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艾青.ppt
23页北方,艾青,作者介绍,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背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 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亡的洪流所激动,使他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和骄傲为了参加救亡运动,他从美丽的西子湖畔辗转来到战时的首都武汉, 但武汉的情景却令诗人失望,前方的将士在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 而后方的达官贵人却依然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艾青和端木蕻良、 萧军、萧红等艺术家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一起离开武汉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 晋南失守后,艾青又到西安组织了一支抗日艺术队,艺术队解散后又返回了武汉 在北方的两个月里, 艾青先后创作了 《风陵渡》、《补衣妇》、《手推车》 、《骆驼》等一批诗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的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情感基调,忧郁 悲哀 沉重,北方是悲哀的走进诗歌,1、将诗歌简要分为两部分,说说诗人笔下的北方是怎样的景象?2、具体的意象有哪些?,一片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 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悲哀疲乏的驴子 修长寂寞的道路 灰暗的天幕 枯干的小河 枯死的林木 低矮的住房 惶乱的雁群,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走进诗歌,3、从这些景物可以看出,北方具有什么特点?,悲哀 苍凉 生存的孤苦无奈 不安 悲苦 逃亡 灾难与不幸 贫穷与饥饿,思想感情,灰色阴郁的色调实际是当时中国现实的一个缩影,这个伤痕累累的祖国,这个曾经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祖国,如今却是一片悲凉的景象,反复的渲染和强调显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有着高度责任感的诗人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而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语言”与“姿态”也“永远不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
本诗特点,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 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 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我爱这土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我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
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 ,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这首诗在写作上艺术特色,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一定意义的形象 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