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系微妙,境界不同.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3591666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系微妙 ,境界不同自曹雪芹《红楼梦》诞生以来,无数的专家、学者对 其进行了艰辛而有益的研究探讨,各派论断频出,学家众说 纷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时至今日, 很难有人能够说已经读懂读透了 《红楼梦》 笔者对《红楼梦》更是读来读去,仍是一知半解由于《大 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所以对《红楼梦》略知一二就 选文《宝玉挨打》 多次进行研读, 反复揣摩, 似乎有所感悟, 在《安徽文学》 2008 年 12 月刊发了拙作《宝玉挨打,众相 毕现》一文;现对选文《宝玉挨打》重新阅读研究,似乎又 有新悟 尤其是宝钗、 黛玉、袭人这三位女性在 “宝玉挨打” 之后的不同表现,似乎体现了人物之间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略作分析如下: 首先是宝钗:在宝玉挨打之后,第一个来探视的人就是 宝钗,可见宝钗对宝玉挨打的伤势的关切和她内心的焦急 小说作了颇有意味的描写: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 来,向袭人说道: ‘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 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 ――不 用说,这位性格稳重的少女,是拿药给宝玉疗伤来了她总 是在适当的时候,有适当的理由,否则就不会贸然前来,宝 钗从小接受儒学的道德规范的熏染,所以她的出场,十分注重言语和行动的得体,一个“托”字,为她作了最为生动传 神的注解。

      尽管她相信男人的职责在于通过仕途经济之路来 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她对宝玉的发自内心的爱意和对他遭受 毒打的心痛却怎么也压抑不住,于是说出了这样的话: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 我们看了,心里也 ”这里既是对宝玉不走“读书入仕” 道路略有几分责备,更是对宝玉挨打的心疼和关爱之心的自 然流露刚说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 红了脸,低下头来 “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 形容得出者这对一向言语得体、稳重大方的宝钗来说是 少有的现象,在此她首次直接表露了心事,令宝玉不觉心中 大畅,身上的疼痛也忘到了九霄云外当然,宝钗很快就抑 制住了失态,落落大方地询问袭人“宝玉挨打”的原委,又 和宝玉对话,宝钗“心中想‘你既然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 大事上做工夫’,接着说:’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 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 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 ……” 最后又嘱咐袭人让宝玉疗伤静养,这样有分寸的节制和掩饰, 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宝钗这一大家闺秀的个性和气度由此可 见,尽管宝钗受儒学传统道德规范的熏陶,但她还是抑制不 住对宝玉的一片爱意,这种爱意一旦条件许可就可能会情不 自禁地犹如洪水爆发出来,或者仿佛涓涓溪流不停地流淌。

      其次是黛玉:她是在宝玉昏昏沉沉、半梦半醒之时出现的待宝玉从梦中惊醒,发现黛玉时, “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可见黛玉来探视宝玉的时间和在 此房中伤心流泪的时间都不会太短黛玉的伤心发自肺腑,“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 厉害,”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面对此情此景的宝玉,她 有千言万语要讲,却不知从何说起,半天才说出她的第一句 话:“你可都改了罢! ”表面看是对宝玉的劝告,话语中饱含 着深深的爱意却又带着十分勉强的语气,这是基于对宝玉的 挚爱而发出的一声无可奈何、言不由衷的哀鸣,更反衬出黛 玉对宝玉的知己之情,说明她对宝玉有着宝钗难以比拟的挚 爱同样是劝慰宝玉,宝钗对宝玉含有责备之意,谁让你不 好好读书,“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觉得他的挨打是咎由 自取,只是心疼他被“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而黛玉则不同,她和宝玉一样痛恨八股文,诅咒“仕途经济” ,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所以一句“你可都改了罢! ”并没有半点责备意味,而是让宝玉委曲求全,以免将来还遭受皮 肉之苦黛玉的哭泣和劝告,是发自内心的担心,是不带任 何虚饰和矫情的,是她对宝玉心心相印的真情流露。

