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doc
7页附件1: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教冇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和《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评估实施细则》的精神,为确保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T作评估的质最,特制订本评佔指标 体系一、 评估的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T作评佔内容由《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 据信息,结合木评估指标体系涉及的评估项目构成一)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信息由基木信息、院校领导、基木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 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等九大方面组成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10月20日前,将《高等职业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上报省教冇厅,作为教冇行政部门监测、管理和评估 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资料二) 评估指标体系由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7项 主要评佔指标组成,主要评佔指标下共设22个关键评估要素,并将其中办学目标与定位、对人才 培养重视程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课程内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特色、质 量监控、就业等10个关键评估要素列为核心要素。
二、 评估结论木评估指标体系共7项主要评估指标、22项关键评估要素,其中核心要素10项关键评估要素的评定等级为“合格”和“不合格”,由专家通过分析状态数据、实地考察、专 业剖析、查阅资料和深度访谈等方式给予评价,并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其是否合格如专家 组内对某关键评估要素是否合格存在争议,则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确定,未获得半数以上“合格” 票的,则该要素为“不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种,其标准如下:1. 通过同时满足:(1) 关键评估要素“合格” 217;(2) 核心要素“合格” 282. 暂缓通过凡不能通过的院校即为暂缓通过院校0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佔要素合格说明重朮1・领导作用1.1学校事 业发展规 划学校制定了事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 规划并有计划实施,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符合区域、行业 经济发展规划1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扌 发展规划;2. 湖北省教疗事业发展规七 规划;3. 学校事业发展、专业建t 划及实施情况;学校年度JT1.2办学| | 标与定位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办学理念清晰,发展目标、 服务血向等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对接行业、区域基础产 业或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全LI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适宜、稳定;短期培训种 类、规模逐步增加;全LI制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入学 学生、五年制学生、“3+2”学生、专升木学生、成人高 职学历教冇学生规模逐渐减少,比例未超过国家规定的 上限要求;未举办委托全LI制或备类成人本科(含专升 木)教冇,未组织在校高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升木学历 教冇。
1.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2. 全日制高职招生人数、< 制中职、“三校生”单招、 成人中职与高职学历教育、 (含专升木)教育的招生人第3. 学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种?4. 各类在校生结构比例1.3对人才 培养重视 程度学校领导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教 育教学改革;经费保障教学;政策保障教学;教师倾心 教学;舆论导向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备部门主动服务 教学;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合作育人1. 学校领导参加教科研项2. 学校领导关注教学、教!3. 学校的政策、舆论导向, 学校的师徳师风状况;4. 经常性事业费、学费、弓 况;5. 学校为教师参加专业进彳 修提高捉供的政策和条件及6. 面向教师的奖教金、面帀 况;7・校企合作情况1.4校园稳 泄校园安全、稳沱、和谐,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 规定1. 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情况:2. 无校园不稳定事件、违:2•师资队伍2. 1专任教 师基础课专任教师学历、职称逐年提高,结构进一步 优化;专业课专任教师技能水平较高1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及结/ 2・专业课专任教师双师素3. 专任教师参加学历教有、4. 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5. 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与:6. 教师流动情况。
2. 2兼职教 师注重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兼职 教师承担实践技能课稈教学的时数逐渐提高,并注重对 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兼职教师人数逐年增加,结构合 理,教学效果好1. 兼职教师基木情况;2. 兼职教师承扒实践技能i 课年级情况;3. 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及培-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合格说明重代3.课程建 设3.1课程内 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稈开发与设计,以工作过程 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性、 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参照有关职业资格标准, 选择教学内容1. 人才培养方案;2. 课程教学大纲;3.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情;3. 2教学方法手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 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课堂与 实训室(场)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合 一原则;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积极开 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丁艺、虚拟实验、虚拟社 会、虚拟项1=1等;根据课稈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考核方式灵活、恰当1. 课稈教学设计;2. 教学方法、手段;3. 考试考核改革情况;4. 授课场所与环境、设备.3. 3主讲教 师基础性课稈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 主;实践性课稈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 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
1. 基础性课程授课教师配-2. 实践性课稈授课教师配・3.4教学资 料多数课程选用近-年出版的高职教冇教材;优先选 用优秀新版高职教疔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实训 教材逐年增加;教辅资料充足,手段先进1.选川近三年出版的高职咅 况;2・教师自编教材(含主编.3. 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7 称、样本;4. 学校馆藏图书资料;5. 校园网建设及校园网用-4.实践教 学4.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覆盖率高;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建立了顶岗实习运行机制1. 乞专业主要顶岗实习单彳 习人数及所占比例;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及记;4. 2实践教学课程 体系设计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 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 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参与教 学方案设计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 专业课稈设置及知识整,3•行业、金业参与教学方:4. 3教学管 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完善; 安排有专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政治员1.实训、实验、实习等实I 2・实习、实训、实验环节匚3. 实训、实验、实习等实足 学管理人员配备、专兼职捷4. 各专业的实践训练大纲、5. 学生实验报告、实习报,6.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围绕Q 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相咲4. 4实践教 学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计 划的安扌非,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行业、企业参与实践 教学条件建设。
1. 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2. 校外实习基地情况;3. 实践教学经费支出情况;4・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 估要素合格说明重代5.向学校提供捐赠或准捐! 价值、用途4. 5双证书获取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各专业进行职业资格之 或鉴定的人数、毕业生获勒5.特色 专业建设5. 1特色专业设置符合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 方案体现工学结合,课稈体系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 业性;专业与课稈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有 所创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和双师 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明显;教学效果好,毕业生就 业质景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成效明显1.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2.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3. 专业面向的岗位(群)4.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稈体〕5. 产学结合、校金合作;6. 师资队伍建设;7. 实验、实训条件;;8. 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9.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10. 教学管理、质景监控占11.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12. 学生就业;13. 社会服务6.教学管 理6. 1管理规 范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执行有力,教学运行平 稳有序;管理手段比较先讲,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高,服 务效果好。
1. 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情;2. 教学管理手段与方法;3. 教研室建设与教研活动:4. 教师、学生、管理干部、 评价与执行情况;5. 教学事故及处理;6.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配备,6. 2学生管 理制度健全,管理有效,校园文化良好;管理队伍结 构合理、综合素质高、服务效果好1. 学生工作制度与实施情;2. 教师、学生、管理干部、 评价与执行情况;3. 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基才:4. 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5. 学生素质教育开展情况6. 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劳6. 3质量监 控有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多元化质量监 控机制,运行效果良好1. 质量标准及实施情况;2. 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3.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4・专职督导人员基木情况7.社会评 价7.1生源第一志愿上线率高,新生报到率高1. 近二年计划招生数、实12. 近二年招生第一志愿上纟3. 近二年招生录取分数线7. 2就业就业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质量较好1. 木学年毕业生总数、9/2. 上学年毕业生总数、12 省内同类院校中的就业率刑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合格说明重代3. 近两届各专业毕业生就]4. 改善就业指导与服务、:7.3社会 服务多数专业开展了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培训有一定规 模;积极承扌II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项 学校有较好声誉、社会回报高。
1.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12 •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3.为同类院校提供服务的,4 •行业、企业对学校的各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