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11420920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作者: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注释: 1、元龙臭味:陈登,字元龙《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2、孟公瓜葛:陈遵,字孟公。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3、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4、汗血盐车:汗血,汗血马《汉书武帝纪》应劭说:大宛归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骏马拉运盐的车子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5、骏骨句:典出《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战国时,燕昭王要招揽贤才,郭隗喻以千金买骏骨的故事后因以买骏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购千里马骨以求贤的故事,喻招揽人才 6、我最怜君中宵舞句,《晋书祖邈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7、补天裂:女娲氏补天《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 赏析: 本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该词即是如此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着名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当时,词人正落职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着》)词人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 周济还指出:北宋词多就景叙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介存斋论词杂着》)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即事叙景是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这首词的上阕,便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在追忆鹅湖之会高歌豪饮时,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为一名忠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笔作词,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制,不免直泻笔端老大那堪说直写心怀,感情极为沉郁。

      那堪二字,力重千钧,义蕴极为丰富当此之时,英雄坐老,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说的!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以收复中原为已任的志士们,胸中的烈焰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两句,抒发了作者的壮怀,并且与陈亮的同志之情拍合元龙、孟公,皆姓陈,又都是豪士,以比陈亮:臭味谓气味相投,瓜葛谓关系相连作者与陈亮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因而引以为快事不久前,两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辛》祭陈同父文《)这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会,故在此词中津津乐道: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词人时在病中,一见好友到来,立即与之高歌痛饮,彻夜纵谈 他们志在恢复中原,心无俗念,视富贵轻如毛发,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钧讨论世事时硬语盘空(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足见议论有力这几句是他们交谈时情景的实录因为写在词里,故顺笔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写积雪惊堕,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孤月窥窗,衬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竟惊散了楼头积雪这种夸张的描写,把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充分表现出来。

      着一惊字,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然而,当时只有清冷的明月与两人相伴,论说国家大事的盘空硬语又有谁来倾听呢?在这里,抗战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孤月窥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形象地写出了在苟安妥协空气笼罩南宋朝堂的情势下,个别上层抗战志士孤雁难飞的艰危处境这样把写景与叙事胶着一体,更能充分抒发出翻卷于词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虽已很深,但他们仍重进酒,换鸣瑟,兴致不减 如果说,词的上阕主要是作者奔放沸腾的感情融于叙事之中,那么下阕则主要是直泻胸臆的赋体,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批判和看试手,补天裂的壮怀词人尽情地驰骋笔力,敷陈其事,倾诉肺腑,写来笔飞墨舞,淋漓尽致事无两样人心别面对时世,山河破碎,爱国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了脑后词人用事无两样与人心别两种不同象意象加以对照,极其鲜明地刻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庸懦丑态,尽情地抒发了郁勃胸中的万千感慨词人义愤填膺,向统治者发出了严厉的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统,自古已然,合时多而离时少今当政者不思恢复中原,反而以和议确定了离的局面,是何居心!词语中凛然正气咄咄逼人,足以使统治者无地自容。

      雄健顿挫的笔力,加重了词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词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统一,就必须重用抗战人材,可是当今社会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当道诸公空说征求人材,但志士却长期受到压制,正象拉盐车的千里马困顿不堪而无人过问一样徒然去购置骏马的尸骨又有何用!词人连用三个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贴切地表达了郁勃心头而又不便明锐的不平一个空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种种行为的无比怨忿笔力劲健,感情沉郁,意境极其雄浑博大正目断关河路绝词人触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联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断绝,悲怆之情油然而生山河分裂的惨痛局面,激起了词人收复中原的热情他想起了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动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话中女祸氏炼石补天的美丽传说,更加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时代的最强音笔健境阔,格调高昂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从而丰富了词的义蕴,加强了形象的深广度,呈现出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全词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辛弃疾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作者: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

      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 不至,飘然东归 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 复欲追路 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 不得前矣 独饮方村,怅然久之, 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 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 闻邻笛悲甚, 为赋《贺新郎》以见意 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 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赏析: 作者与陈亮(字同父)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始终主张抗金,恢复中原,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和朱熹(字元晦,又号晦庵)在哲学观点上虽然不同,但彼此间的友谊却很深厚公元1188年(淳熙十五年)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访问作者与他共商恢复大计;并寄信约朱熹到紫溪(江西铅山南)会面朱熹因事未能前去。

      作者与陈亮同游鹅湖寺(在铅山东北);后到紫溪等候朱熹,由于朱熹没有来,陈亮遂东归作者于别后次日欲追赶陈亮回来,挽留他多住几天到鹭鸶林(在上饶东)因雪深泥滑不能再进,只好怅然返回那天夜里,作者在投宿处写了这首词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上阕开头回叙在驿亭饮酒话别的场面显然,当时双方都说了许多相互推许的话作者在这里只举了自己对陈亮的称赞,说陈亮的才能和文采既像陶潜,又象诸葛亮因为陈亮长期住在家乡,没有作官,故以陶渊明、诸葛亮作此这个评价自然很高,但倒也部分符合陈亮一生言谈、行事和学问的实际,并非夸大溢美作者不仅理解自己的好友陈亮,而且把历史上两位着名的人物陶潜和诸葛亮(表面看,他们是多么不同!)联系在一起,一并谈论,这是极有见解的写朱熹对陶潜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朱熹《清邃阁论诗》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来得不觉耳后来,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就融合了作者和朱熹两人的见解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这三句骤看起来像横空飞来,与上文毫不相干;细思便能理解:此乃词人挪开话题,把主题转到写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鹊踏松梢,雪落破帽(自东晋孟嘉龙山落帽传为美谈后,文人往往喜以破帽自诩),引发了对满头白发的联想这时,这时与陈亮都近五十岁了岁月蹉跎,报国无门怎能不触起他们无尽的感喟呢?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这几句表面写冬天的景色:水瘠山枯,四野凄凉;仅凭几枝稀疏的梅花妆点风光暗里写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肯锐意恢复中原,因此只能落水剩山残疏梅,暗指力主抗金的志士但他们犹如掠过长空的两三只雁儿,不成阵队,力量过于单薄,只能使人感到萧瑟词中语意双关,景中藏情,以比兴见意,抒发出无穷感慨,蕴涵着深远的忧国情意 下阕又回叙别情佳人重约还轻别;佳人,指陈亮作者既推许他重约来晤,又微怨他急于告归(轻别)这是全词主题,但点到即止接下去便竭力地铺陈和渲染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群来愁绝?清江,泛指今江西信江上游;时因天寒,水深冰合,行人已无法渡江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地转动不了,语本于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诗句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指出:这是写别后的景况,又是对眼前局势的影射此地行人,即词人目谓销骨,用孟郊《答韩愈李观因献张徐州》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诗意,极言离愁的销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