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

3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88092
  • 上传时间:2024-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68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毛文是典范在毛泽东的政论文里,为了说服读者接受他的观点,他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毛文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的生动局面毛泽东是有大志的人,他永远有追求不完的目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放下身段,当一个行吟诗人,当一个作家。

      他多次说过要学徐霞客,顺着长江、黄河把祖国大地丈量一遍他又是一个好斗争的人,他有一句名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他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对群众语言、古典语言是那样热爱,对教条主义的语言、官僚主义的语言是那样憎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把文风与学风、党风并提,讨伐“党入股”,给它列了八大罪状,说它是对五四运动的反动,是不良党风的最后一个“防空洞"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论,号召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他在改稿时特别加了一句:“我们的同志中,我们的党政军组织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中,我们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新闻记者中,有许多是精通语法、会写文章、会写报告的人这些人既然能够做到这一步,为什么我们大家不能做到呢?当然是能够的《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后来,我们渐渐机关化了,文章中假、大、空的语言多了他对此极为反感,甚至是愤怒,严厉要求领导干部亲自写文章,不要秘书代劳他批评那些空洞的官样文字:“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若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1958年9月2日的一封信)他强调内容一定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是一辈子都在与“党八股”的坏文风作斗争的。

      政论文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论文,细读毛泽东的政论文,发现他的文章能将政治思想讲出他自己的特色,后世发展成公认的真理,特别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足可自立为一门一派,是对教条主义的语言、官僚主义的语言的最佳驳斥 在大力倡导改文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他的文章这至少有两个用处:一是专门搞写作的人可以从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补充一些文章外的功夫,好直起文章的腰杆;二是领导干部可以向他学一点写作,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能增加领导的魅力须知:打天下要靠笔杆子,治天下更要靠笔杆子 (摘编自梁衡《关于毛泽东政论文文风的鲜明特点》) 材料二: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来认为我说的不可信的,请允许我详尽地说出我的道理 法令,是谋求幸福的工具法令如果好,它让我们民众获得的幸福就一定多,我们民众正担心不公布这些法令,或者公布后担心这些法令不产生效力,一定竭尽全力来保障它,维持它,务必使它达到完善的目的为止政府和国民互相维系,哪有不信任法令的道理呢?法令如果不好,那不但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还有足够让人恐惧的危害,我们国民又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些法令。

      即使想要让我相信(法令),又哪有相信它的道理呢?就如商鞅与秦国民众之间(具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却恰恰运用跟政府与国民互相信用相反的方法(即运用徙木立信的办法)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商鞅的法令是好法令如果试着翻阅一下我国四千多年的记载,寻求那些利国福民的伟大的政治家,商鞅不是位居第一吗?商鞅处在秦孝公时代,中原局势极不安定,战事正盛,全国民力疲惫,(达到了)不能够言说和描述(的程度)在这种情势下,却想战胜各诸侯国,统一中原,不很难吗?在这种情势下,变法的命令出台了,这些法令惩罚坏人来保护人民的权利,鼓励种田织布来增加国民的财力,崇尚战功来树立国威,把贫困、懒惰者收为奴隶来杜绝人力、物力资源的损耗这确实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重大政策,国民害怕什么而不相信呢?一定要(通过)搬移木杆来树立诚信,我从这里知道了执政者都费了苦心,我从这里知道了我国国民愚昧,我从这里知道了几千年来民众智慧缺乏、国家差点儿走向灭亡的悲惨境地是有原因的 虽然这样,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开始出现时,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惧国民是这些国民,法令是那些法令,我为什么对此感到奇怪呢?我只担心这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如果让东西方各国文明程度高的那些国民听了,一定会捧着肚子大笑,(或者)高声讥诮。

      唉呀!我不想说了 (摘编自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白话译文) 材料三: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摘编自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论文这种文体具有假、大、空的特点,毛泽东坚决与之做斗争,以他独树一帜的文风,开创了政论文的新局面 B. 材料一结尾,作者关联现实,强调要研究毛泽东文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领导魅力,才能扭转当前不正文风 C. 面对商鞅“徙木立信"的历史故事,作者认为不论法令是好是坏,政府与民众始终是互相维系、具有同等利害的关系 D. 材料三,作者举重若轻,用极少的文字及时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政论文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这与他热爱群众语言、古典语言,反对教条主义的语言、官僚主义的语言分不开 B. 毛泽东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亲自写文章,不要秘书代劳,可知当时领导干部不自己执笔写文章,而交由秘书代笔的现象比比皆是 C. 毛泽东由“徙木立信”的历史故事,慨叹民众愚昧、民族前途昏暗,可见作者能以小见大加以论述,思想深刻 D. 材料三中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是军事与政治的完美结合,而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了六国之败,指出其败因并非军事上的不足,而是政治上的失策 3. 下列选项不适合证明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诗的语言,当然要以现代大众语为主,加上外来语,和古典诗歌中还有活力的用语大众化当然首先是内容问题,语言是表现形式要有民族风味,叫人爱看、爱诵,百读不厌毛泽东接见臧云远时的谈话) C.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在《别了,司徒雷登》中,他这样来写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4. 材料二是毛泽东19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时的考试作文,请梳理全文的写作思路 5. 假如你要参加“毛泽东政论文特点"的专题研讨会,请结合材料,拟出你的发言要点 【答案】1. D 2. B 3. B 4. ①抛出话题,总说自己读“徙木立信”故事的感受;②从法令好坏入手,谈自己对商鞅用跟政府与民众信用相反的方法去执行法令的疑惑;③分析原因,商鞅法令是好,问题根源在国民愚昧;④联系当下,谈自己对国民落后的担忧与痛心 5. ①议论的说服性在毛泽东的政论文里,为了说服读者接受他的观点,他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以理服人;②倾向性他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热爱群众语言、古典语言,憎恨教条主义的语言、官僚主义的语言;③政治性表达政治愿望,用商鞅徙木立信论引出自己对国民落后的担忧与痛心;④创造性毛泽东的政论文能将政治思想讲出他自己的特色,后世发展成公认的真理,特别是他豪迈磅礴的语言风格,极具个人特色。

      【解析】 【导语】这三篇文章展示了毛泽东政论文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材料一强调毛泽东政论文的生动性和对教条主义的批判,材料二通过历史故事揭示民众与法令的关系,材料三则简洁有力地报道了解放军的胜利毛泽东的文章语言鲜活、逻辑严密,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打动人心,体现了他对语言和事实的高度重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政论文这种文体具有假、大、空的特点"错由原文“后来,我们渐渐机关化了,文章中假、大、空的语言多了”可知,并不是政论文具有假、大、空的特点,而是机关化了之后,文章中假、大、空的语言多了 B.“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领导魅力,才能扭转当前不正文风"错由原文“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他的文章这至少有两个用处……”可知,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毛泽东的文章能够让领导干部向他学一点写作,能增加领导的魅力,但并不是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领导的魅力 C.“政府与民众始终是互相维系、具有同等利害的关系"错由原文“法令如果不好,那不但没有幸福可言,而且还有足够让人恐惧的危害,我们国民又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这些法令”可知,政府与民众并不是始终是互相维系、具有同等利害的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可知当时领导干部不自己执笔写文章,而交由秘书代笔的现象比比皆是"错,以偏概全由原文可知,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比比皆是,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政论文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论文,毛泽东的政论文有独特的风格,没有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语言 B.不是政论文,所以不适合证明材料一的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段把握内容,归纳总结理清思路 根据第一段中“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悲惨命运来认为我说的不可信的”可知,作者先说自己读史书读到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并且说到自己读到时的感受,抛出话题 第二段,首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