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3468460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20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目的】正确评价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其程度,对于科学地指导训练、健身运动,提高运动成绩和工作绩效,增进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学生自行设计与实地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要求】(1)学生依据导论课进行分组(4-5人/组)设计运性疲劳的检测方法(2)注意测试指标的选择科学性和合理性【器材与药品】肺活量计,反应时测试仪,血压计,听诊器,心肺功能仪,心电图,脑电图,握力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尿液分析仪,遥测心率表,乳酸仪等【内容】(一)生化测量1.血液(1)血尿素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血尿素用于疲劳评价一般以其在运动后上升程度及次日晨的恢复程度为依据,我国运动员和正常人血尿素的正常参考值见表对 象 人 性别 血尿素物质的量浓度mmol/L 作者(年)正常人 1.8-8.9 胡望平(1992)摔跤 7.24 宋成忠(1985)足球 男 6.72 刘 丹(1990)马拉松 男 6.11 秦孝梅等(1985) 女 5.53 秦孝梅等(1985) 男 6.06 许文豪(1983)游泳 男 女 4.61±1.24 河北体科所 4.82±1.09 河南体科所划船 男 5.22±0.64 杜中林等(1992) 女 4.89±0.75 田径(等) 男 女 2.27-6.68(4.82) 李协群(1989)目前应用血尿素指标进行疲劳后恢复状况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法和周监督法。

      ①系统法检测:在周训练期每日晨测定血尿素水平评价:A.运动负荷合理,身体适应无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增加,但在训练周期末恢复至正常水平;B.运动负荷过小,身体应激不足: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无明显变化;C.运动负荷过大,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上升,并持续至训练周期末;D.一般以晨安静时血尿素值较低且大负荷运动后次日晨恢复较好者为身体机能状况较佳②周监督法检测:A.先测定基础值,在训练期开始前取晨血测定; B.以基础值的2个标准差为上升临界值; C.以基础值的1.5个标准差为恢复临界值; D.在连续一周训练的第六天后次日晨测定值为运动值,在第七天休息(或积极性休息)后次日晨测定值为恢复值评价:见表(2)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安静时,血清CK主要是由骨骼肌和心肌中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清;正常值为,男:10~100U/L,女:10~60U/L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肌细胞内的 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运动后血清 CK升高。

      由于 CK在血清中上升与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是评定疲劳程度和恢复过程的重要指标血清CK的变化受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一般短时间极量强度运动后 5~6h血清 CK升高,8~24h达高峰,48h后逐步恢复,负荷强度越大,恢复越慢运动员疲劳后,血清CK活性上升,在安静时可高达300~500U/L,但目前尚无量化评价标准使用血清CK做评价时,需做CK同工酶的测定,同时测定血清GOT和Mb(肌红蛋白),并同其他临床诊断相结合,以区别于心肌炎时血清CK的上升 (3)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T/C) 睾酮有助于加速体内合成代谢,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维持体内糖代谢的正常进行,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测定恢复期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就可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比值高时,是合成代谢过程占优势;比值下降,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仍处于消耗占主导地位的状态,疲劳不能有效恢复,长期会导致过度训练目前认为,此比值变化大于原值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由于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性,使用该指标判断疲劳程度时,最好进行自身对照,建立运动员的个人值 2.尿液 (1)尿蛋白 正常人在安静时尿中蛋白质含量甚微(日排出量<150mg,一般为 2~8mg%),常规检验方法不能检出,故通常称为阴性。

      运动能使尿中蛋白质排出量增加呈阳性,称为运动性尿蛋白;运动性尿蛋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一般在24h内可自行消失运动后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因机体机能状态、运动负荷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根据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和组成成分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或其适应情况一般取运动后和次日晨尿做检验来评定其疲劳和恢复程度如果晨尿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或超过正常值,可能是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的表现运动性尿蛋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但个体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应用尿蛋白指标时应注意:①注意个体特征;②评定身体恢复过程的机能水平时,需要和其他指标对照 (2)尿胆原 尿胆原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代谢产物在一般情况下,人每天由红细胞破坏而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约8mg,经代谢约有终产物胆色素280mg尿胆原排泄量与运动负荷、肝功能、肾功能及其肾小管腔的酸碱度等因素有关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时,体内溶血增多,尿胆原排出量增加运动员血红蛋白下降,尿胆原增加时是机能水平下降的表现 检测:(以周为例) ①星期一晨测定血红蛋白和尿胆原; ②每日晨测第一次尿胆原与前一天比较,并询问主观疲劳感觉; ③星期六(或小训练周期末)晨测定血红蛋白和尿胆原。

