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山西省临汾市下裴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某一空间同时存在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两个带电液滴在此复合场中恰好能沿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它们的运动周期可能不等B.它们的圆周运动方向可能相反C.若它们的速率相等,轨道半径就一定相等D.若它们的动能相等,轨道半径就一定相等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若F增大,斜面对球的弹力仍然保持不变参考答案:D3. (单选)如图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设想,抛出速度很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为n2R,周期为T,不计空气阻力,为实现牛顿设想,抛出的速度至少为( ) A.B.C.D.参考答案: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mr=n2R在地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解得:v=.故选:D.4. 我国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假设T代表“天宫一号”,S代表“神舟八号”,它们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所示,则A.T的周期大于S的周期B.T的速率大于S的速率C.T的向心加速度大于S的向心加速度D.S须加速后才能与T实现对接参考答案:AD5.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为两有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三角形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三角形外的磁场(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
把粒子源放在顶点A处,它将沿∠A的角平分线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离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为T)若从A射出的粒子( )①带负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t1②带负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t2③带正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t3 ④带正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t4A. B. C. D. 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发生衰变有多种可能性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先衰变成,再经一次衰变变成(X代表某种元素),或再经一次衰变变成和最后都衰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 是α衰变; 是β衰变参考答案:②③,①④②③放出的粒子质量数减少4,是α衰变;①④放出的粒子质量数不变,是β衰变7. 如图所示,水平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指明方向,带电量为10-8C的正电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由A运动到B,动能损失2×10-4J,A点的电势为-2×103V,则微粒运动轨迹是虚线______ (填“1”或“2”),B点的电势为_________V. 参考答案: 2 , 1.8×1048. 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球,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关系,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且落地前球已做匀速运动。
则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之比k=___________,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左端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周AB光滑连接,右端与四分之三圆周CDEF光滑连接,圆心分别为O1和O2质量为m的过山车从距离环底高为R的A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且正好能够通过环顶E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过山车在通过C点后的瞬间对环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在过环中D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6mg,g10. (5分)从地面上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相隔时间后又以初速度从地面上竖直上抛另一物体,要使、能在空中相遇,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作两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要A、B在空中相遇,必须使两者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相等,即要求图线必须相交,据此可从图中很快看出:物体最早抛出时的临界情形是物体落地时恰好与相遇;物体最迟抛出时的临界情形是物体抛出时恰好与相遇故要使能在空中相遇,应满足的条件为:11. (单选)飞机以一定水平速度v0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在以后的运动中(落地前),关于A、B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A球在B球的前下方,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 B.A球在B球的后下方,二者在同一抛物线上 C.A球在B球的下方5m处,二者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解:小球离开飞机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球在B球的正下方.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 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
1g氡经过7.6天衰变了 g;衰变中放出的粒子是 参考答案:0.75,α粒子(或)13. 如图,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则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1∶t2=___;两次小球落到斜面上时动能之比EK1∶EK2=_____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7分)用伏安法测定一个阻值约12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下列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画出应采用的电路图 A、电池组(6V,内阻很小)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3kΩ) E、电压表(0—6V,内阻6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1A) G、滑动变阻器(0---200Ω,0.3A) H、电键、导线参考答案:答案:应选用的器材为:(ACEFH )(5分)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也可采用分压式接法。
电路图(略)(3分)15.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CD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2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2 m/s.(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B .A.W∝ B.W∝ C.W∝v2 D.W∝v3(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参考答案: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纸带在橡皮条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橡皮条做功完毕,则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做匀速运动.(2)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知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纸带上点距均匀时,表示小车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可求出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即为最终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3)根据图象特点,利用数学知识可正确得出结论;(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W与v2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1)A、B:该实验中要使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应当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所以要将斜面倾斜,目的不是释放小车后,使小车能够匀加速下滑,也不是增大加速度,而是为了平衡摩擦力,故AB错误;C、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来平衡摩擦力,使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方便研究,故C正确;D、小车先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松弛以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0,由于惯性,会继续匀速前进.故D正确.故选:CD.(2)由纸带后半部分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 v==m/s=2 m/s故答案为:2.(3)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该图象应是y=xn(n=2,3,4)函数形式,故AB错误,C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画出的W﹣v2图象应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答案为:(1)CD; (2)2; (3)AB;(4)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好题.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静止于A处的离子,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从P点垂直CN进入矩形区域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
静电分析器通道内有均匀辐向分布的电场,已知圆弧所在处场强为E0,方向如图所示;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离子重力不计1)求圆弧虚线对应的半径R的大小;(2)若离子恰好能打在NQ的中点上,求矩形区域QNCD内匀强电场场强E的值;(3)若撤去矩形区域QNCD内的匀强电场,换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要求离子能最终打在QN上,求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离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2分)离子在辐向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 得(2分)(2)离子做类平抛运动 d=vt(1分) 3d=(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1分)则E=(1分)(3)离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分) 则(1分) 离子能打在QN上,则既没有从DQ边出去也没有从PN边出去,则离子运动径迹的边界如图中Ⅰ和Ⅱ由几何关系知,离子能打在QN上,必须满足: 则有(2分)17. 边长为3L的正方形区域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左右两侧为匀强磁场,中间区域为匀强电场,如图所示.左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的磁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