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G901-1现浇混凝土框架PPT培训课件.ppt

109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188895136
  • 上传时间:2021-08-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98MB
  • / 1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 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 (12G901-13) 主讲人: *1 建筑标准设计在我国工程 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 推动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 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 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指导施工人员按图施工 *2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程序 提出立项报告 标准院技委会初审 报建设部立项 专家委员会年会审查 确定编制大纲 编制技术条件 专家审查 编制送审图 专家审查 标准院审查 报住建部批准 编制送印图出版发行 (很多项目还有一些补充环节) *3 2.标准图集编号规则 图集编号由年代号、专业代号、类别、顺序号、 分册号组成 1)标准图 例如:12G9011 12 G9011 批准年份 专业代号 类别 顺序号 分册号 3.结构专业类别号 1类-制图规则、2类-构筑物、3类-混凝土构件、 4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5类-钢结构、钢与混凝土 组合结构、6类-砌体结构、8类-建筑场地、地基基础 、9类-建筑施工 *4 2)试用图例如 11SG814 11 S G 814 批准年份 试用图代号 专业代号类别 顺序号 4.专业代号 建筑J、结构G、给水排水S、暖通空调K、动力R 弱电X 、人防F、城市道路MR、市政给排水MS *5 5.废止标准图集 由于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 法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不断 更新,部分标准设计技术陈旧已不适应需 要,选用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时应注意最新 的年代号,及废止图集的通知。

      *6 讲座说明 12G901图集修编后共分三册 一、 住建部建质2012134号通知,2012年11月1 日起实施12G901系列图集; 二、原06G901-1、 09G901-25同时废止; 三、钢筋的排布规则及构造作法的修订,是根据现 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定编制的; 四、是对现行11G101、11G329系列图集构造内 容在施工钢筋排布构造的深化; 五、本钢筋的排布及构造作法仅适用于现浇混凝土 结构体系 *7 适用范围 1. 非抗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9 的民用建筑和一 般工业建筑; 2. 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部分框 支剪力墙、筒体等结构的梁、柱、墙、板等; 3. 非抗震设计现浇板柱-框架(无梁楼盖)结构体系 中的柱、梁、板; 4. 非抗震及抗震68板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 的柱、梁、板; 5. 楼梯:现浇板式楼梯(固定支座及下端滑动支座) 6. 基础:扩展接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 础、桩、桩承台 *8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 一、一般构造要求 二、框架结构 三、剪力墙结构(含框架-剪力墙) 四、普通楼板 五、板柱体系楼板 六、板式楼梯 七、基础 *9 一、一般构造要求 *10 一)保护层厚度 1.系指最外层钢筋(箍筋、分布钢筋、构造钢筋)外 边缘距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距离; 2.保护层厚度概念的变化; *11 3.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1)影响保护层厚度的因素:环境类别、构件种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厚度增加5mm;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增大1.4倍; 4)有垫层的基础底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不宜做无混凝土垫层的基础; 5)桩承台、承台梁下部保护层厚度50100mm; 6)受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12 4.柱、梁和墙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 应采取有效防裂措施,如设置防裂钢筋网片,并 采取有效的定位和绝缘措施; 防裂网片的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25mm; 5.注意应满足相应防火等级 的最小厚度要求 *13 6.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1)系指结构表面所处在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室内潮湿环境系指构件表面长期处于结露或湿润状 态 7.保护层厚度不再是强制性条文 *14 8.耐久性要求 对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50年) 1)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内因是混凝土材料 抵抗性能退化的能力;从建筑材料的角度控制混 凝土的质量,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2)控制混凝土水胶比、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和含 碱量的要求;不再限制最小水泥用量; 3)一类环境房屋混凝土结构不考虑碱骨料问题 (寒冷、严寒地区二b、三a采用引气剂可用括号内数值) *15 二)纵向钢筋间距 1.梁纵向钢筋间距(净距) 1)上部不应小于30mm和1.5d,下部不应小于25mm 和1.0d; 2)腹板高度450mm,两侧腹板高度不同时按较低 计,设置腰筋且间距200mm; 3)抗扭腰筋(N)沿梁周边均匀排布。

      *16 2.柱纵向钢筋间距(净距) 1)一般柱:净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大于300mm; 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不应大于 200mm; 2)框支柱:间距不应小于80mm,且抗震设计时不宜 大于200mm,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250mm *17 3.剪力墙分布钢筋间距(竖向、水平) 1)一般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2)抗震设计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分布钢筋间 距不应大于200mm(强条); 3)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 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及端山墙均不应大于 200mm *18 三)受拉钢筋锚固 1.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锚固长度: 1)基本锚固长度 fy-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高于C60时,按C60取值 d- 锚固钢筋的直径 a- 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锚固钢筋外形系数 注: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等级所指的部位 *19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lab 光面受拉钢筋端部做180弯钩,弯弧内直径不 小于2.5d,直线段不小于3d(受压钢筋不做弯钩) 锚固区保护层厚度5d时,配置横向构造钢筋, 直径不应小于d/4(直径较大值) 间距:梁、柱、斜撑不应大于5d; 板、墙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100mm; d为较小钢筋直径。

