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改下化学分层教学 【论文】_3886.doc
2页论文:新课改下化学分层教学 论文网本文作者(臧素娜),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而生动的发展.全面发 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优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对 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十分必要.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依 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教学思想,强调在 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施教,使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差异教育.差异教育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依据学生差异创设相应条件,采用差异教育策略, 使不同类型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教育. 二、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 层是基础较好、 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 层是中等水平的学生;C 层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层过程是教师了解和 研究学生、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过程,应采用“学生自我评定和师生共同磋商相结合” 、 “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的办法.分层由教师掌握,一般确立四人组成一组,A、B、C 三层人数分别为 25%、50%、25%,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采取动态管理,既引入了竞争机制,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是:在思想上使全体学生达到要求的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满足他们 的求知欲望,使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以拓宽和提高;对中等学生要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使他们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学困生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 趣,努力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备课分层 一是备教材,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不 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认真备好教案,作好课前准备;二是备学生,创造性 地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学的学案,学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以 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一般设计:知识准备、自学点拨、粗读浅探、精思探究四个 部分,要求 C 层学生完成前两个部分,B 层学生完成三个部分,A 层学生全部完成. 4.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应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性、递进性,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 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5.练习分层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在数量、 内容或形式上应有所不同,应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教学目标逐步到位. 6.测试分层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而不是共同达到同一目标,所 以测试应以个人原有水平的进步程度来检验,而不是拿一个人的成绩与其他同伴成绩比较,因 此,测试也应根据学生原有水平进行分层测试. 三、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分层教学的优势开始逐步凸显出来,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学生的 学习能力、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教师通过不断钻研新的 教学模式,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教师的转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 思考. 1.学生的分层是根据学生原有学习水平来划分的,通过九年级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 力水平变化较大,所以学生间的分层应该是动态的,允许各层学生相互流动,动态分层必将导 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因此,树立良好的心态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保障. 2.由于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在确定教材内容时,有时会出现内容深浅程度不能适应各层学生,影 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的分层不能照顾每个学生,使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和教师配合,成 绩得不到提高.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分层的依据主要是文化成绩,而影响学习效果还有一个重要 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如何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也是教师应考虑的问 题. 3.初中化学的内容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实验,对基本理论则不适合分层教 学,所以对这部分内容是否可以尝试分层教学需进一步探讨.在化学总复习的教学中运用分层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