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最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15720941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富阳至桐庐导游词1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有,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桐庐县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国黄武四年(225年)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桐庐江北城区也被《中国风水史》列入中国大陆三大风水宝地之一  桐庐自225年置县,至今已有1770余年历史 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贤高蹈之士,在这里留下了喜闻乐见的名著佳作桐庐的山山水水,已与历史、文化、传闻融为一体春秋战国时,桐庐先属吴、越,后属楚,秦始皇时,今富阳、桐庐、建德均为富春县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桐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关于县名由来,说法有三:《元和郡县志》说,国居地桐溪而得名;《太平震宇记》中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

      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桐庐析出富春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桐庐建县后,属吴郡,历两晋不变,至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仁寿二年(602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睦州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明、清时两县属严州府辛亥革命后,桐、分两县属金华道民国25年(1936年)属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区,29年桐庐、分水属第一专区,32年划桐庐入第十一专区,35年分水入第十一专区;37年4月,两县都属第四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分两县属建德专区(初称第四专区),1950年3月改属临安专区,1953年2月改属金华专区,1955年2月复归建德专区。

      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县1959年2月复属金华专区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同年8月,废富阳入桐庐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分水的`贤德乡划归富阳现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富阳至桐庐导游词2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置县已1770多年历史,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40万,距杭州市85公里桐庐属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曾被誉为全国"县级旅游之冠",是浙西旅游黄金线上一颗绚烂的明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称号  桐庐生态环境美丽,全国三大山水风光带之一的富春江贯穿境内,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美称全县拥有山、水、林、洞、石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点20余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主要包括"全国诸洞冠"瑶琳仙境、"地下第一长河"垂云通天河、"中国十大钓台古迹"严子陵钓台、"江南九寨沟"白云源、药祖圣地桐君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等众多知名景点桐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莪山畲乡山寨、富春江芦茨湾、横村阳山畈、百江紫燕山、蜜蜂王国、巴比松度假庄园等众多省市级"特色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波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漂亮潇洒的桐庐是人们尽情山水、寻胜访古、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富阳至桐庐导游词3  桐庐,位于浙江西北部富春江畔,距杭州75公里她西接黄山、千岛湖,东连钱塘江、西湖,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坐落于“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心段桐庐境内锦峰秀岭,洞奇石美更有“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天目溪如碧玉飘带萦绕县境,山青水秀,胜迹到处古今中外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3000余首盛赞桐庐山水的传世佳作宋朝诗人范仲淹赞桐庐为“潇洒桐庐”  目前,桐庐已形成了山水林洞各具特色的六大旅游区一是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溶洞奇观瑶琳仙境为代表的综合观光旅游区;二是以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为代表的富春江小三峡文化休闲旅游区;三是以天目溪漂流为代表的乡野风情旅游区;四是以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为代表的野趣旅游度假区;五是以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为代表的朝圣休闲旅游区;六是以红灯笼小木屋为特色的红灯笼乡村家园度假区游人来桐,既可寻胜访古,尽情山水,又可体验乡村风情、田园乐趣,悠然度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