      *20 2)受拉钢筋锚固长度(非抗震la、抗震laE)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可以连乘,但应 0.6lab且 不应小于200mm; 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E :一、二级取1.15; 三级取1.05;四级取1.0 *21 钢筋的锚固长度la,在基本锚固长度lab基础上乘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得到的数值; 修正系数a根据锚固条件取用,且可连乘以减小锚 固长度; 带肋钢筋直径大于25加长是考虑钢筋相对肋高减 小,对锚固作用降低的影响; 环氧涂膜的钢筋表面光滑,对锚固不利的影响; 受施工扰动,指滑模施工,其他施工期间依托钢 筋承载的情况,对锚固不利的影响; 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时,握裹作用加强,锚 固长度可以减短,是根据工程实践确定的系数; *22 3)受拉钢筋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bE labE = aElab 基本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E与抗震等级有关; 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aE :一、二级取1.15; 三级取1.05;四级取1.0; 框架梁、柱节点,梁纵向钢筋锚固要求另有具体规定 *23 上部纵向钢筋弯折锚固水平段长度不够 *24 梁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水平段不足 *25 四)纵向钢筋末端弯钩与机械锚固 1.机械锚固是减小锚固长度的有效方式,钢筋端部 的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加大锚固承载能力; 2.锚头保证了机械锚固不会发生锚固破坏,而一定 的锚固长度则起到了控制滑移,不发生较大裂缝 和变形; 3.机械锚固和弯钩锚固的长度,包括锚头或弯弧在 内的投影长度取0.6lab; 4.机械锚固和弯钩锚固应符合一定的形式及技术要 求。

      *26 5.锚固形式及技术要求 1)90弯钩锚固 末端90弯钩,弯钩内径4d,弯钩后直线长度12d; 2)135弯钩锚固 末端135弯钩,弯钩内径4d,弯钩后直线长度5d; *27 3)一侧贴焊锚筋 末端一侧贴焊长 5d 同直径钢筋; 4)两侧贴焊锚筋 末端两侧贴焊长 3d 同直径钢筋; 5) 焊端锚板 末端与厚度 d 的锚板穿孔塞焊; 6)螺栓锚头 末端旋入螺栓锚头 *28 6.纵向钢筋末端弯钩与机械锚固应注意: 1)焊缝和螺纹长度应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螺栓锚 头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 2)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净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 固钢筋截面积的4倍; 3)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钢筋净距不宜小于4d, 否则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 4)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排布方向宜 向截面内侧偏置; 5)受压钢筋不应采用端部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 锚固形式; 6)弯钩后的直线段与弯钩后的投影长度的不同 *29 五)受力钢筋的连接 1.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 2.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对其传力性能的削弱, 因为通过接头的传力性能(强度、变形、恢复力 等)均不如整根钢筋好; 3. 钢筋连接的基本原则为: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 较小处; 4.抗震设防限制 同一根受力钢筋接头数量;避开结 构关键受力部位,如柱端、梁端箍筋加密区等; 5. 在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钢筋不宜 设置连接接头; 6.钢筋连接点末端距弯折点,不应小于10d。

      *30 柱纵向受力钢筋在节点区搭接 *31 *32 6.绑扎搭接连接 1)受拉钢筋的搭接区段 (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 倍 搭接长度; (2)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 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33 2)绑扎搭接连接长度ll、llE 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1)同一连接区段内按截面面积的比值计算; (2)搭接钢筋直径不同时,按较细的计算; (3)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4)抗震构件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5)梁、柱类构件搭接连接区段应箍筋加密处理; (6)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和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不得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7)受拉钢筋不宜大于25mm,受压不宜大于28mm *34 3)绑扎搭接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规定 1)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在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百分率时: (1)梁类构件不宜大于50%; (2)板、墙、柱及预制构件拼接处可适当放宽 4)并筋(钢筋束)按单根钢筋错开搭接,按同一 区段内单根钢筋计算,搭接长度应按单根钢筋分 别计算(分散、错开有利于均匀传力); 5)纵向受压钢筋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受拉钢筋的70% 且不应小于200mm(受压钢筋的判断)。

      *35 7.机械连接 1)接头宜错开,并避开受力较大的部位(传力的重 要性); 2)连接区段长度为套筒中心距35d(按较小直径, 不再要求500mm); 3)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 大于50%;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拼接处可适当 放宽; 4)纵向受压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受限制; 5)套筒保护层厚度也应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 且不得小于15mm,横向净距不应小于25mm; 6)套筒处箍筋置于套筒两侧并适当减小箍筋间距; 7)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接头不应大于50% *36 8)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 级 接头的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拉断 强度,或者不小于1.10倍钢筋极限强度标准值; 级 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极限抗拉 强度标准值; 级 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 标准值1.25倍; 接头连接件的要求: 其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 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的1.10倍 *37 8.焊接连接 1)接头应错开,并避开受力较大的部位(传力的重 要性); 2)连接区段长度为35d及500mm较大值 (不同直径 焊接,按较小直径计); 3)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 大于50%;对预制构件拼接处可适当放宽; 4)纵向受压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受限制; 5)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以及直径大于 28mm 普通热 轧带肋钢筋,其焊接应经试验确定(细晶粒热轧带 肋钢筋可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