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范本.docx
13页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一章排泄 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2)护理: 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 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 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护理: 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 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 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 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 c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 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1)核对、解释(2)准备环境(3)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4)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 (5)根据男、女患者尿道的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 A女: 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消毒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 b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于药杯内,浸湿棉球 c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d摆放用物,润滑尿管 e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消毒顺序是内→外→内,自上而下。
一个棉球限用一次 f导尿: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 A男: 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 c~e同女性患者导尿 f再次消毒:用纱布包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用消毒液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 g导尿: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o角,将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将尿液引入弯盘内 (6)夹管、倒尿 (7)取标本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 (8)操作后处理 A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 B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 C洗手,记录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
(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4)避免误入阴道 (5)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 (6)为避免损伤和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 5、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1)解释、核对(2)导尿 (3)固定 A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法:同导尿术插入导尿管,见尿后再插入7-10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 B普通导尿管胶布固定法 女性:移开洞巾,脱下手套,将一块长12cm,宽4cm的胶布上1/3固定于阴阜上,下2/3剪成三条,中间一条螺旋形粘贴在导尿管上,其余两条分别交叉粘贴在对侧的大阴唇上 男性:取长12cm,宽2cm的胶布,在一端的1/3处两侧各剪一小口,折叠成无胶面,制成蝶形胶布将2条蝶形胶布的一端粘贴在阴茎两侧,再用两条细长胶布作大半环形固定蝶形胶布于阴茎上,开口处向上在距离尿道口1cm处用胶布环形固定蝶形胶布的折叠端与导尿管上 (4)固定集尿袋连接集尿袋,用橡皮圈和安全别针将集尿袋的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开放导尿管 (5)操作后处理 A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B洗手,记录 (1)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要注意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 (2)女患者在操作前应剃去阴毛 (3)男患者留置尿管采用胶布加固蝶形胶布时,不得作环形固定 6、尿标本的采集 (1)查对医嘱,填写检验单附联相关项目;选择适当容器,附联贴于容器上 (2)核对、解释 (3)收集尿液标本:常规尿标本、尿培养标本、12h或24h尿标本 A常规尿标本 a能自理的患者,给予标本容器,并指导正确的留取方法和量(30-50ml) b行动不便的患者,协助在床上使用便盆或尿壶,收集尿液于标本容器中 c留置导尿的患者,打开集尿袋下方引流孔处收集尿液 B尿培养标本 a中段尿留取法 a1遮挡并协助患者取适宜的卧位,放好便器,按导尿术清洁、消毒外阴 a2嘱患者排尿,弃去前段尿,消毒试管口后,接取中段尿5 10ml a3再次消毒试管口和盖子,立即盖紧试管 a4清洁外阴,协助患者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b导尿术留取法:按照导尿术插入导尿管将尿液引出,弃取前段小便,留取尿标本 C 12h或24h尿标本 a将检验单附联贴于集尿瓶上,注明留取尿液的起止时间 b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 b1 12h尿标本,于7pm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am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b2 24h尿标本,嘱患者于7am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am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c留取最后一次尿液后,将12h或24h的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内,测总量 (4)操作后处理:A洗手、记录B标本及时送检C用物按常规消毒处理 (1)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2)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洁或冲洗,再收集 (3)做早孕诊断试验应留晨尿 (4)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注意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5)留取12h或24h尿标本,集尿瓶应放在阴凉处,根据检验要求在瓶内加防腐剂 6、便秘患者的护理、 (1)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出不畅、困难分器质性或功能性便秘 (2)护理: A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B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C腹部环形按摩D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E使用简易通便剂F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 G健康教育H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I合理安排膳食J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7、腹泻患者的护理 (1)腹泻: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2)护理: A去除原因B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 C膳食调理D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E维持皮肤完整性 F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G心理支持H健康教育 8、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 (1)排便失禁: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2)护理: A心理护理B保护皮肤C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D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E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新 9、灌肠法(enema):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10、大量不保留灌肠 (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手术、检查、分娩者); (3)稀释并清除肠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为高热患者降温 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1)核对、解释(2)准备体位(3)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 (4)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5)准备灌肠筒、戴手套(6)连接润滑肛管、排气 (7)插肛管 (8)灌液 A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患者的情况B拔管 C嘱其尽量保留灌肠液5-10min D协助排便 E操作后处理: a整理用物、采集标本、按相关要求处理用物 b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1)卧位:左侧卧位(2)压力:40-60cm (3)插入深度:7-10cm (4)保留时间:5-10min;降温:30min (5)记录方法:排便次数/E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液不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4)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量 (5)灌肠时患者出现腹胀或便意时,嘱患者深呼吸减轻不适 (6)注意观察患者病情 11、保留灌肠: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镇静、催眠;治疗肠道感染 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ml溶液温度38℃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抗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0.5% 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 (1)核对、解释(2)准备体位、抬高臀部约10cm(3)戴手套、润滑肛管、插管15-20cm (4)缓慢注入药液(5)拔管 (6)操作后处理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并做好记录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2)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3)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插入深15~20cm ,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
(4)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12、粪便标本采集的方法 常规标本、培养标本、隐血标本、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1)常规标本:检查粪便性状、颜色、细胞等 (2)培养标本: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3)隐血标本: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察见的微量血液 (4)寄生虫或虫卵标本: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幼虫、虫卵计数 (1)查对医嘱,准备检验单(2)核对、解释(3)屏风遮挡,请患者排空膀胱 (4)收集粪便标本(5)操作后处理:用物按常规消毒处理;洗手,记录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