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隆里格隆 村居2.doc
3页《隆里格隆》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感受与运用人生之美为主线,学唱由京剧音调改编的《隆里格隆》,旨在通过学唱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人声”的独特魅力,体会人声是怎样把“音乐描摹的惟妙惟肖”;激发学生探寻奇妙人声的热情《隆里格隆》是一首富有京韵的儿童歌谣全曲歌词均为传统衬词“隆里格隆”,极富童趣,曲调采用一句京剧过门歌曲简单而富有立体感,五声宫调式二声部的轮唱生动的模拟了京剧中锣鼓的声音,生动形象,琅琅上口二、 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隆里格隆》这首歌,尝试进行简单的合唱表现歌曲,领略人声的丰富多彩 2、在歌唱中进一步认识上波音记号,并用自然柔美的声音表现出来 3、通过了解行当、听名段、读锣鼓经„„活动初步接触京剧,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接受京剧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三、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四、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律动进教室----淮海戏导入,感受、体验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在淮海戏《三月里来农家忙》的乐声中律动进教室孩子分两排,脚底踩着圆场步,表演完后走到自己座位上,端坐静听音乐。
)教师活动:【导语】本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感受一种非常独特的音乐艺术,相信同学们对它并不陌生活动2【欣赏】《唱脸谱》生:端坐静听音乐活动3【讲授】引入国粹—京剧(京剧的价值、起源与发展、京剧的行当划分、“四大名旦”、京剧的伴奏乐队、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剧的唱腔、四大功夫、京剧的脸谱)教师活动(1)【提问】同学们对于京剧艺术都有哪些了解呢? 【讲述】京剧的价值、起源与发展学生活动(1)自由发言 师总结京剧的价值、起源与发展设计意图(1):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关系,了解学生情况教师活动(2)【讲述】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学生活动(2)自由发言,自由介绍 师总结设计意图(2)通过介绍四大行当过渡到“四大名旦”教师活动(3)【提问】“四大名旦”的表演属于京剧行当中的哪个行当?京剧的“四大名旦”是哪四位?学生活动(3)讨论、 【回答】京剧的四大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设计意图(3)让学生认识四大名旦 【思考】注意听里面的伴奏乐器都有哪些?教师活动(4)【讲述】京剧的伴奏乐队----文场和武场【播放】文场和武场伴奏乐队表演视频学生活动(4)聆听、感受设计意图(4)为下一环节伴奏乐器埋下伏笔教师活动(5)【提问】伴奏乐器 【展示】京胡、板图片 介绍京胡(拉弦乐器)和板(打击乐器)。
学生活动(5)讨论、回答,直观感受设计意图(5)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拉弦乐器“京胡”,打击乐器“板”) 教师活动(6)介绍京剧的唱腔:西皮和二黄 【播放】西皮唱腔片段《裱花》,感受二黄唱腔和西皮唱腔的不同学生活动(6)观看,感受设计意图(6)让学生能辨别出来京剧的唱腔教师活动(7)介绍京剧的四大功夫“唱念做打”学生活动(7)聆听、思考设计意图(7)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唱念做打”教师活动(8)介绍京剧的脸谱(红、白、黑、黄、蓝和绿、金和银)学生活动(8)聆听、思考设计意图(8)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脸谱活动4【讲授】欣赏《隆里格隆》 【过渡语】刚刚我们了解了京剧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唱一首京歌《隆里格隆》教师活动(1)【介绍】《隆里格隆》是一首富有京韵的儿童歌谣全曲歌词均为传统衬词“隆里格隆”,极富童趣,曲调采用一句京剧过门歌曲简单而富有立体感,五声宫调式二声部的轮唱生动的模拟了京剧中锣鼓的声音,生动形象,琅琅上口讲述】中国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播放】《隆里格隆》音频学生活动(1)聆听、 学唱设计意图(1)让学生初步感受《隆里格隆》的旋律教师活动(2)教唱《隆里格隆》的一声部,讲解反复记号、上波音记号学生活动(2)学唱《隆里格隆》的一声部教师活动(3)学唱《隆里格隆》二声部【出示】比较二声部的不同之处【讲述】轮唱和齐唱学生活动(3)学唱、练习设计意图(3)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巩固所学内容教师活动(4)提问:你能听出作品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吗?学生活动(4)自由发言师小结:鼓、大锣、小锣、堂鼓、铙钹、板五、拓展教师活动(5)讲解锣鼓经并练习学生活动(5)练习锣鼓经节奏设计意图(5)学有所用,检测学生掌握程度,重在让学生参与教师活动(6)和学生一起演唱《隆里格隆》学生活动(6)请同学们用锣鼓经伴奏设计意图(6)通过念锣鼓经和老师表演体会京剧的韵味教师活动(7)讲解无伴奏合唱学生活动(7)观看无伴奏合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设计意图(7) 让学生充分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魅力,并对京剧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六、 总结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感受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京剧,今天我们用人声模拟京剧,让京剧走近我们身边,不仅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更感受到人声的无比神奇,真是“千音万响,当数人声最奇妙”。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的喜爱京剧,发扬京剧,传承京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