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史.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4150138
  • 上传时间:2023-1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史书是什么?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是人类智慧、意志、理想的最佳体现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而装帧艺术则是这个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的设计,是人类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天头地脚、行栏牌界、版式、字体等等,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来到,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些物质条件近乎于持一种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精神性的享受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也只有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人类的信息传播从以语言和烽火的方式作为第一期开始,便逐步进入了第二期的文字和纸的发明;第三期的印刷和出版;第四期的有线与无线以及电报的发明应用;直至第五期的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利用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四期与第五期的过渡在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之外,还有以视、听两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称之为多媒体光盘的新型书籍,等等。

      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现代书籍装帧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书籍装帧的艺术特性要看到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新时期对设计师、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又要努力学习与装帧艺术关联的科学技术知识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才能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装帧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位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纵观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装帧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因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世界装帧艺术经历了一个“原始一古代f现代的发展过程原始时期从甲骨刻字,到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之前的原始装帧艺术在形式上都是取材于自然界的现成物质材料,如在石头、甲壳、兽骨、金属、陶瓷、砖瓦上刻写文字,成为当时的“书籍”在国外有莎草纸书、蜡版书、泥版书、手抄书、羊皮纸书,迄今出土较早的约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古埃及抄写在莎草纸上的典籍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帕加马城开始制作的羊皮纸,在传入欧洲后,得到大量推广,成为华丽的羊皮纸书。

      在中国出现了简策、帛书等装帧形态在西方,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张、印刷术以后,便进入了古代时期到现代时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书籍装帧形式,有哥特式宗教手抄本书籍、谷腾堡的平装本、袖珍本以及王室特装书籍,接近现代的精装本形式是在16世纪的欧洲出现的19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出现了以莫里斯、格罗佩斯为代表的最初现代设计端倪的书籍装帧设计在我国古代,书籍装帧经历了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只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才有了现代装帧艺术形式的书籍书的结构和形态的演变,展示着人类智慧的足迹今天,现代印刷装订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它促使书籍装帧设计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探讨与研究我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对我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装帧设计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传统的书卷美与现代书籍相融合的方法,是倡导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之所在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有以下几大类:1.编简竹木简的装帧形式古人书写于竹木简,以篇为单位,写完一篇,以绳作结编简成策,第一策必定要标写这一策书的篇名编简成策之后,以尾简为轴心,朝前卷起,装入帙内,以便收藏2.卷子装又称卷轴装编简、帛书的古书装帧形式。

      纸书盛行后,也效法帛书,装帧亦是将写好的长条纸书,形成卷子形式,故称卷子装流行于隋、唐时期现在中国画的装裱也用这种卷轴形式来保存作品3.旋风装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装帧形式是以一幅比书页略宽略厚的长条纸作底,把书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它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形,又解决了翻检时的不方便4.经折装又称折子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装帧的形式是依一定的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前、后粘裱厚纸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克服了卷子装的卷舒不便的问题5.蝴蝶装适用于雕版印书的特点而创造了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以版口一方为准,逐叶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宋元时期盛行此装帧形式因蝴蝶装的书页是单页,翻阅时,易产生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的现象,阅读不方便是蝴蝶装的缺点6.包背装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书页左右两边朝向书脊订口处,集数页为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外粘裱一张比书页略宽略硬的纸作为封面、封底此装帧形式缘自包裹书背,所以称其为包背装。

      包背装的书籍出现在南宋后期元、明、清也多用此形式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7.线装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书页正折,版心外向,封面、封底各一张,与书背戳齐,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线装书的封面及封底多用瓷青纸、粟壳色纸或织物等材料封面左边有白色签条,上题有书名并加盖朱红印章,右边订口处以清水丝线缝缀版面天头大于地脚两倍,并分行、界、栏、牌行分单双,界为文字分行,栏即有黑红之分的乌丝栏及朱丝栏,牌为记刊行人及年月地址等,并且大多书籍配有插画,版式有双页插图、单页插图、左图右文、上图下文或文图互插等形式我国古籍书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是我国线装书的特征字体有颜、柳、欧、赵诸家,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尤其是受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钱君掏等等一大批著名装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局文革”期间,书籍装帧艺术遭到了劫难,“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