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思考.docx
6页关于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思考摘要:航母统治海洋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威慑力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庞大的舰体本身,而是取决于充当航母“利剑”的舰载机是否“锋利”,作为“利佥『的操作者,舰载机飞行员无疑是航母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中国首艘航母在大连组织了交接入列仪式,这标志着我国第一艘航母开始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在“辽宁号”入役之时,积极探索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给予执行飞行任务的舰载机飞行员一定的经济补偿,对于维护飞行员利益,激励飞行员斗志,吸纳精英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思考一、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必要性(一)是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的需要在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利益分配多元化的今天,劳动创造了财富,而财富的分配应当有个客观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劳动本身客观存在的特殊性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其飞行任务的劳动强度、危险性、复杂性和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远远超出普通军事劳动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在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付出超常劳动时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弥补特殊劳动报酬的不足,是激发飞行员工作积极性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是维护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切身利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军新时期建军的基本理念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强度极大,要求极高,尤其是我军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完全靠自主培养,训练强度亚洲最高另外,飞行员飞行时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其体力、心力消耗之大难以想象给予这种超常付出以适当的经济回报,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应得的利益虽说军人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但军人同样有家庭、子女要眷顾,有父母老人要赡养,据外军统计,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事故是宇航员的5倍,陆基喷气式战机飞行员的10倍,这种飞行高风险不仅压在飞行员身上,也无形中成为其家庭负担,所以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利益应当也必须得到维护综上,为解除飞行员后顾之忧,维护其切身利益,十分有必要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三)是吸纳精英人才的需要人才是事业之本,国防之基吸纳精英人才,打造拴心留人环境是大力发展国防事业的重要内容吸引人才要靠事业心,也要靠物质待遇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极为严格,其素质远高于民用客机飞行员数倍,堪称精英中的精英,然而,民用客机飞行员的年薪最高可达50万元,远高于我军飞行人员工资待遇这种高能力低收入的极大反差,严重阻碍我军人才强军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
二、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可行性(一)符合理论要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不同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与创造的价值量有直接关系,应实行按劳分配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对飞行员的超常劳动给予一定补偿,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二)具备财力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2008年到2011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5%,国防支出年均增长13%,2012年中国国防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约676亿,增长11.2%国家在国防方面的经费投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尽可能解决官兵生活待遇上的急迫问题,为养好兵、过好日子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三)拥有宝贵经验津贴补贴是补偿军事劳动特殊性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最能体现军人职业特点目前我军建立的航空专业岗位津贴、航海专业岗位津贴、战略战役导弹发射专业岗位津贴、战略武器试验专业岗位津贴、常规武器试验专业岗位津贴中都包含有任务津贴这些任务津贴的建立说明,凡是在特定岗位上执行特殊任务的,都应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实践也说明,所有这些任务津贴的建立,对于改善军