此外,当层高在8~12m时中间至少加设一道,当层高在12~16m时,中间至少加设两道,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中间水平剪刀撑尽量布置在周围建筑有结构层处,如梁、板等处,紧挨水平杆上面4)水平剪刀撑布置宜从高支模区域平面图四角、边部向内部棋盘式分布5)水平剪刀撑遇水平杆必须扣紧,尽量能与立杆扣紧,与周边建筑物顶紧6)水平剪刀撑应在扫地杆处靠近主节点处扣紧。
7)竖向剪刀撑宜与水平剪刀撑组成封闭“盘体”,增加整体刚度图3.1.5-2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平面布置示意图(8m≤支模高度≤16m)(辽2013G901 第12页 注、图)3竖向剪刀撑1)竖向剪刀撑底部与地面顶紧,且与地面夹角为45°~60°2)竖向剪刀撑的每个剪刀宽度4~6m且≥4跨立杆间距3)在高支模区外周须布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4)在高支模区域中间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应尽量布置在有结构柱间和梁底,须设置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