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磷酸铁锂电池失效原因分析.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67215288
  • 上传时间:2023-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了解磷酸铁锂电池的失效原因或机理,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及其大规模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文讨论了杂质、化成方式、存储条件、循环使用、过充和 过放等对电池失效的购响一、 生 产 过程中的 失效在生产过程中, 人员、设备、原料、方法、环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 要因素, 在 LiFePO4 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也不例外, 人员和设备属 于管理的范畴, 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后三个影响因素 电极活性材料中的杂质对电池造成的失效LiFePO4在合成的过程中, 会存在少量的 Fe2O3、Fe 等杂质, 这些杂质会在负极表面还原, 有可 能会刺穿隔膜引发内部短路 LiFePO4 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湿气会 使电池发生恶化, 老化初期材料表面形成无定型磷酸铁, 其局部的组 成和结构都类似于LiFePO4(OH);随着0H的嵌入,LiFePO4不断被 消耗, 表现为体积增大; 之后再结晶慢慢形成 LiFePO4(OH) 而 LiFePO4 中的 Li3PO4 杂质则表现为电化学惰性 石墨负极的杂质含 量越高, 造成的不可逆的容量损失也越大化成方式对电池造成的失效活性锂离子的不可逆损失首先体现在形成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过程中消耗的锂离子。

      研究发现升高化成温度会造 成更多的不可逆锂离子损失,因为升高化成温度时,SEI膜中的无机成 分所占比例会增加, 在有机成分 ROCO2Li 到无机成分 Li2CO3 的转变 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会造成 SEI 膜更多的缺陷, 通过这些缺陷溶剂化的 锂离子会大量嵌入石墨负极在化成时, 小电流充电形成的 SEI 膜的组成和厚度均匀, 但耗时;大 电流充电会造成更多的副反应发生, 造成不可逆锂离子损失加大, 负 极界面阻抗也会增加, 但省时;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小电流恒流-大电流 恒流恒压的化成模式, 这样可以兼顾两者的优势生产环境中的水分对电池造成的失效在实际生产中,电池不可避免地 会接触空气, 由于正负极材料大都是微米或纳米级的颗粒、而电解液 中溶剂分子存在电负性大的羰基和亚稳定态的碳碳双键, 都容易吸收 空气中的水分水分子和电解液中的锂盐(尤其是LiPF6)发生反应,不仅分解消耗了电 解质(分解形成PF5),还会产生酸性物质HF而PF5和HF都会破坏 SEI 膜, HF 还会促进 LiFePO4 活性物质的腐蚀 水分子还会使嵌锂的 石墨负极部分脱锂, 在 SEI 膜底部形成氢氧化锂 另外, 电解液中溶 解的 O2 也会加速 LiFePO4 电池的老化 。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工艺影响电池性能以外,造成 LiFePO4 动力 电池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材料中的杂质(包含水)和化成的过程, 因此材料的纯度、环境湿度的控制、化成的方式等因素显得至关重 要二、搁置中的失效在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中,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搁置状态,一般经 过长时间的搁置后,电池性能会发生下降,一般表现出内阻增大、电 压降低及放电容量下降等造成电池性能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温 度、荷电状态和时间是最明显的影响因素Kassema 等分析了 LiFePO4 动力电池在不同搁置状态下的老化,认为 其老化的机理主要是正、负极电极和电解液的副反应(相对于正极的副 反应,石墨负极副反应更重,主要是溶剂的分解,SEI膜的生长)消耗 了活性锂离子, 同时电池的整个阻抗增加, 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导致了 电池搁置的老化;而且 LiFePO4 动力电池的容量损失随着存储温度的 升高严重加大, 相比之下, 随着存储荷电状态的增加, 容量损失程度 小一些Grolleau 等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存储温度对 LiFePO4 动力电池的老 化影响较大, 存储荷电状态的影响次之;而且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 型。

