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含答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izhe****0920
  • 文档编号:34884269
  • 上传时间:2018-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 能力 【学习目标】 1、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预习自学】 基础知识梳理 (一)曲折:“文革”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 “ ”倾错误 指导思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根本原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 义,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用阶 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 错误;(4) 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2、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 (1)严重践踏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 残酷的迫害,出现党史上最大冤案(国家主席 被迫害至死) ; 出现造反派全面 ,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遭到严重 破坏,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不能保障 (2)严重践踏民主法制 宪法、法律名存实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遭到了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 断了。

      3、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依法治国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 拜 (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 (二)发展: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后 1、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目的: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现代化建设 (2)条件 ①必要性:“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可能性:1978 年 全会,提出十六字法制 问 题 导 引 1. 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的法律制 度建设取得哪些 成就?2.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民主制度 建设取得哪些重 要成就?建设方针(“ 、 、 、 ” ) (3)措施:20 世纪 80 年代,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 ;加紧全面 工 作( 年修订宪法) (4)结果及意义: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 ,为 奠定了 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1982 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 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 年通过了《 》明确 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 、和 的原则 (4)加强 制度建设 1998 年通过了《 》 )进 一步加强和扩大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 法 【重点难点解释】 1. 什么是“修正主义”? 指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 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 19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 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E.伯恩斯坦当时,马克思主义已在国际工 人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伯恩斯坦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进行修正,否定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普遍真理,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 专政的区别,是相当完整的资产阶级的观点体系,故名修正主义或伯恩斯坦主义。

      2.如何理解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的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 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 “文革”使公民的权利、国家法律尊严遭到肆意的践踏党和人民由此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认识到要想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的迅速开展,要求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社会主义 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也促使十一届三中全会法律制度的建设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特别提示:“文革”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革命、建设道路 含 义 无产阶级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革 命 道 路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道路 1.新民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 会 传统社会主义 政治:无产阶级专 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主 义 建 设 道 路 经济:公有制、计 划经济、按劳分配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中国、西方政治制度区别及其原因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和政体) 西方议会制(代议制,含君主立宪、共和政 体和三权分立、议会内阁制度) 地方管理 村民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联邦制或地方自治 政党制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制 区 别 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分权与制衡 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文化较为充分的发展 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自由企业制度(私有制、市场经济) 原 因 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限时自测】选择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决策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 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 、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2.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 用”包括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确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3.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我国人口特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个人大代表的名额, 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 项目 时间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人均收入 1965年 2400万元 5亿元 1995年 5.35亿元 23.3亿元 817元 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 策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③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④西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文革”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B.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 C.把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D.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7、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8、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

      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 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 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 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不能表明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9、“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 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 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 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