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各地民居特色.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8146169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7.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吊脚楼   土家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 结构 形式 单吊式 双吊式 四合水式 二屋吊式 平地起吊式传说 文化内涵 苗族吊脚楼 侗族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 瑶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 凤凰吊脚楼 吊脚楼社区特点 结构 形式 1. 单吊式 双吊式 四合水式 二屋吊式 平地起吊式传说 文化内涵 苗族吊脚楼 侗族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 瑶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 凤凰吊脚楼简介水上吊脚楼(17张)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大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竖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

      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 吊脚楼-国画谭翃晶作品(5张)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结构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

      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得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形式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双吊式  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  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平地起吊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传说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吊脚楼 文化内涵  当承载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毫不留情抹去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然而,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至今仍在被包括苗族在内的广大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所广泛使用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

      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吊脚楼一般以三间四立帖或三间两偏厦为基础,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

      厨房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   侗族吊脚楼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 “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一带,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

      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许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室内布局,二层楼有火塘,是做饭和待客的场所他们还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饮食用矮脚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难找到高脚桌椅做饭时柴火要由西方放进因为传说西方是侗族发源的地方,火种是祖先从西方带来的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荫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时,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使人有如进入画廊之中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建筑是土家人民智慧的体现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 土家族吊脚楼(10张)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