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颅骨.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127700
  • 上传时间:2017-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8.0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福建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颅骨考 古 学 这 一 名 词 主 要 有 3 种 涵 义 : 、第 一 种 涵 义 是 指 考 古 研 究 所 得 的 历 史 知 识 , 有 时 还 可 引 伸 为 记 述 这 种 知 识 的 书 籍 第 二 种 涵 义 是 指 借 以 获 得 这 种 知 识 的 考 古 方 法 和 技 术 , 包 括 搜 集 和 保 存 资 料 、 审 定和 考 证 资 料 、 编 排 和 整 理 资 料 的 方 法 和 技 术 第 三 种 涵 义 则 是 指 理 论 性 的 研 究 和 解 释 , 用 以 阐 明 包 含 在 各 种 考 古 资 料 中 的 因 果 关系 , 论 证 存 在 于 古 代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规 律 现 在 , 作 为 一 门 近 代 的 科 学 , 考 古 学 已 有 它 的 充 实 的 内 容 , 周 密 的 方 法 , 系 统 的 理论 和 明 确 的 目 标 虽 然 还 没 有 一 个 被 普 遍 确 认 的 定 义 , 但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 学 术界 对 考 古 学 一 词 的 理 解 是 大 致 相 同 的 。

      因 此 , 可 以 从 共 同 的 理 解 出 发 , 考 虑 到 上 述的 3 种 涵 义 , 给 考 古 学 下 定 义 说 : 考 古 学 是 根 据 古 代 人 类 通 过 各 种 活 动 遗 留 下 来的 实 物 以 研 究 人 类 古 代 社 会 历 史 的 一 门 科 学 作 为 一 个 土 生 土 长 的 福 州 人 我 选择 写 一 篇 关 于 自 己 家 乡 的 考 古 文 章 2011 新华网福州3月8日电(罗昭淦)福建省考古队伍近日在漳平市奇和洞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时,在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中发现一颗保存完好的晚期智人颅骨从2010年9月起至2011年初,福建省博物院的考古队伍一直在奇和洞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对于发现这颗1万多年前的成年智人颅骨,福建省博物馆研究员范雪春介绍说,这是一颗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颅骨,通过研究可以测量比照新旧时期的智人的脑容量,以此为依据了解智人的智力发展所经历的脑部变化因为颅骨的完整性高,可以通过现代电脑科技复原古人的面容通过提取DNA等生物技术还可以了解他们的性别、身高等一系列特征此前,北京、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相继出土过古人类颅骨。

      此次福建首次出土智人颅骨,将对南北智人比较提供参考,对当今中国人的骨骼体质发展也有研究价值今后,国际考古学界对新旧石器时代智人进化的研究,也必将关注和采用奇和洞遗址的相关资料范雪春说奇和洞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洞内有保存较完整的石灰岩层,随着洞内部落文明的演进而日久堆积文化层在地层上具有连续性,在出土的器物上也具有明确的叠压关系这些堆积层的形成时间跨度非常大,约在距今17000年前至7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交替的时间段海内外专家对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确切时间存在不同见解国际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非常少,因此此次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范雪春说,堆积层内的化石、石器、陶器等文物经过筛选和研究,将有助于填补对于新旧石器时代智人进化繁衍的研究空白,尤其是专家们最为关注的晚期智人的智力发展、生活技能、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情况这次考古发现的智人颅骨目前保存在龙岩市博物馆,等待专业人员作进一步研究2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泉州就有原始人活动2石钺:原始人使用的武器,一定时期它是权力的象征,在福建少见石钺:原始人使用的武器,一定时期它是权力的象征,在福建少见。

