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内障手术638例临床分析.doc
3页1眼科白内障手术 638 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开展眼科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全面分析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2 月本院开展的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 638 例(638 眼)手术方式均为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首日的针孔视力≥0.05 的有 586 例,≥0.3 的有 561 例,≥0.6 的有 70 例脱盲率达91.3%,脱残率达 89.2%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导致未植入人工晶体等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积血、短暂性高眼压、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技术上较为成熟,且疗效显著,适合应用于大规模防盲手术 【关键词】眼科白内障防盲临床 白内障是当前全球范围之内致盲的最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排在第一位的眼科疾病,也是一种可治性盲病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 400 万左右的白内障致盲患者需要实施手术复明,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目前,我国 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 1.32 亿,每年新增的白内障失明人群将达到 40 万至50 万之多根据这一发展速度,估计用不了 10 年时间,我国白内障失明人数将会再增加 1 倍。
根据眼科发展现状,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复明的唯一一种有效方法白内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视力模糊与减退,而且绝大多数白内障不能预防,现在还尚无已知的药物能够可靠而有效的预防或者阻止白内障之发生运用手术摘除患者混浊的晶状体,并设法去补偿其晶状体的屈光度,这是如今恢复病人视力的唯一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为强化防盲和治盲工作,解决好本地区老年人所患的白内障复明问题,本院眼科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2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2 月本院开展的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 638 例(638 眼),其中男 336 例,女 302 例,年龄为 45 岁至 87 岁,平均年龄为 63 岁 1.2 方法 全部 638 例白内障患者在术前一天开始用 5%氯霉素眼液,每间隔 2 小时点双眼一次同时,施行各种术前检查,主要包括了血常规、尿常规、出血与凝血时间检验测、心电图与胸部 X 射线透视、血糖检查、血压检查等在术前检查中合格的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当日上手术车后再行眼 A/B 超检查,并进行人工晶体测算在术前的 15 分钟,对患者术眼行球周麻醉术,麻醉药物为 2%利多卡因 3ml,加 0.75%布比卡因 3ml,再加玻璃酸酶 100U。
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用 4 万单位庆大霉素与 100ml 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结膜囊,做上方形成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形成月型宝石刀距角在巩膜缘后 2.5mm 形成巩膜隧道的切口,应 3.2mm 的穿刺刀穿刺进入前房,再行环形撕囊或者开罐式破囊,将切口扩大到 7mm,用水分离晶体核,并分别在晶体核的前面与后面注入粘弹剂,即透明质酸钠或者甲基纤维素随后,用晶体匙套出晶体核,再注吸晶体之皮质,又一次注入粘弹剂直至前房和囊袋之内,再植入 PMMA 硬质人工晶体,同时置换粘弹剂在结膜瓣下注射庆大霉素 2 万 U+加上地塞米松 2.5mg,用 10ml 生理盐水再次冲洗患者的结膜囊,涂典必舒眼膏之后予以包扎术后,按照常规分别给予病人口服阿莫西林及强的松,用 0.5%氯霉素眼液和可的松眼液以预防感染,并用双星明眼液散瞳 3 日 2 结果 共完成眼科白内障手术 638 例,术后首日的针孔视力≥0.05 的有 586 例,≥0.3 的有 561 例,≥0.6 的有 70 例脱盲率达 91.3%,脱残率达 89.2%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 的有 70 例,其中,在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溢出,以至于未植入人工3晶体的有 8 例,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或短暂性高眼压的有 22 例,出现角膜水肿的有 12 例,出现陈旧性葡萄膜炎的有 6 例,出现先天性白内障伴眼球震颤的有 12例,出现高度近视眼玻璃体混浊的有 8 例,另有 2 例原因尚不清楚。
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以至于未植入人工晶体的有 8 例,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或短暂性高眼压的有 22 例,出现角膜水肿的有 12 例对于出现前房积血和短暂性高眼压的病人,均给予双眼遮盖制动,并给予口服安络血、VitK、醋氮酰胺和小苏打等术后第二天有 16 例患者的积血被完全吸收,眼压恢复正常,矫正视力都≥0.3术后第三天,有 4 例患者积血被完全吸收,眼压亦恢复正常,其矫正视力也从术后第一天的眼前数指上升至 0.3,而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均在术后的 2 至 3 天恢复正常,矫正视力均>0.3 3 讨论 施行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严格的手术管理,富有秩序的精心组织,按照手术实施条件认真筛选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先进的手术仪器设备支撑,经验丰富的医生,具备较高素质的护士等,均是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我院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民政部门、残疾人管理部门,集中了政府部门组织患者与筛选病人之优势,充分利用本院的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等优势施行手术我们所使用的检查设备主要有进口显微镜、消毒锅、裂隙灯、A/B 超等,是一个专业的眼科手术室与检查室。
眼科施行手术的工作人员均为专业眼科医师、专职眼科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等医生均具有较为丰富的白内障手术经验,护士均具有丰富的白内障术前 A/B 超检查及球周麻醉经验,精通于手术室工作,同时也有较好的眼科专业护理经验由于进行了多年协作,医护之间的配合十分默契,确保了每天平均能完成 1.75 例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后第一天的白内障脱盲率较高 眼科白内障手术之效果和手术的方式存在比较大的联系手术源性之散光和手术4切口大小及位置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手术的切口越小,其距离角膜缘也就越远,患者术后出现手术源性散光的风险也就越小,其术后视力也就恢复得越好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具有的优势是切口较小、术后的恢复较快、术后的裸眼视力较好等,但是,往往需要用到较为昂贵的手术设备与器械考虑到本地一部分住在偏远山区的病人在术后第二天就要步行或者乘车返回,这就要求手术具有经济性与安全性本院所开展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闭合较好,而且一般不需要缝合,其特点是在手术显微镜之下,用前房闭合性抽吸灌注的方法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因为保留了术眼的晶状体后囊,与囊内摘出术比较起来,具有相当的优越性,比如,可以有效减少玻璃体丧失之机会,以减少视网膜裂孔或者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因而适合应用于大规模防盲手术。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式,能取得满意疗效可见,加强防盲宣传工作,普及推广费用较低、经济可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问题 参考文献 [1]GNatchiar.印度阿拉纹(Aravind)眼科医院 1998-2008 年白内障手术回顾[J].实用防盲技术,2009(2). [2]杨新.眼科流动手术车高效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介绍-附 849 例 849 眼临床报告[J].新疆医学,2009(5). [3]周重英.浅析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J].当代医学,2009(6). [4]黄克静,李保金,于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