      再次是袭人:她和宝玉的关系可谓是非同一般的,在小 说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便有 如下描述“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 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 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他们之间更多的是肉体的美构建起了彼此的亲密关系但她的丫鬟地位 决定了她在主子们面前的规矩,宝玉被打,她说不上话她 是宝玉最贴身的大丫头,一心都在宝玉身上,在宝玉挨打之 后,袭人所表现出的是一个“痴”字小说如此叙写“袭人 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 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 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问明原因回来,待“众人渐 渐散去,袭人方进前来经心服侍”先是含泪问他:“怎么就 打到这步田地?”然后是“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 接着又是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 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 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当宝钗前来探望宝玉时, 在宝钗面前“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 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 愧无言”。

      袭人眼里,宝玉所谓的“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 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她可以视而不见,而焙茗所 言“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 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她就信以为真, 以致在宝钗面前,有宝玉挨打归罪于薛蟠这样的失言,这就 更进一步表现出袭人对宝玉的一片真情和纯洁的心态,她的 眼里心里只有一个宝玉,宝玉似乎是她生命的全部了所以 宝玉挨打,袭人是满心委屈,无处可说,她唯一能够做到的 是悉心服侍,以减轻宝玉的伤痛,但她难以减轻和消除宝玉 心灵的伤痛综上所述,宝玉挨打,牵动着宝钗、黛玉、袭人这三位妙龄少女的神经,而由于身份、地位、处境或教育背景的不 同,她们对宝玉或痴情或矫情或真情的流露,以其各自的个 性、心理表现着他们的爱憎,呈现出各自和宝玉委婉微妙的 关系或许也揭示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大体说来,袭 人和宝玉更偏向肉体的,宝钗和宝玉更偏向世俗的,黛玉和 宝玉则更多偏向灵魂的宝玉和袭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是纯粹的来自少男少女本能的吸引,袭人痴情于宝玉,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 他们是两情相悦尽管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丫鬟,但他 们之间是纯洁的、美丽的,是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完全在“快乐原则”作用下的自然的纯情少男少女关系。

      当宝玉挨 打残遭皮肉之痛时,袭人是“满心委屈” ,“悉心服侍”,她只是在尽力减轻和消除宝玉肉体的痛苦,而对宝玉丰富复杂 的内心世界是全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所以他可以为宝玉带 来肉体的快乐或者减轻宝玉肉体的痛苦,但她无法或者难以 减轻和消除宝玉心灵之痛 他们肉体是贴近的、亲密无间的, 而心灵却是遥不可及的而宝钗和宝玉之间的所体现的更多是一定社会关系下 形成的世俗化的关系,宝钗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 雅,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 玉羡慕得发呆当她在宝玉面前表现出少女特有的“那一种 娇羞怯怯”,说出令宝玉感觉“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 之言,掩饰不住那种儿女之情时,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 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了,难免会令多情的宝玉生出“一生 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之遐想了但宝钗在探望 宝玉伤势嘘寒问暖当中还是流露出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 而对宝玉有几分责备之意: “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工夫,老 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可见她还是希望宝玉能够 成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意义上的男人而 这恰恰是宝玉所深恶痛绝的 所以他们之间是在 “现实原则” 作用下建构起来的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是相对丰富复 杂的矛盾统一体,是比较合乎社会历史条件的又一种人生境 界。

      至于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心灵的撞击所产 生的融化在血液里渗透在灵魂中的精神的交融尽管在现实 生活中,相互爱慕的他俩儿矛盾不少、磨擦不断,为此也没 有少流眼泪,尤其是黛玉,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表现出十 分的偏激但她在宝玉眼里: “两弯似蹙非蹙 ?I 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 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宝玉心中,黛玉是他生命 历程中叛逆封建传统道德的最佳伴侣虽然无缘携手,但他 们两颗心是相通的,他们都鄙视功名利禄,痛恨“八股”文 章,钟情西厢,心有灵犀其骇世惊俗的思想总是和社会现 实格格不入, 与封建传统背道而驰 因此,宝玉被毒打之后, 黛玉更能够体会宝玉内心的痛苦,灵魂的颤抖她的哭泣, 她的哀鸣所给予宝玉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无与伦比的精神 力量,他们共同铸造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尽管为现实 所不容,但在当时却不失为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参考文献:1.曹雪芹 .红楼梦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第 1 版. 2.常金莲编著 .红楼女性 .中华书局, 2006 年第 1 版. 3.冯其庸, 李广柏 .《红楼梦》 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4.刘再复.红楼梦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年10 月第 1 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