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精要.doc
31页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精要第一篇 绪论一、 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的特征: P21. 概念: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也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2. 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P2管理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P4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同管理者的任务) 职能:计划、组织,人员的配备、指导也领导、控制管理层次:三个层次:基层主管人员,中层主管人员,上层主管人员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二、 企业(组织)有哪些内外部环境因素?P3内部因素:人、物、信息、机构、目的外部因素: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及国家法律,规章、条例;社会文化一般来说,内部要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外部要素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三、 管理的两重性含义是什么?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这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能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生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四、 什么是管理学?有何特点? P91.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 特点:(1)一般性( 2)多样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五、学习管理学有何意义?P11~14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的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是未来的需要六、 什么是系统?有何特点? P15 有哪些系统的观点: P15~16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性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整体性、目体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赖性控制性系统的观点:( 1)整体性观点(2)开放性观点也封闭性观点( 3)封闭则有之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 )保持体内的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的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一、威尼斯兵工厂实践的管理要点是什么?P22~251、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设有一位正厂长和副厂长,威尼斯元老院除了有时直接过问兵工厂的事务外,还派一位特派员作为与兵工厂的联系者。
正副厂长和特派员主要从事财务管理采购也职能体现了相互制约和平衡原则2、部件储蓄3、装配线生产4、部件标准化5、会计控制6 、存货控制7 、成本控制8 、人事管理二、与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是什么?1、群众认可 2 、内聚力 3 、领导方法 4 、生存意识三泰普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有哪些? P36~38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 要使工作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 工人和雇主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方法7、 实行职能工长制8、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三、 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P50~511、 职工是“社会人”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 存在着霍桑效应,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导致较佳的业绩四、 行为科学理论包括那些内容? P51行为科学理论可分外三个层次: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为理论1、 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
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2、 有关团体行为的理论:主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领导理论文包括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展望一、现代管理丛林有哪些学派?各有何观点?P56~621、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 2 )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2、 会工作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是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的合作系统3、经验或案例学派: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经验研究管理学问题4、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5、-- 群体行为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 X 研究三列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的研究7、决策理论学派:观点:由于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而管理人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应该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
8、沟通信息中心派: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形成管理理论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在研究和决策管理问题时,要着重强调分理性、定量分析,准确衡量10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椐企业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通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二、 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6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管理为科学技术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管理水平是与科学水平相适应的三、 管理的社会责任: P64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一、 什么是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有何特征?有何特征?有何意义?P70~72计划工作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以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未来一定时间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有四个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和经济性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其核心是决策,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二、 计划的类型P741、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 1 )目的或任务(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 5)程序 ( 6)规则 (7)规划 ( 8)预算2、 按企业的职能分类: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
3.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4.按设计的内容分类:专项计划5.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三 .按表现形式分类的各种计划的相互关系:按表现形式划分的计划包括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目的或任务是社会赋予他们的基本职能,目标是在目的或任务的指导下, 整个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战略是一个组织为全体实现目标而对主攻方面以及资源进行布置的总纲,政策是决策时评价方案的指南,程序详细地说明完成某种活动的准确方式,程序是为确保政策的落实而制订的,一系列规则的和构成程序,规划是为实现既定方针所必须是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及其它要素的复合体预算是数字化计划,是使组织的各级计划协调统一的重要手段四 .计划工作有哪些步骤:估量机会、确定目标、考虑计划工作的前提、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制定辅助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第五章:计划工作的原理及目标管理一 . 计划工作有哪些基本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计划工作原理是应用1. 限定因素原理: 是指在计划工作中, 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丢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2. 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新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3. 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越小 (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留有余地) 4. 改变航道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 主管人员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 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二.什么是目标管理?其过程和优缺点是什么?1.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要达到的总目标, 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门主管人员以至于两个职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是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2. 目标管理的过程 1 ) .要求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 .组织实施( 3) .检查结果( 4) .新的循环3. 目标管理的优点缺点( 1).优点 a.有助于提高主管水平、 限有利用于各方面的管理 b.有利于暴露组织机构中的缺点 c. 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创建性和责任心 d.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 2)缺点: a 目标管理理论还没有得到增及宣传。
b. 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 c. 目标一般是短期的,造成与长远目标脱节 d.不灵活目标管理的关键: P95三.目标有何性质: P861.目标是层次,分等级的 2.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要构成一个网络 3.目标的多样性 4.主要目标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