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教.doc
3页《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赠汪伦》,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2.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二)和大人一起读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2.随文巩固识字3.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课前准备1.带有插图的课件2.画有一双小手的画教学过程一、 日积月累——古诗诵读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 师:我知道同学们已经背诵了好多首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学会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同学们背诵,并请其他同学做适当的评价)2. 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赠汪伦》1) 引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题目2)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赠”3) 简单介绍李白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律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3.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三)结合插图,想象交流1.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通过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四)再读古诗,反复成诵1.小组背诵2.集体背诵3.抽检个别学生背诵二、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1)爸爸说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提示:高兴)(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4)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5)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6)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2.指导分角色朗读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自己又是怎样和大人说话的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2)分角色朗读四)总结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3.课堂总结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双勤劳的双手,是一群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三、布置作业1.把《赠汪伦》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找一首李白的诗做好朗诵准备2.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3.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五)板书设计: 赠汪伦 感激李白 汪伦 依依惜别 胖乎乎的小手勤劳 爱劳动 关心长辈 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