      评价:①运动负荷合理,身体适应无疲劳积累:一周中血红蛋白稳定或上升,晨尿胆原变化不大,晨起主诉无疲劳感; ②运动负荷过大,疲劳积累:一周中血红蛋白下降,晨尿尿胆原上升,主诉有疲劳感. 3.唾液 唾液PH值: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测定唾液PH值可用于判断运动性疲劳检测:让受试者将口腔中的唾液清除掉,然后使新产生的唾液沿口唇流出,用镊子把测试唾液 PH值的试纸贴在舌尖,待其充分吸湿后取出,立即与比色表对照 评价:运动后唾液PH值降低,表示机体疲劳二)生理测量 1.肌力 疲劳时参与工作的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会下降因此,测定工作前后的肌肉力量,可判断参加工作的肌肉是否出现疲劳及其疲劳的深度简易测试方法:根据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确定测试内容,以上肢工作为主的运动可用握力或屈臂力量测试;以腰背肌工作为主的运动可选择背力测试等;呼吸肌力量测定则一般采用肺活量测试 (1)背肌力的测定: ①受试者站在背力计踏板上,两手握住把柄,两膝伸直,用力向上拉; ②记录指示盘上所示的数字为受试者的背力数值; ③连续测量3次,取最大值或计算均值; ④肌肉工作前后各测1组,进行比较。

      (2)握力的测定: ①受试者手持握力计,臂下垂(或侧平举),用最大力量握握力计; ②记录指示盘上所示的数字为受试者的握力数值(注意测量时不要挥动上肢); ③左右各测3次,取最大值或计算均值; ④肌肉工作前后各测1组,进行比较 (3)臂力的测定:受试者两臂与肩同宽,两手正握单杠悬垂于单杠上,然后屈肘拉身体向上(要求受试者的下颌超过单杠的水平面为1次,每次间隔时间约2~3s);记录其完成的次数; ③ 肌肉工作前后各测1组,进行比较 (4)呼吸肌力量的测定: ①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隔15s测量一次); ②将5次测量值描记在坐标纸上; ③运动前后各测1组,进行比较 评价方法: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如肌肉损伤),运动后肌肉力量平均值低于运动前水平,或几次力量测定值连续下降,即为肌肉疲劳;如果一次练习后连续几天肌肉力量不能恢复,则疲劳程度较深 2.肌肉硬度 骨骼肌疲劳时不仅收缩机能下降,而且肌肉的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用肌肉硬度计可以测定肌肉收缩及放松状态的硬度,或肌肉附近组织的硬度。

      测试方法:将硬度计置于被测肌肉表面,使硬度计与皮肤表面贴紧,缓缓施加压力,硬度计数字显示盘上即可显示出压力的大小,连续测定3次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张力,记录最小值评价方法:如果运动后肌肉放松状态下的张力增加,则表示肌肉的放松能力较差骨骼肌这种持续性收缩状态,可挤压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影响肌组织血液循环,造成机体运动机能下降,影响机体恢复 3.肌围 长距离行走、马拉松跑或长时间站立性工作,可引起下肢围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重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下肢血液滞留及组织液增多所致,在一次长时间工作后,下肢围度的增加与疲劳程度成正比 4.心率 心率(HR)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评价 (1)基础心率 基础心率是基础状态下的心率,即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一般用脉搏表示,机体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 5~10次/min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应调整运动负荷在选用基础心率作为评定疲劳指标时,应排除惊吓、噩梦、睡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运动中心率 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代替运动中的心率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如果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3)运动后心率恢复 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状态,身体疲劳时,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因此,可将定量负荷后的心率恢复时间作为疲劳诊断指标,如进行30s20次深蹲的定量负荷运动,一般心率可在运动后3min内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身体疲劳时,这种恢复时间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