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讲义.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9493916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3.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om 网聚精英,服务精英,成就精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l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l 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l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问题 l 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及学科性质?l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怎样由思辨阶段转向经验描绘阶段再转向实验分析阶段?l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l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l 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l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l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G.W.Allport,1968l 强调社会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l 重视对社会情境的探讨(社会情境不同于社会背景)l 人们对客观情境的理解比真实的客观情境更重要l 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二、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l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G.W.Allport    立足于个体,探讨个体的心理现象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过程,强调社会影响对个体的作用l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Kotsmin    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社会,注重研究不同水平的社会交往,探讨哪些社会因素会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与外部条件的关系l 比较文化学的社会心理学:Triandis & Lambert    将文化作为一种因素,探讨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过程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l 与心理学的关系    几种不同的观点(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的观点,G.W.Allport;(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的观点,Lomov;(3)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的支柱的观点,吴江霖。

        研究的角度(1)社会心理学立足于个体,但主要研究社会影响的作用(2)心理学比较强调个体的个性,强调个体的差异研究l 与社会学的关系(1)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巨大贡献(2)研究题材的差异:全部的客观事实与部分的主观表现(3)研究视角的差异:对宏观社会活动趋势的研究与对小群体和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形成、发展的过程的研究(4)研究方法的差异:描述性的相关研究与因果关系的揭示、实验研究l 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文化人类学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做宏观研究,社会心理学则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l  本土化的研究深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l 哲学思辨阶段l 经验描绘阶段l 实验分析阶段l 现状一、哲学思辨阶段l 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例如:       1.古希腊的Plato,Socrates,德国的Kant,法国的Rousseau等人的观点       2.古希腊Aristotle的观点      3.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观点二、经验描绘阶段l 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绘社会行为1.   历史背景       欧洲大陆大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技术与科学的革新和进步;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2. 母体学科的发展   1859年:Lazarus & Steinthal合作创办《民          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1879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对          当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取向产生了          深刻影响   19世纪后期,Tarde,Durkheim,LeBon等社会           学家的一系列研究和著作   1900年:Wundt出版了《民族心理学》    1908年:Ross《社会心理学》出版,侧重社           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引论》出           版,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三、实验分析阶段l 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进入实验分析阶段1.主要特点:(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     现象。

      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社会心理现象质的分析3)从对社会心理现象的描述转为对原因、发展规律等的探讨,并试图运用于社会生活中2. 重要研究:(1)社会助长的研究:Triplett, 1898; Moede, 1920;                                                 F.H.Allport, 1924(2)社会规范形成的研究:Sherif, 1936 游动错觉(3)群体动力方面的研究:Lewin, 30-40年代(4)从众的研究:Asch, 1956; Milgram, 1969(5)劝导和态度改变的研究:Hovland, 1953(6)服从的研究: Milgram, 1963(7)助人行为的研究:Latane & Dalley, 1968(8)角色和个体行为的研究:Zimbardo, 19823. 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进展l 20、30年代:社会助长、领导、舆论、种族关系、价值冲突等,Lewi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l 40年代: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研究偏见、信仰、劝导、宣传等,Adrno等提出独裁人格理论l 50年代:研究范围扩展到人际交往领域,群体间的关系等,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等l 60年代:群体现象的进一步研究,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归因理论等l 70、80年代以后:社会认知的研究l 新的研究倾向是进行综合性研究技术的进展主要在测量方面:态度测查量表、社会测量法、行为测查和改变:角色扮演法等四、研究现状l 主要的研究课题:    社会认知研究、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合作、冲突、助人行为、态度及其改变、法律与犯罪心理、自我概念、家庭教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环境设计、成就动机、价值观、组织行为等等l 中国的现状    1982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1990年《社会心理研究》问世  1997年中国心理学会决定成立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l 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的举行    港台同行自1988年暑期在广州举行“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始,以后的每年暑假都在全国各地举办,截止1999年,共有六期学员毕业,他们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前沿。

      l 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联系中国实际,遵循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开展研究,重视本土化,强调实证的、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与相关研究法相结合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l 方法论原则l 具体的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原则l 客观性原则l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l 交往的原则l 人道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1、客观的方法   过去,心理学长期停留在“关于什么是灵魂”的一般理论和哲学理论上19世纪以后,心理学转向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也不例外2、客观的态度(1) 避免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对于自己不利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2)反对歪曲事实,伪造科学证据   (二)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1、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生活情境的统一,人类的共同性与各民族的独特性的统一2、不能简单地将来自微观社会或特殊背景人群的规律、结论推广到宏观社会中三)交往的原则1、个人对社会影响的接受2、社会影响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作用3、真实的社会背景和潜在的社会背景(四)人道的原则1、遵循道德伦理,不能做损害被试身心的事2、对被试个人的研究资料进行保密3、被试有自由选择参加实验与否的权利4、谨慎选择研究策略并有充足的补救措施。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l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l 非实验法(nonexperimental method)l 研究的进程 一、实验法l 实验室实验(lab experiment)    责任扩散研究(Latane)l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    强化和助人行为的研究(Moss & Poge)l 模拟实验(simulation experiment)    监狱模拟研究(Zimbardo)实验法的优缺点:1、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3、数量化指标明确4、不用被动地等待想要研究的事件的发生5、被试的觉察可能会影响其反应6、实验情境与生活环境毕竟有距离二、非实验法l 调查法(survey)l 测验法(test)l 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l 档案研究法(archival study)调查法:      以大家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该方法广泛地用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问卷调查:同一时间可调查很多人,被试在问卷             上回答问题。

          访谈:面对面进行调查,由访谈员记录被试的回          答采用调查法要注意:   1、取样的代表性,避免抽样偏差应该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2、被试的反应会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调查法的不足:          1、不够严谨          2、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3、受研究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大          4、过分依赖于被试的配合心理测验法:     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1、按内容分:    2、按形式分:    智力测验         文字测验    态度测验         非文字测验    成就测验        3、按规模分:    人格测验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心理测验要注意三个基本要求:   l 1、信度(reliability):指一个测验的可     靠程度l 2、效度 (validity):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     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l 3、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编制心理     量表的过程要系统化、科学化,检测过     程也要系统化、科学化,对结果的解释     也要严谨、客观、符合科学。

        自然观察法:   是研究者在真实的情境中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的方法是最原始、应用最广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的不足之处:1 、不够严密2 、受研究者水平的限制3 、不能探索因果关系观察法运用的原则:   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如以幼儿游戏情境为例,可选定只观察玩具不足时,幼儿如何解决争执为研究主题2、要观察的行为特征,必须事先界定,并事先备妥记录表格,以便随时记下观察到的具体事实3、观察记录时,除笔记之外,应尽量利用精密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以便获得更客观的资料4、为避免时间因素的影响,采用时间抽样(time sampling)的方式,在一天或一周内,从不同时间中抽取等长的数个时段,做同一方式的重复观察,而后综合观察所见,其所得结果将具有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