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举措.docx
9页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举措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举措 一、试卷题型及分数 XX 年长沙市中考物理试题是理科综合试卷的一部分,题型及分数如下: 1、 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2、 填空题:共 5 题,11 空,每空 2 分,共 22 分3、 实验探究题:共 4 题,共 33 分4、 阅读与计算题:共 3 题,共 20 分总计 25 个试题,共 90 分 二、题型及特点 1、紧密联系生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置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现了新课程下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如: 13 题:考察分子运动的特点 (11·长沙)13.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分24 题:考察液化的概念 (11·长沙)2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射核泄漏事件后,湖南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日本捐赠一台 62米混凝土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这台 62米泵车在给高温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时,机组上空腾起白雾。
关于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由于海水的升华形成的 B.白雾是由于海水遇冷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c.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D.白雾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2、实验探究题 注重考察基本物理量的测量,物理规律的探究,如: 31 题:测量物质的质量与密度 (11·长沙)31.我市望城县丁字湾盛产麻石,小丽从加工厂取一小块样品带回学校测量其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所测样品的质量是_______g (2)将样品放入装有 60cm3 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麻石样品是密度是_______g/cm3 33 题: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1·长沙)33.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 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 B‘对泡沫的压力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和_______共同决定的36 题:测量电阻 (11·长沙)36.小华同学用下列器材做“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该实验的电路连接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置于______端 (3)开关闭合后,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灯泡总是不亮且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如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不可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 (答一种情况即可) (4)故障排除后,小华将实验数据在坐标上描点连线成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3、简答题及计算题 紧密联系生活,将题目置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强调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 38 题:饮水机的电路工作原理及不同状态的有关计算11·长沙)38.下表为某饮水机铭牌的部分参数,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 S 闭合,S1 断开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当 S、S1 同时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求:[c 水=4.2×l03j/kg·℃] (1)饮水机保温状态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饮水机保温 50min 消耗的电能 (3)若不计热损耗,该饮水机将 2L 的水从 30℃加热至 98℃,需要多长时间? 37 题: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 (11·长沙)3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在长沙湘江风光带等街道,矗立着一排排崭新的路灯。
与众不同的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风扇在风中不停的转动,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把它称为“风光互补路灯” 这是长沙目前唯一不用消耗市电的绿色照明路灯工程它不需开挖路面埋管铺设输电线路,无风有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风无光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二者皆备时同时发电,并可日夜蓄能以一杆传统路灯和该新颖路灯对比, “风光互补路灯”10 年大约可省电 10768 度,节约标准煤 4308kg,减少排放碳粉尘 2929kg问: (1)小风扇的作用是什么?(2)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3)这种风光互补路灯的优点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三、难题及分析解答 该套题最难的试题应该是最后一个选择题:第 27 题 (11·长沙)27.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81g 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72g 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 ρ 酒精=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 .0×103kg/m3B.漂浮 0.92×103kg/m3c.下沉 .2×103kg/m3D.漂浮 0.90×103kg/m3分析:该题是浮力知识试题,将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浮沉的判断结合在一起,并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的状态不同,就这一点加大了解题的难度。
解答思路: 1、 从题目的已知信息: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 72g 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 2、联系已学的信息 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知,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一个大,一个小,那么可以确定在受到浮力小的那个液体,即酒精中物体肯定是下沉的状态,因为如果在受到浮力小的液体里面能够悬浮或漂浮,那么受到浮力大的肯定在静止时也是漂浮,这样受到的浮力就会相等,但是实际并不一样,这样可以确定一定是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肯定受到浮力小的一定是处于下沉状态 3、计算 在酒精中:F 浮酒=G 排酒=m 酒 g F 浮酒=p 酒 gV 排可以求出:V 排=90 毫升此时下沉:V 排=V 物在水中:算出最大的浮力:即 V 排=V 物时 F 浮水=p 水 gV 排这个数值大于 81 克水的重量,所以最后物体会漂浮.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水=p 水 gV 排求出此时的 V 排=81 毫升四、教学举措 根据中考题型的特点,在教学及中考复习中,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多提出生活的最常见的事情,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得到结论。
2、 注重实验与实验探究的教学在初三的中考复习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 flash 文件将实验与实验探究的过程多次播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便于记忆与理解! 3、 做一些专题讲座如: 1) 、浮力的计算: 同一物体不同液体中的浮力计算与状态的判断; 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里面的浮力大小判断 2) 、短路的分类及短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饭煲饮水机 3) 、串并联电路的转换与计算 4) 、电路中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计算 4、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始终要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培养人的高级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