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威远中学_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954692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3.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H:1、N:14、O:16、Cl:35.5、Al:27、S:32、Na:23、C:12、Zn:65 Ba 137一、选择题(16题共48分)1.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 把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C. 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取出的溶液,不能再放入原试剂瓶,防止污染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错误;B、因为NaOH固体易潮解,有一部分会残留在滤纸上,应用烧杯盛放称量,故错误;C、蒸发过程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让余温把水蒸干,故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需要冷却至室温状态下,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大,故正确考点:考查药品称取、物质的分离提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等知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CO2、S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A错误;B. CO2、SO2均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 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盐也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如NaHSO4=Na++H++SO42−,故C错误;D. 铵盐不含金属离子,所以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故D错误;答案选B。

      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 灼烧 B. 过滤C. 分液 D. 蒸馏【答案】C【解析】【详解】A、灼烧需在坩埚中进行,选项A错误;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错误;C、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选项C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享提纯及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要重点掌握单质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Br2>I2),在考试中常结合各种情境进行考查,对于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除了要注意溴和碘的特性(Br2易挥发,I2易升华)外,还要准确记忆一些常规的性质,如溴和碘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橙红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为紫红色4.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合理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OH)3胶体和HCl溶液B. 用托盘天平称取25.12 g NaCl固体C. 分别含有Mg2+、Cu2+ 和Na+ 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鉴别开D. 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可溶物的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馏【答案】C【解析】【详解】A. Fe(OH)3胶体和HCl溶液均可透过滤纸,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不合理;B. 托盘天平称的精确度为0.1g,不能称取25.12gNaCl固体,B不合理;C. Mg2+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2+与NaOH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Na+ 与NaOH不反应,则可用NaOH溶液鉴别分别含有Mg2+、Cu2+ 和Na+ 的三种盐酸盐溶液,C合理;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混合物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分离出可溶物的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D不合理;答案为C。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 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B. KNO3(NaCl)—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C. 水(NaCl)—蒸馏 D. Cu(Fe)—溶于足量盐酸,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NaHCO3溶液来除去CO2中的HCl,A错误;B.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通过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实现除杂,B正确;C.水是液体,而氯化钠难挥发,则可以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杂质,C正确;D.Fe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反应,则加足量盐酸后过滤可除去Fe中的Cu,D正确答案选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B. 在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气体的体积比为2:1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CCl4和1 molH2的体积都约为22.4 LD. 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答案】B【解析】【详解】A. CH4摩尔质量为16 g/mol,A错误;B. 在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体积比为2:1,B正确;C. 在标准状况下, 1 molH2的体积约为22.4 L, CCl4为液体,1 molCCl4的体积远小于22.4L,C错误;D. 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为1L,则物质的量浓度不为1 mol/L,D错误;答案为B。

      点睛】溶质溶于水时,水的体积为1L,溶液的体积不为1L,无法计算溶质物质的量浓度7.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两种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 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 同温同压下,A、B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n∶mD.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B两气体的质量之比为m∶n【答案】C【解析】【详解】A、由n=m/M可知,分子数相同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g:ng=m:n,A正确;B、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同质量时由n=m/M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B正确;C、标准状况下,Vm相同,由可知,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为m:n,C错误;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为m:n,D正确答案选C8.设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71gCl2和73gHCl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AB. 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C. 标准状况下,22.4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AD. 10℃时,1mol O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AB.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可以调整温度与压强;C.标准状况下,22.4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1NAD.10℃时,1mol O2的体积不一定大于22.4L,还与压强有关。

      9.V 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答案】D【解析】【详解】Al2(SO4)3中,N(Al3+):N(SO42-)=2:3,m g Al3+的物质的量为mol,则2n(SO42-)=3n(Al3+),c(SO42-)=mol/L=mol/L,答案为D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106 g Na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大于3NA②25 ℃、1.01×105 Pa下,14 g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③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④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⑤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106 g Na2CO3晶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离子总数为3NA,①错误;②25 ℃、1.01×105 Pa下,14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氮气为双原子分子,则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②正确;③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CCl4的分子数,③错误;④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mol,则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④正确;⑤常温常压下,NO2和N2O4的最简式都为NO2,则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⑤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L溶液中K+浓度是0.4 mol·L−1B. 500 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C. 1 L溶液中所含K+、总数为0.3NAD. 2 L溶液中浓度是0.4 mol·L−1【答案】A【解析】【分析】离子个数值之比等于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详解】A. c(K2SO4)=0.2 mol·L−1,故c(K+)=0.4 mol·L−1,K+的浓度与所取溶液体积无关,故A正确B. 500 mL溶液中n(K+)=0.4 mol·L−1×0.5 L=0.2 mol,即0.2NA,故B错误C. 1L溶液 c(SO42-)=0.2 mol·L−1,n(SO42-)=0.2 mol·L−1×1 L=0.2 mol;n(K+)=0.4 mol·L−1×1 L=0.4 mol,所以K+、SO42-总物质的量为0.6 mol,故C错误D. c(K2SO4)=0.2 mol·L−1,故c(SO42-)=0.2 mol·L−1,SO42-的浓度与所取溶液体积无关,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A。

      点睛】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12.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 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C. 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D.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答案】D【解析】【详解】A.36.5g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溶质为氯化氢,物质的量浓度c=== mol/L,故A错误;B.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溶液中无氯化氢分子,故B错误;C.36.5gHCl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为22.4L,选项中温度压强不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故C错误;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故D正确;故选D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B.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C. 把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以制取Fe(OH)3胶体D. 用过滤操作来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的方法不可行【答案】C【解析】【详解】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A正确;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