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幸福管理的策略和方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63271894
  • 上传时间:2023-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5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MBA 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幸福管理 论文题目企业幸福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企业幸福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工作压力问题日趋严重,让 员工健康而幸福地工作与生活已成为企业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时代背景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文首先对当今管理领域的一门热门 学科-幸福管理的提出、本质做了理论分析,总结出企业幸福管理的内涵然后 在管理实践层面上阐述了企业使员工获得幸福感的途径,最终达到缓解员工工作 压力,和谐企业管理的目的关键词:幸福管理 幸福感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在不断提升,幸福水平受 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幸福是什么?如果让一千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 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诠释了国富是为了民乐,为了创造人民幸福的生活, 因而幸福感一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哈佛大学由泰勒.本-沙哈尔教授主讲的“幸福课”,已经超越著名经济学家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成为哈佛最具人气的课程幸福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 阶段,是当今最新、最前沿的管理模式,是有长远发展目标的企业管理者必须了 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

      人的主体性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在管理中“控制”变得 十分困难,而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以幸福指数来评价经济发展的要 求,组织对幸福的管理也迫在眉睫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组织从幸福的视角思考 管理的终极之善因此,组织应该从幸福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管理资源以构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企业基业长青,已经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 题这需要适应人性和时代要求的新的管理理念一、 幸福管理理论的提出在英文中,幸福对应多个单词,如 well - being, happiness, eudaimonism,hedonism等词都可用来表示幸福而eudaimonism与hedonism是存 在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 前者被称为至善论, 后者被称为快乐论《辞海》的 定义为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 况和体验[2]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柏拉图认为幸福只不过 是“善” 的理念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生活是我们天 生的最高的善, 幸福生活构成生命意义的终极基础和目标德谟克利特认为幸 福不是财富, 而是正直和谨慎 [3]从管理意义上说,幸福就是在管理互动中充分 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获得自身的发展并不断地追求生存优越和快乐, 使之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至善境地。

      管理思想的发展都是在修正先前理论或模式缺陷基础上形成以泰勒为代表 的古典管理理论弥补了经验管理在科学性上的不足,第一次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 来探索管理问题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理性”与“人性” 的矛盾,这直接导致了在其推行过程中暴露了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缺点及其局限 性,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和批判行为科学理论以泰勒制“纠编者”的姿态登上历 史舞台,但它过分强调非理性主义和感情逻辑 ,忽视了管理中人作为决策者和行 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行为科学所讲的社会人也不是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个人, 而是在反对泰勒的群体工作有偷懒行为的基础上的小群体组织,结果将群体提升 到个人之上,使个人创造力受到组织的制约 ,使行为科学不能理性地分析外部环 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行为科学理论虽强调了人的复杂性和社会性,但仍未跳出 机械观的窠臼,把人当作“条件反射”的机器来加以考虑,这导致行为科学理论对 管理理论和实践力不从心,于是“理性主义”从沉睡中醒来,迎来了综合古典管理 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现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由于固守将 复杂问题分割成部分和片断加以处理的“分析”范式,使管理者难以洞察管理活 动中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谈不上有效地加以解决了。

      管理实践在呼唤新 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一般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依据在研究取向上,系统论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 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少学派都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来揭示 管理的本质然而管理理论和实践者发现企业能不能在竞争市场中获胜,不仅在 于适应外部环境,更在于企业自身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这才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基 础和决定性力量于是当代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内部关注知 识、信息、情感在组织中的产生、传播和利用,关注个体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强调, 关注组织的整体价值观,成为当代管理学的深沉底蕴管理的根本目标和终极意 义是追求幸福最大化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幸福具有终极性从这 个角度说,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故这种新的 管理理念应该称之为幸福管理为此,我们把幸福管理定义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每 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 运行过程二、幸福管理的内涵幸福管理指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 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运行过程。

      幸福管理精髓在于激励人、自我实 现人、文化人、幸福人的理念,其实质是改变人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 幸福管理能顺应人性规律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注意提升人的地位,发掘人的潜能, 发挥人的力量,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使组织成员获得 了物质性的、社会性的以及价值性的幸福,从而达到管理的终极之善幸福管理 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五个方面[4:]1.幸福管理以幸福指数为管理指标体系幸福指数作为一种主观指标,是 客观指标的补充与深入,是了解人们主观感受的最佳途径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幸 福指数可达到以下效果:全面评估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衡量企业人力管 理政策效果;帮助员工规划创造幸福生活;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充分给予员 工人格尊严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有效提 高用户满意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企业管理以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组织存在的使命是通过组织结构的信息成本最小化和组织人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及其两者的互动耦合最小化来最大化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3.潜能的最大发挥以增加自我效能感幸福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者认识人性、理解人性以及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人性 的过程。