      史前遗址挖掘现场3泉州发现的原始社会石器 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透露,文物考古工作者前后花了 5 年时间,最终形成《福建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这无疑为 21 世纪泉州的史前文化考古和科学研究开展铺就了美好的前景 据了解,福建的文物考古工作,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与中原相比,我省考古工作相对滞后,为弥补田野考古资料的不足,早日建立起福建自身考古区系类型的考古学体系,福建省文物局特别将“福建青铜时代遗址考古”项目纳入《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集合考古力量,展开福建各流域的文物考古调查,以期建立起福建史前考古的区系类型框架泉州之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就是率先进行的最重要课题之一2005 年 5 月~10 月福建与泉州省市两级文物部门联合组织的考古调查队在泉州展开前所未有的覆盖区域广泛的田野调查:2006 年南安尾山仔遗址发掘,2007 年晋江深沪湾庵山遗址发掘与福厦公路调查,在结合前人探索进行系统的整理后,于 2009 年 9 月最终定稿,有了最新的研究硕果晋江流域是福建中部的主要干流,主要以泉州市为中心,这里曾经是福建历史发展最鼎盛的区域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晋江流域、闽南地区、台湾海峡两岸,特定的地理生态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富有区域特色的史前文化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我省步入青铜时代,约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这时期闽南的九龙江流域属于“浮滨文化”,闽江流域中下游则是完全不同的“黄土仑类型文化”,因此,摸清介于二者地理生态环境之间的泉州晋江流域的文化特征就显得格外重要 出土文物几经年代测定 商代中期福建进入青铜时代 史前文化的考古和研究是那么稀缺,以至于泉州古代文明宛如一颗遥不可及的璀璨明珠 5 年前,晋江流域考古调查队在泉州探寻古文明,记者曾追寻过他们的脚步;今日,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他们新出炉的研究成果,记者特地采访了野外考古中的一位跋涉者——福建博物院陈兆善研究员,他是此番泉州史前考古调查与研究的核心人物 考古表明,泉州境内之晋江流域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在泉州已广泛分布,秦汉时代的泉州属于闽越文化的分布区域 中原已到商代早期 泉州还处石器时代 不同地方的史前不一样吗?史前又是如何划分的? 有人说,一般情况下,史前应该是有文字记载以前 又有人说,石器时代考古就是史前考古,但不绝对如此不同地方的史前是不一样的,因为各地、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有先后。

      就像福建的史前,会比中原地区略晚 4如果说,多年前,福建史前还有争议,那么今天,福建遗址断代已逐步明晰,晋江庵山青铜器提供了断代依据 根据福建几十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考古学界普遍认为福建早期文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中原地区,也与邻近省份存在差距,因此对于福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划分应采用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标准 很多年来也存在多种意见,有西周说、春秋说,也有商代说近年漳州虎林山遗址发现了有确切年代依据(距今 3400~3200 年)的“浮滨文化”阶段青铜器,闽北浦城土墩墓也发现了测定为西周早期成熟的青铜器,加上在泉州晋江庵山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经测定也在距今 3500~3000 年因此,如今有了确切的证据,说明在相当于中原商代中期,福建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那么福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划分就应放在商代中晚期阶段,相当于中原商代早期(含商代早期)以前的遗存就可划归为石器时代,这个认识目前基本上得到福建学术界的认可 由此,泉州史前人类遗址也采用这个断代标准进行 泉州史前遗址之调查,结合厦门、漳州等地的考古发现,可初步建立起闽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 惠安音楼山遗址显示 原始人能捕食鲨鱼 惠安音楼山代表着史前的海洋文明,从考古发现,音楼山古人善于捕鱼和打鹿。