人的生活水平,稳定军心,提高广大官兵的工作积极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提供了宝贵经验三、建立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的具体设想(一)津贴概念、特点、定位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顾名思义,就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享受的津贴显然,享受该任务津贴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即任务开始时享受,任务结束时终止,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本文认为,该任务津贴应属于飞行专业岗位津贴,因为航母舰载机的机型大体会与歼10、歼11的机型相似,所处环境与舰载直升机相似,而歼10、歼11和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的任务津贴都属飞行专业岗位津贴,所以将该任务津贴定位为飞行专业岗位津贴的组成部分是合理的另外,该任务津贴的功能应定位为补偿,前文已经论述了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时的超常付出,建立该任务津贴的目的就是给予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一定补偿二)津贴标准设定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任务津贴标准的设定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充分考虑任务的特殊性,如果难易任务一个标准,就会影响飞行员执行较难任务的积极性,不利于舰载机战斗力生成,因此要根据任务难度的不同设定不同津贴标准。
本文的设想是设定一个基本任务津贴标准,然后通过设定任务难度系数来实现视任务难度定津贴标准的目的设定基本任务津贴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基本任务的概念,基本任务是指在白天一切要素都非常适合飞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基础训练任务基本任务津贴标准可参照现行的飞行岗位津贴中飞行员任务津贴标准制定具体设想是:航母舰载机不仅兼具歼11、歼10和舰载直升机各自的特点,而且其起降难度要比歼11、歼10和舰载直升机的起降难度高得多与一般战机的平缓起降相比,舰载机要在弹射器的辅助下几秒内从零加速到300多公里/小时,这个过程足以让普通人出现视觉障碍;降落时的危险系数更大,一方面是着舰空间小,即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在飞行员降落时可看见的大小也只有邮票那么大,另一方面因考虑跑道受海浪影响无法固定、着舰时要迅速制动等因素,降落时舰载机前后起落架几乎同时着舰,可谓“拍”在甲板上,美军舰载机着舰时就多次发生飞行员折颈惨剧综上,本文认为,舰载机飞行员的基本任务津贴要高于歼11、歼10和舰载直升机任务津贴的和(400+300元/小时),应定为800元/小时设定任务难度系数本文将通过举例来说明设定任务难度系数的具体设想如,复杂气象训练任务。
加强在海天混为一体的特殊环境中和雾、盐、雨等恶劣天气下的训练,对于提升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有重要意义,然而复杂气象飞行组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战机穿越风雨进入预定高度后,难以锁定目标,这些对飞行员技战术和心理素质的挑战远高于一般飞行,这里假定其难度系数为120%再如,夜航任务一个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接受采访时谈到他一次夜间降落航母的真实体验,“你在一片如黑色天鹅绒的真空中下降,紧张地尽可能快地锁定下滑道和光学辅助着舰系统,如果你的调整超过了一次或两次,你就没有机会再去做了足见夜航难度之高,另外夜航也承担着夜间气象恶劣的风险,所以其难度系数要比复杂气象训练任务高,这里假定其难度系数为130%还有演习演练任务,这一期间与平时训练相比,飞行员的飞行场次多,训练强度大,心理负担重,此外演习演练中也包括复杂气象和黑夜条件下的演习演练,所以任务要更难一些,这里假定其难度系数为150%;试飞任务,每一次试飞都意味着一次对生命的终极考验,飞行员及其家人都要承担比普通飞行更大的心理负荷,这里假定其难度系数为180%;作战任务,飞行员超负荷连续不间断飞行,其承担的风险和承受的身心压力远超过一般训练,而且战场环境远远难于复杂气象和夜航,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里假定其难度系数为200%。
还有很多复杂的任务形式,这里就不再列举总之,在设定任务难度系数时一定要科学,而且要尽量将难度相差不大的任务归为一类以降低津贴标准的复杂度,提高可行性最终我们应当得到一个任务难度系数表(如表1)这样任务津贴的标准就可通过基本任务津贴乘以难度系数获得三)津贴发放办法该任务津贴的发放工作仅靠财务部门进行是行不通的财务部门要与作战(作训)部门及时沟通,由作战(作训)部门依据飞行日志确定享受津贴的人员和标准并填制审批表,财务部门在发放下月工资前,计算出本月任务津贴,并与下月工资一同发放计算时,时间按每月执行各类任务的时间和计算,对于零时的处理,按津贴标准乘以零时与一小时的百分比计算如执行基本任务1小时15分,则零时部分的津贴为800X15/60=200元四)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军地关系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是精英人才,其利益要得到维护,津贴标准与民航飞行员津贴标准相比不能太低;但是又要体现军人职业的奉献性,坚持艰苦奋斗原则,津贴标准也不宜过高,必须掌握好这个度二是处理军内关系处理好军内关系的关键就是把握好任务津贴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重过小,无法体现执行飞行任务的特殊性,形成“飞与不飞差不多,飞多飞少一个样”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调动飞行人员飞行积极性;比重过大,又体现不出空中其他人员劳动价值,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因此,必须把握好任务津贴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缩小收入差距,这也符合我军“限高,扩中,适当拉开差距”的收入分配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