      可以根据与存储时间相关的因素(温度和荷电状态)来预测LiFePO4 动力电池的容量损失在一定 SOC 状态下随着搁置时间的增 加,石墨中的锂会向边缘扩散,与电解液、电子形成一种复杂的复 物,造成的不可逆的锂离子比例也增加,SEI变厚和导电性降低(无机 成分增 加 , 部分有机会重新溶解 )造 成的 阻抗增 加 以及电极表面的 活 性降低共同造成了电池的老化不管是充电状态还是放电状态、在室温到85弋的温度范围之内,微分 扫描量热法都没有发现 LiFePO4 和 不同的 电 解液(电 解质为 LiBF4、LiAsF6或LiPF6)有任何反应但是LiFeP04长时间浸在LiPF6的电解 液中它还是会表现一定的反应活性:因为反应形成界面的速度非常 慢, 浸泡一个月以后 LiFePO4 表面仍然没有钝化膜阻止其与电 解液的 进一步反应在搁置状 态, 恶劣的 存储条件 (高温和 高的 荷电 状 态 )会加 大 LiFePO4动力电 池自放电 的 程度 , 使电 池的 老化更明显三、循环使用中的失效电 池在使用的 过程中一般是放 热的 , 因此温 度 的 影响很重要 除此之 外, 路况、 使用方式、 环境温 度 等都会有不 同的 影响。

      对于 LiFePO4 动力电 池循环时的 容量损失, 一般认为是活性锂离 子的 损失造成的 Dubarry 等的 研究表明: LiFePO4 动力电 池循环时的 老 化主要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消耗活性锂离子 SEI 膜的生长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活性锂离子的损失直接降低了电池容量的保持率;SEI膜的 不断生长, 一方面造成了电池极化阻抗的增加, 与此同时 SEI 膜厚度 太厚, 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活性也会部分失活在高温循环时,LiFeP04中Fe2 +会有一定的溶解,虽然Fe2 +溶解的 量对正极的容量没有什么明显影响,但是Fe2 +的溶解及Fe在石墨负 极的析出会对SEI膜的生长起到一个催化作用Tan定量分析了活性 锂离子损耗在了哪里及哪步, 发现大部分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发生在石 墨负极表面, 尤其在高温循环时更明显, 即高温循环容量损失更快; 并且总结了 SEI 膜的破坏与修复的三种不同的机理:(1)石墨负极中的 电子透过 SEI 膜还原锂离子; (2)SEI 膜的部分成分的溶解与再生成; (3)由于石墨负极的体积变化引起的 SEI 膜破裂 除了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之外, 正、负极材料在循环使用中都会发生恶 化。

      LiFePO4 电极在循环使用中有裂缝的出 现, 会导致电极极化增 加、活性材料与导电剂或集流体之 间的导电性下降 Nagpure 利用 扫描扩展电阻显微镜(SSRM)半定量地研究了 LiFePO4老化之后的变 化, 发现 LiFePO4 纳米颗粒的粗化及某些化学反应产生的表面沉积物 共同导致了 LiFePO4 正极阻抗增加 另外石墨活性材料的损失导致的 活性表面降低和石墨电极的片层剥离也被认为是导致电池老化的原因,石墨负极的不稳定性会导致 SEI 膜的不稳定,会促进活性锂离子 的的 消耗 电池的大倍率放电可以为电动车提供大的功率,即动力电池的倍率性 能越好,电动车的加速性能也越好Kim等研究结果表明,LiFeP04 正极和石墨负极的老化机理是不一样的: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 正极 的容量损失增加程度比负极大 低倍率循环时电池容量的损失主要是 由于活性锂离子在负极的消耗造成的, 而在高倍率循环时电池的动力 损失是由于正极阻抗的增加造成的虽然动力电池使用中的放电深度不会影响容量损失, 但是会影响其动 力损失:动力损失的速度随着放电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和 SEI 膜的 阻抗增加、整个电池的阻抗增加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虽然相对于活性 锂离子损失, 充电电压上限对于电池失效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但是 太低或太高的充电电压上限都会使得 LiFePO4 电极的界面阻抗加大: 低的上限电压下不能够很好地形成钝化膜, 而太高的电压上限会导致 电解液的氧化分解, 在 LiFePO4 电极表面形成电导率低的产物LiFePO4 动力电池在温度降低时其放电容量会迅速下降, 主要是由于 离子电导率的降低和界面阻抗的增加造成的 Li 通过分别研究 LiFePO4 正极和石墨负极, 发现限制正、负极低温性能的主要控制因 素是不同的,在 LiFePO4 正极离子电导率的降低占主导,而在石墨负 极界面阻抗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在使用过程中,LiFeP04电极、石墨负极的退化及SEI膜的不断生长, 不同程度地造成电池失效;另外, 除路况、 环境温度等不可控制 的因素外, 电池的正常使用也很重要, 包括合适的充电电压、 合适的 放电深度等四、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的失效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充的情况, 相对来说过 放的情况少一些, 过充或过放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容易在电池内部 聚集, 会进一步使得电池温度上升, 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加大电池 着火或爆炸的可能性。

