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结构托换的建筑物移位新技术.doc
3页项目名称:基于结构托换的建筑物移位新技术、新设备和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鑫、吕西林、贾留东、贾强、卢明全、李国雄 主要完成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同济大学、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 程有限公司、广州市鲁班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简介:建筑物移位技术可为I 口城改造及规划调整中重要建筑(尤其历史 建筑)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项目采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的技术路线,研究了建筑物移位工程中的托换与分离、牵引与控制、 就位连接等关键技术,揭示了托换节点的受力机理和移位过程中牵引 力变化规律,研究了滑块(或滚轴)与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的抗震 性能,开发了建筑物移位测控系统,创新了建筑物移位的方法、装置 和工具,基于系统地理论研究和设备、控制技术的研发,建立了建筑 物移位关键技术体系①托换与分离:提出了包含剪跨比、纵筋、配 箍等影响参数并考虑混凝土结合面影响的托换节点计算方法;研制了 可周转使用的工具式型钢包柱承台和上、下轨道机构,成本降低约 1/3、工期缩短约1/2;研发了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实现了建筑物 托换分离过程中沉降差的主动控制2)牵引与控制:研发了棊于PLC 建筑物移位测控系统,可根据位移差实时调整牵引力人小,提高了移 位的同步性和精度(位移差小于lOmni);提出了牵引力计算方法和摩 阻系数;研发了建筑物移位用滑车、牵引设备和移位过程中抗倾覆导 向方法,提高了移位方向的可控性和移动速度(可达2. 0-3. 6m/小时, 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50%以上);研制了适用于建筑移位的消能减震 装置,减小了移位启动时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建筑物移位转向 方法,实现了建筑物移位任意方向的转换。
③就位连接:研发了移位 行走装置(滑块或滚轴)与橡胶支座一体化的组合隔震系统,用于建 筑物移位就位连接,提高了移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非隔震结构相 比地震剪力减少60%以上)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主持编写了国家行业标准《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 (JGJ/T239-2011 );出版著作 3 部本项目在山东建周特种专业丁程有限公司、广州市鲁班建筑集团 有限公司、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同华特种土木工程 有限公司推广应用,已成功完成57项建筑(其中18项历史建筑)移 位工程由于其在托换、牵引控制、隔震就位连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在高层建筑和重要历史建筑的移位保护中作用更为显著其中,山东 莱芜高新区15层办公楼移位工程(国内外最高和最重)采用本项目 提出的托换节点计算公式进行设计,保证了大吨位柱(11770 kN)的 托换安全,采用建筑物移位测控系统对移位过程进行控制;济南宏济 堂药店西号移位后采用组合隔震系统连接;广州锦纶会馆历史建筑群 移位保护采用工具式下轨道本项目技术既保证了移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乂降低了造价、缩 短了工期(移位造价约为拆除重建的30-50%、工期约为1/4-1/3), 避免了因拆除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粉尘、噪音对环境的污染,节约 了资源,也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移位时建筑 物基本上可止常使用,减少了拆迁安置费用和社会矛盾同时,本项 目提出的托换、组合隔震、牵引控制技术还可应用于大型公建、学校、 医院及历史建筑的抗震加固、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建筑(桥梁) 顶升工程中,产生经济效益1. 2亿元主要创新点:1、 提出了托换结构计算方法;2、 研制了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移楼用滑车、消能减震装置、 牵引设备;3、 提出了牵引力计算方法;4、 研发了建筑物移位转向方法、高层建筑移位抗倾覆导向方法;5、 开发了建筑物移位测控系统;6、 研发了行走装置(滑块或滚轴)与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系统的 抗震性能拟推荐奖种: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拟推荐评审组:工程建设评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