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诗词《宫词》阅读.docx
4页王建的诗词《宫词》阅读《宫词》唐•王建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赏析】“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两句,通过一个女子 的视角,描写了一幅花飞满天的暮春图景她徘徊于树下,仰看 “树头”,正是“绿肥红瘦”;俯视“树底”,则满地“残红”在 古典诗词中,伤春惜花是很常见的情感,借落花抒发青春年华逝 去的伤感,当然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叹但诗人没有承袭这 个传统,说“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强调花落只是 因为桃花渴望结子而已,与东风无关这二句写女子由惜花而羡 花妒花,不仅使得全诗的情感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还使得意 境深化,赋予了人物形象以深度与厚度诗句中的“贪”字,当解作“特别想要”,并没有明显的贬义 桃花结子是自然合理的现象,人也一样,结婚生子是再寻常不过 的规律然而,古代那些深闭禁苑的宫女,却连开花结子的桃花 都不如,她们没有选择幸福的权利,更不会尝到爱情的果实所 以,女子看到桃花被吹落,并不为之惋惜,而说“桃花贪结子”, 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传达出了难言的怨嗟现在可用以比喻本是 自身原因造成了某种后果,却错怪其他的事物或人扩展阅读:王建的简介王建(768年一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 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 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 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 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 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 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 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 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 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 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 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 等本及《宫词》1卷扩展阅读:王建的《宫词》王建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以白描见长, 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 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 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是研究唐代宫廷 生活的重要资料。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指出它的内容“多言唐 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诗中的描绘也栩栩如生,因而 广为传播,颇有仿作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 说,后世“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王建的五、七言近 体,有一部分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因有真实的 生活体验,也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传》)但 这些诗往往杂有消极颓废思想,艺术上也缺乏明显特色他的绝 句,则清新婉约,多可诵之作还写过《宫中三台》和《江南三 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 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 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 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宫词》1卷,有单 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