      因此,幸福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组织成员潜能的最大发挥使人获得 幸福与快乐及其人性得以真正体现这样,企业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最大潜能的 发挥,最大限度地使个体人格特质、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并使个体的需要与发展 得到满足,使个体对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使个体的价值在为集体做贡献的过 程中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了幸福感4.关爱员工生活,促进工作—家庭平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作—家庭平衡是促使人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 过上更快乐更幸福的家庭生活工作—家庭冲突一旦产生,不但影响个人在工作 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为绩效,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 和家庭的幸福为平衡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必须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 点以及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要、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然后给予员工适当 的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平衡措施,诸如员工帮助计划、家庭支持计划、弹性工 作制等这对于改善个体的生活,提高组织自身的竞争力,形成幸福的工作环境 具有重要的作用三、 企业的幸福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怎样才能使员工获得幸福感呢?企业的幸福管理是一个新课 题,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创造幸福,让员工在愉快的氛围中工作[5]。

      阿里巴巴的马 云总裁就是其中一位他说让员工内心幸福,应是企业价值观之一阿里巴巴企 业在未来要唤醒员工对社会的关注、企业对社会的关注为此,阿里巴巴企业做 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整个集团每年将从营业额中拿出千分之三,专注水 的保护和种树另外一个决定,要求企业高管层,无论工作再怎么忙,每个季度 一定要抽出一天时间,一起坐下来,不谈公务,只说水和树,这是企业对社会的 承诺,也是对员工的承诺他说护水和种树的专项资金看起来很少,但从未来看 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既是阿里巴巴企业对社会的承诺,也能培养员工的爱心, 对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如果我们人人都能遇到 这样的老板,我们谁不会死心塌地地工作呢[6]对员工实行“幸福管理”,我认为可从福利制度、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等多 方面入手,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工作环境,在细节中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首先,员工福利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性的福利制度对员工工作积 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不过每位员工对 幸福感的理解不同,企业的福利制度就应该有所不同许多企业实行统一的福利 制度,表面看来颇为优厚,但仍有员工表示不满。

      对于员工福利,除了法定福利 项目统一实行外,其他非法定福利项目,企业可采用“自助式”的福利套餐形式, 先做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员工的福利需求,设置多种福利套餐方案可供选择,在 同等的经费条件下,给员工最大限度的自由,尽可能地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从 而提高员工对所享受的福利的感知度与体验值真正做到“我的福利,我做主”除了给员工提供较优厚的福利待遇外,还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一些企 业家的思维里,企业就是一支部队,部队的传统就是企业文化,首任军事首长无 疑就是企业的创始人了,这种企业文化,更像是老板文化,老板身体力行的企业 文化理念,成了员工投其所好,纷纷追随、校仿的榜样老板的个人操守、人格 魅力,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想有效地推行企业文化,企业老板需要认真 考虑何种企业文化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赢得员工的好感,企 业文化建设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就只能是种瓜得豆,事与愿违了有许多企业把企业培训归为员工福利之列,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给员工的 福利,更可以说一种企业战略目前许多企业只对某一小部分人进行培训,有些 人一年内可参加数次层级不等的培训,而另一些人几年内未参加过一次培训这 种把培训功利化和现实化的做法,将极大挫伤员工的自尊心与上进心。

      实际上让 普通员工掌握普遍的技巧和提高普遍的素质,远比让少数的精英孤独地在业绩发 展中担负责任更有实效实行多样化、自助式的培训,更具有灵活性、经济性 更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四、总结幸福管理强调企业组织中人的终极之善来促进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从行为管 理到幸福管理这一变化可以看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思想来促进组织发展已成为 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也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法宝 人性化管理最终通过价值和贡献使组织生命体保持内在平衡,这样使组织内员工 获得终极幸福感为此,企业组织应该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 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 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 真正体现[1] 李雯•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企业[J].现代经济信息,2011(9):296[2] 蒲德祥•企业组织的幸福管理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6):127-133[3] 蒲德祥•幸福管理一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理念[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 究,2009(3):66-68[4] 蒲德祥•论企业组织的人性化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9(9):47-51[5] 金恩莲,宋联可,杨东涛.和谐企业文化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86-89[6] 唐渭源.企业的幸福管理[J].观察思考,2011(4):86-8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