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信用学冲刺.doc
13页第一节 信用的概念信用的定义 借贷活动,以归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互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的条件下,债权人已有条件让渡形式贷出货币或赊销商品,债务人则按商定的日期归还借贷或归还货款,并支付利息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要素授信、受信、信用额度、付款期限、信用工具和风险等权利和义务:指经济交易行为双方当事人,其中转移资产或服务的一方为授信人,接受的一方为受信人被交易对象:重要指授信方的资产,可以以货币或商品的形式存在时间间隔:是与其她交易行为的最大区别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非金融部门信用公共部门信用私人部门信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M2M1M0非金融公司信用个人信用第一章 信用概述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构造和计量按国际惯例,信用可分为金融部门的信用与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其中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又可分为公共部门的信用与非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信用,非公共部门的信用又分为公司信用与个人信用信用规模层次构造现代信用的构造和计量 (一)总信用规模(二)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三)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四)非金融公司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第一层次总信用规模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可以计量的一国或地区的所有信用交易。
总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公司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 =(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应付帐款)+(钞票+存款+金融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公司应付账款+银行贷款)+消费贷款第二层次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金融部门负债 =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 =通货+公司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讨论:如何理解金融部门信用规模的变化在总信用规模中被双倍反映?第二层次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 =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公司部门负债+居民负债讨论:银行贷款或存款应当属于哪一层次的信用?第三层次公共部门的信用=政府信用 =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 =债券+应付账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公司信用+个人信用讨论:哪一种是内生的,哪一种是外生的?第四层次非金融公司信用=非金融公司部门负债 =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个人信用=居民负债 =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国内信用规模构造比较和分析信用总规模过低,占GDP比重298%,非金融信用总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43%美国分别为348%和276%),但增长速度和态势较好。
信用规模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全国信用规模与GDP的比值为3比1,已逼近美国的3.48比1 信用构造不合理全国净信用规模(非金融部门的所有信用交易)的85%集中在银行,美国为25%银行信用和公司信用规模大但内部构造不合理消费信用规模小(美国57%,1997),单一的有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但增势和前景较好银行信用工具重要以抵押贷款为主,信用工具单一,重要投向公司而美国有债券、票据、股票和基金等更为多样化的信用工具,美国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各占50%左右公司信用规模大占GDP 比率,1995年前高于美国,目前持平公司信用构造中银行贷款超过80%,公司债券规模小,应付账款增速快,但应收账款回收期是国际的2倍消费信用集中于银行的消费信贷国外更加多样化资我市场信用构造资我市场信用总体规模较低,但增长迅速国内资我市场信用规模1998年仅为占GDP比例在18%,目前大概50-80%,美国为361%从构造看,国内政府债券比例过高,公司债券过低1998年54.66%;金融债券36.05%;股票4.53%,公司债券4.76%美国底分别是:25.93%;6.34%;47.62%;7.65%第五节 现代信用的新特性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信用非中介限度提高宏观信用活动发生方向性变化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四、中美公司的信用状况比较平均坏账率达5%到10%,美国公司则为0.25%到0.5%,相差10倍到20倍;中国公司逾期账款时间平均为90多天,美国公司只有7天;中国公司每年的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的14%,美国公司只有2%到3%;中国公司的赊销比例为20%,美国公司则高达90%。
这四大现象暴露出我们公司信用管理单薄第三节 公司全程信用管理一、公司全程信用管理的内涵“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信用管理职能部门设立事前管理:资信调查和客户的档案管理事中管理:客户授信过程中的决策和债权保障事后管理:应收帐款管理和商帐追收“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五、国内银行信用的重要特点和现状银行信用是国内信用活动的重要形式,75-85%的非金融部门信用是与银行进行的(美国25%) 银行信用活动不平衡,信用工具分布不合理贷款投向过于集中,信用风险突出国有大中型公司贷款占70%中小公司融资难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指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独占鳌头资本充足率所有达标银行大案要案频出,金融风险凸现二、国内银行的重要信用风险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风险公司信用缺失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中小公司)金融市场的欠发达导致银行信用风险集中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信用风险 1、管理机构 2、管理人员 3、管理手段第四节 银行信用管理措施的发展一、古典信用分析措施 一、古典信用分析措施 (一)专家制度(通过长期训练、经验丰富的信贷人员) 1、“六C”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钞票(cash)、抵押品(co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和控制(control)Continuity,cash flow isking2、LAPP模型流动性(Liquidity):是指客户的资产变为钞票归还负债的能力大小。
