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HB****T
  • 文档编号:279360779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1.1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师:马文武【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4 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预设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呈现: 4: 5 和 8: 10 (1)认识吗?叫什么?(2)正确吗?为什么?( 4: 5=0.8,8: 10=0.8,所以 4: 5=8: 10)(3)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4:5=8:1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4、5、8、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 4 和 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 和 8”叫做比例的內项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1)1.4 :=: 5 (2) = 【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猜数(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 和 24,2 和 12,)(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3)还有不同答案吗?(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2、猜想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3、验证(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示范: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组成比例;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1)前后 4 个同学为一个小组;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4、归纳(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 ,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內项的积?(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5、完善(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 ,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ad=bc 或 bc=ad)(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 ,可以吗? 3:0=4:0 呢?(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设计意图 : 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示范: 6: 3 和 8: 5 (1)1.2 :和: 5 (2):和:(3)和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再肯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和: 5 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六(3)班智聪同学根据“ 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3、如果 a2b4,则 a: b(): ();如果 a: b4: 2,则 a4,b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那么 a、b 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4、猜猜我是谁? 6: ()=5: 4延伸:如果把“()”改为“ 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五、板书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