      即使在正常的充放电条件下, 随着循环次数的 增加, 电池系统内部单体电池的容量不一致性也会增加, 容量最低的 电池也会经历过充和过放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充电状态下, 相比于其它正极材料, LiFePO4 的热稳定 性是最好的, 但是过充还会引发 LiFePO4 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不 安全隐患在过充的状态下, 有机电解液中的溶剂更容易发生氧化分 解,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乙烯碳酸酯(EC)会优先在正极表面发生氧化 分解由于石墨负极的嵌锂电位(对锂电位)非常低, 锂在石墨负极的析 出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在过充的条件下引发电池失效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锂晶枝刺破隔 膜引发的内部短路Lu等分析了由于过充造成的石墨负极表面镀锂的 失效机理 结果表明,石墨负极的整体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有锂 晶枝和表面膜的出现,锂和电解液的反应造成表面膜的不断增加,不 仅消耗了更多的活性锂,也使得锂扩散到石墨负极变得更难,反过来 会进一步促进锂在负极表面的沉积,造成容量和库仑效率的进一步降 低除此之外,金属杂质(尤其是Fe)通常也被认为是电池过充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Xu 等系统地研究了 LiFePO4 动力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失效 机理。

      结果表明在过充/放电循环时 Fe 的氧化还原在理论上存在可能 性, 并给出了反应机理:发生过充时, Fe 首先氧 化成 Fe2+, 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然后Fe2 +和Fe3 +从正极一侧扩散到负极一侧, Fe3 +最后还原成Fe2+,Fe2 +进一步还原形成Fe ;当过充/放电循环 时, Fe 晶枝会同时在正极和负极形成, 会刺穿隔膜形成 Fe 桥, 造成 电池的微短路, 伴随电池微短路的明显现象就是过充之后温度的持续 升高在过放电时, 负极的电势会迅速升高, 电势的升高会引起负极表面的SEI 膜的破坏 (SEI 膜中的富含无机化合物的部分更容易氧化), 进而会引起电解液的额外分解, 从而造成容量损失 更重要的是, 负极集流 体 Cu 箔 会发生 氧化 Yang 等 在负极的 SEI 膜 中检 测出了 Cu 箔 的 氧 化产 物 Cu2O, 这会造 成 电池内阻 增大 ,引发 电池 的容量损 失He 等 详细地 研 究了 LiFePO4 动 力 电池的过 放 电过程, 研究 结果 表 明负极集流体Cu箔 在过放电时可以氧化成Cu+ , Cu+进一步氧化成Cu2+, 之后 它们 扩散到 正极 , 可 以 在 正极 发生还 原反 应, 这样 Cu 晶 枝会 在 正 极一 侧形 成, 会刺穿 隔膜, 造 成电 池内部 的微 短路, 同 样 由 于过 放 , 电 池温度 也会 持续上 升。

      LiFePO4 动力 电 池 的过 充 可 能 会导 致电 解液氧 化 分 解、析锂 、 Fe 晶枝 的形 成; 而过 放 可 能会 引起 SEI 破坏导 致容量 衰减 、 Cu 箔 氧 化 , 甚至 会形 成 Cu 晶枝五、其它方面的失效由于 LiFePO4 内在 的 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