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二.pdf
26页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 2 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一、单选题1.(3 分)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3 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变化中属于大自然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含碳燃料燃烧 B.微生物分解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3.(3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C.U 收集气体 D.验满气体4.(3 分)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3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从b端通入氮气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A.B.C.D.(B6.(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7.(3分)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1/甘i多 孔 塑/料隔板商甲 乙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C.甲装置优点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8.(3分)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成功C.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9.(3分)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使室温提高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使用后可预防火灾D.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1 0.(3分)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还原性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
B.C.D.1 1.(3分)兰州城市形象标志(如图)运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了蓝天、黄河、绿地黄河与兰州因缘际会,既是地理的交汇也是文明的碰撞下列对黄河的认识,正确的是()黄 河 之 都 金 城 兰 州A.可以用大量明帆鉴定黄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黄河水污染C.黄河穿城而过,因而兰州人不需要节约用水D.在沉淀、过滤、蒸储等对黄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镭1 2.(3分)淄博市政府围绕“城市水资源管理”这一主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生态淄博、美丽淄博.以下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建设海绵城市减少水的流失B.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C.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D.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1 3.(3分)2 0 1 6 年 1月,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蒸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1 4.(3分)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燃烧B.正、负二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 5.(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高铸酸钾|W棉花U L.A.1-1带 句 火星的木条_ _ _ 三/1=羊口C.-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褊铁丝D.氧气16.(3 分)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纱布卜小卵石一纱布L石英砂纱布活性炭纱布膨松棉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馀水18.(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以确定CO2浓度是否太高C.图书档案室着火用水灭火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好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19.(3 分)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20.(3 分)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 气 朝 二氧化碳B.石蜡+氧 气 型 二氧化碳+水C.氧 化 汞 型 汞+氧气D.铁+氧 气 朝 四 氧 化 三 铁二、实验与探究题2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 应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是2)为 了 检 查 该 装 置 的 气 密 性,可 将 橡 胶 管 用 止 水 夹 夹 住,然 后 通 过 长 颈 漏 斗 向 试 管 内 注 水,若,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实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须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其理由是 o2 2.实 验1 :实验室制0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M n 02,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毛玻璃片;控制活塞C,逐滴滴加双氧水,收集02并验满1)写出仪器A的名称:;(2)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3)步骤中,将 导 管 塞 进 双 孔 橡 皮 塞 的 方 法 是;(4)步骤中,验满的方法是:(5)若用图所示装置收集02,贝4 02由_ _ _ _ _ _ _ _ _ 端 通 入(填 a 或 b”);(6)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了快速获得5,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B.在胶皮管上增加止水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实验H:铁丝在02中燃烧。
1)该 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为;(2)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溅,生成 色固体;(3)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 M n C U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0 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装置I装置n2 3 .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仪 器 a的名称是.操 作 中 有 很 多 注 意 事 项,例 如 在 收 集 氧 气 时 看 到 气 泡 从 瓶 口逸 出,应该,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2)如 图 中 木 炭 在 氧 气 中 充 分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所示),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 4 .某河段的水中含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和少量色素等杂质.某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次氯酸(H C 1 0)可以杀死细菌,而氯气与水反应能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于是他们为自来水厂设计了以下自来水的净化步骤:河水 加 明 帆 沉淀 过滤 加 氯 气 净水A R C D(1)能使悬浮物凝聚的步骤为(填序号);(2)能起到杀菌消毒的步骤是(填序号);(3)该方案还不太完善,还 玦 少 的 步 骤 为.2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用该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当看到 时,说明C 0 2 已除尽2)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提供的用品有紫色石蕊溶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A、B中应依次盛放(填药品序号),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o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 2 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海南省)(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3分)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做制冷剂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做制冷剂等,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2.(3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变化中属于大自然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含碳燃料燃烧 B.微生物分解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分析】根据光合作用是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产生氧气的过程,与呼吸作用正好相反;含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进行解答。
解答】解:A、含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故B错误;C、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C错误;D、光合作用是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产生氧气的过程,与呼吸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但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且能增加氧气的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光合作用对维护自然界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应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3.(3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稀盐酸副 次 理 石检 查 气 密 性 B.I N I燃着的木条/熄灭D.制备气体验满气体【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 分)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