活动性(Activity):是指客户应付市场的能力,涉及客户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占有的市场份额、科技开发能力、筹资能力等 赚钱性(Profitability):是指客户从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获得利润的能力 潜力(Potentiality):是指客户将来的发展前景,考察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等 5p:管理者(people)/借款目的(Purpose)/偿债能力(Payment)/还款保障(Protection)/前景展望(Perspective)5w:WHO/WHY/WHAT/WHEN/HOWCAMPARI:Character/Ability/Margin/Purpose/Amount/Repayment/Insurance对比分析因素分析二、Z评分模型和ZETA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一种多变量的辨别模型,是根据数理记录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记录分析,选择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种能最大限度地辨别贷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 Z评分模型建立环节 第二代模型信用评分模型-ZETA模型 Z值分析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一般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和÷负债帐面价值总和)×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Z<=2.267,公司易于破产,Z>2.675,不会破产。
但在1.81和2.99之间会产生错误ZETA模型Altman(1977)对z模型进行了扩展:ZETA=aX1+bX2+cX3+dX4+eX5+fX6+gX7 其中系数a、b、c、d、e、f、g没有公开指标分别代表资产报酬率、收入的稳定性、利息保障倍数、赚钱累积、流动比率、资本化率、规模等二、现代信用分析模型KMV公司的信用检测模型(Credit Monitor Model) 为了通过解决上市借款公司股东归还贷款的动力问题来解决银行贷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两个关系:公司股东市值与它的资产市值之间的构造性关系公司资产市值波动限度和公司股东市值的变动限度之间的关系 求出借款公司的资产市值P以及它的变动限度σ 算出借款公司的预期违约频率(EDF) KMV模型建立在现代公司理财理论和期权理论基本之上,可对所有公开上市的公司进行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和分析 二、现代信用分析模型Credit Metrics 模型(J.P.摩根) 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券这样的非交易性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 运用(1 )借款人的信用级别;(2 )下一年度里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3 )违约贷款的回收率;(4 )根据贷款(或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和收益率就也许为任何非交易性贷款(或债券)计算出一组假想的P 和σ 计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受险价值VAR 值 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其她重要模型神经元网络辨认模型:根据真实人脑神经网络的构造和功能,通过某种理论抽象、简化和模拟而构成的一种信息解决系统,是由大量神经元通过极其丰富和完善的连接而构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
VAR模型:即风险价值模型,是指在将来给定的的一段时间内(1天、14天、1月、1年),在给定的发生概率(95%、99%)条件下,投资的最大也许损失价值如计算出银行贷款6000万元的VAR值是500万元(95%,1年),是指该组贷款在95%概率下,1年内其潜在损失最大为500万元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其她重要模型J.P摩根的信贷矩阵法 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本,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贷款同步转变为坏账的概率香港特区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CAMEL模型 在引入信用、利率、管理、流动性、操作、法律、商誉、战略等8个银行内在风险基本因素基本上,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进行通盘管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风险度模型风险度是指风险的限度,是贷款风险的量化指标,反映贷款本息的损失限度贷款风险度=信用级别风险系数*担保方式风险系数*状态系数*期限系数信用级别风险系数贷款担保方式风险系数贷款形态风险系数信用级别风险系数表贷款担保方式风险系数表贷款形态风险系数表地方债(亿)发亿特别国债 1998年2700亿特别国债1.55万亿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将向央行发行并置换出相应外汇储藏,然后央行用特别国债取代原有市场公开操纵工具,逐渐回收流动性。
特别国债等于替代了央票发行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六、消费信贷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3、提高竞争力六、外国消费信贷发展状况——以美国(最早)为例 19:浮现了汽车消费信贷 19:提出消费信贷概念,颁布消费信贷法律 代迅速发展 50年代的间:美国消费信贷总额增长了291%达到451亿 以来,消费支出对经济的奉献率达到85%到一季度,全美7598家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45万亿美元,占美国银行各类贷款余额的50% 平均每个家庭信用卡13张,透支额度达9205美元 美国消费对经济起到极大拉动作用,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5%七、国内消费信贷发展状况:起步晚、发展较快 1997年:国家宣布进入买方市场 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个人住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