      这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让我们来了解详情 惠安音楼山遗址出土的古代动物与鱼类骨骼有权威鉴定 音楼山遗址出土了许多动物与鱼类的骨骼,2006 年底,经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先生鉴定,初步结果如下: 哺乳动物类有梅花鹿、水鹿、羊 包括鲨鱼脊椎骨和至少 3 种各类鱼的骨骼和鳍 考古人员分析,经过骨骼鉴定,得到初步认识—— 一、动物烧骨数量较多,其中较大的管状物,说明当时的原始人已把动物的肢体烧烤后再吃 二、砸击动物管状物,大多有明显的人工砸击痕迹,个别骨片还被加工成具有尖头的骨片,可作为骨器使用 三、这个遗址上的原始人捕猎的野生动物以鹿为主 另外,捕食鱼类中出现一类尺寸较大的,按照比例看,个体可能大于 10 公斤,显示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原始人有打捞大型鱼类的技巧 考古还认为,音楼山遗址是泉州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早期遗址之一,文化面貌在闽南具有典型意义 记者了解到,音楼山遗存第 4 层出土的贝壳标本被送到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测定,其中泥蚶为 3030 年±40 年,蚬螺 3110 年±40 年,牡蛎 2955 年±40 年,还有另一牡蛎 2525 年±40 年。

      专家表示,由此可知音楼山遗址的年代最早距今约 3500 年,最晚距今约 2800 年音楼山遗存应属于目前所知的福建南部地区青铜时代最早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考古揭秘 泉州早期文化分五个时期 早报讯泉州先后一共发现 148 个史前人类古遗址,福建博物院陈兆善研究员介绍,经过梳理,这些遗址可分为五个时期,它们见证着泉州古文明据了解,这是对泉州早期人类不同活动时期的首次归纳与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新石器时代晚期 石锛为生产工具之一 5泉州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尚未发现,因此无从知道当时的文化面貌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有:晋江岭山、南安林前村、大■山、永春岩庄山石器以窄长条形、截面呈三角形的生产工具——石锛为特色,这也是福建东部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较为典型的器物之一 青铜时代早期 建议建立新的考古学文化 青铜时代早期,应以惠安音楼山遗址与晋江庵山遗址为代表 沿海生产工具有 4 类,石制的小型工具如石锛、石斧;直接利用自然石块加工的石锤、石杵;小型骨器;牡蛎壳做成的“贝铲” 这时候,缺少大型生产工具 青铜时代早期的陶器注重装饰,纹饰丰富 居住方面,发现有两类建筑遗迹,一类是狮子山发现的石砌建筑基础;另一类是音楼山发现的由柱子洞所构成的可能属于立柱干栏式的建筑,表明这时期人们已能过上稳定的居住生活。

      音楼山遗址的遗存是一种地域特色明显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学界认为,应当建立起一种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新的考古学文化,考古专家建议,建议以“音楼山-庵山遗存”作为这一文化的代称 商代中晚期~西周 人口剧增 瓷器制作水平高 此类遗址占晋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遗址数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晋江、南安、永春、丰泽皆有分布专家分析:密集的遗址表明古人类聚落的规模已经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石拍的发现,在福建则属首次 主要的石制兵器以石戈为主,还有石钺、石镞、石矛等其中石钺在福建很少见,它是权力的象征 这时期的泉州,青铜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表明生活已发生根本变化 陶瓷工艺制作已非常成熟,许多地点发现原始青瓷器这时期,泉州瓷器的制作水平已很高了,造型、工艺、装饰和釉色等与江浙同期所出的基本相同,意味着到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与邻近地区同期文化交往已非常密切,外来文化的影响已非常浓厚 春秋 青铜器制作水平比周边落后 青铜器与原始瓷器的出现并广泛应用,表明晋江流域的人们生产和生活已出现巨大的飞跃,不过,这里的青铜器仍是生产工具,尚未发现青铜容器 青铜器从形制的简单到制作工艺水平与周边省份相比,都不够细致和复杂,还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

      战国至汉代 闽越文化出现了 这时期的遗址仅发现惠安蚁山、南安霞福遗址、南安石壁水库、坝头山等 5 个地点 这时候,在秦汉一统天下的大格局下,整个福建南北地区包括晋江流域已在闽越文化的范畴内了3 一盗捞文物案引出重大考古线索 福建发现一南宋古沉船2010-05-21 07:50:00 来源: 法制网(北京)   跟贴 0 条 看新闻法制日报福州 5 月 20 日电记者郭宏鹏刘百军通讯员徐国庆福建省水下文物考古队员在漳浦县为期 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