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企业推行5S的案例与成果.docx
7页5S推行案例与成果一、 实施事例与成果(一) 排除资源的浪费、空间的浪费事例1:因机器设备的清扫,找出了油压传动油的渗漏,并予以彻底清扫,使得全工厂一年内节省几万元事例2:因办公室的资料整理,清出抽屉中3000份不必要的书籍,节省了空间及管理成本 事例3:推行全工厂的整理,清理出相当于数十万元的废料事例4:现场工具的整理,使扳手和改锥在未来1年将不需要购买二) 作业效率的提升事例1: 因整理、整顿、清洁的展开,约6个月时间,工厂劳动生产向上提升5%.事例2:整理、整顿、清洁实施数个月后,生产线的生产力提升了6%三) 慢性品质不良的去除事例1:在精加工工厂,因整理、整顿、清洁运动展开的结果,最后修整不良品减低1%事例2:钣金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因第一步清扫点检,小缺点的改善(以熟练技巧管理法改善管理)使调整不良率减低1%.(四) 自动设备慢性多发故障的排除事例1:从清扫点检开始设备小缺点的改善,以及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的水准提高使全工场的突发故障减少为1/10.事例2:在清扫点检的第一步因设备小缺点的改善(改善管理)最瓶颈的设备运转率提高20%,生产倍增,相对设备投资减少.(五) 更换生产线时间缩短的体制改善 事例:以整理、整顿为第一步彻底实施缩短更换生产线时间,工厂平均更换生产线时间由10分钟降到8分钟二、 5S活动案例整理月----红色标签活动跨出5S的第一步活动之动机XX电线电缆公司曾与日本住友电工株式会社进行管理技术合作,前后由住友电工派遣二位高级干部至该公司,导入多项管理制度,藉此提高管理水准,5S为其中的项目之一。
该公司为了使5S本地化,特将其名改为{五项好},并在某大型月刊上进行宣导为了配合该公司董事长“健全基本”的政策,贯彻并落实“五项好”,最高管理层都强力的支持,连名誉董事长也频频关怀,同时各部门经理/课长等管理层亦热烈响应,于是再透过组织力量,得以顺利展开各项活动活动之内容(一) 成立推行体制XXXX年8月重组【五项好推行委员会】,制定有关组织规定,以各课长为当然委员,生产厂长为主任委员,每月开会一次,以拟定年度活动计划,各项活动办法,教育计划与实施委员会规定五项好之定义以使活动有所遵循二) 展开文宣及教育训练五项好活动以素养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以整理为首要之务,尤其整理[不同意见,创造共同语言是五项好的第一步,有计划而分段地将进行项目加以定位(整顿),是推动的要领因此,自当年9月份开始,该公司展开一连串的宣导活动首先编制30条标语,分别悬挂于各工作场所,以唤起全体员工的共识,同时由推行委员会派员赴各部门,向班长级以上人员讲解五项好的定义,重要性,及其效益,并由讲师编制五项好活动,红色标签活动等教材,以课长级为对象,分成二阶段讲解有关的观念,步骤,手法等,推行委员会的构想大致如下:(1) 今后将寓“活动”于教育训练之中,以便知行合一。
2) 透过教育训练,以便(意识革新)(沟通工具)(缩短部门差距) 整理不同的意见――>塑造共同语言――>统一进行步调(3) 将活动由{形式化}转为{行事化}转为{习惯化}(4) 希望各项活动与品管圈活动及提案制度结合,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三) 五项好从整理开始正好前述,{五项好}是一切改善活动的基础,{整理}不但是五项好的项目之一,也是应该活动的首要之务,可说是五项好的基础现将{整理}的定义重述如下:(1) 将东西分为:需要的东西和不需要的东西(2) 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3) 保管需要的东西至于{整理}的主要目的如下: ――腾出富贵的空间 ――防止误用/误送 ――防止变质与积压资金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看起来{整理}的工作非常简单,其实要使其落实却相当困难,其中尤其下决心{丢弃},更要魅力 如果未定期{整理},将使工作场所堆满了不需要的东西,于是每天反覆地整顿/清扫不需要的东西,将使参与五项好活动的员工,感到无聊而厌烦,以致效果不彰因此,如果未彻底做好{整理}工作,将使五项好活动事倍功半由此推论,如果五项好活动是一切改善活动的基础,那么{整理}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四) 拟定《整理月活动办法》该公司五项好推行委员会为了彻底进行整理的工作,特地通过《整理月活动办法》,同意每年的四月,七月为整理月,并正式列入公司的行事历中,利用目视管理的红色标签,以揭发久藏的需品,不需品,不良品,一但发现上列物品,不但对其贴上红色标签同时如同警察开罚单一样,将红色标签通知单发给有关单位,限期处理或改善,依生产部门及管理部门的特征,分别制订出红色标签的对象,当然包括下列各项:(1) 库存品 原物料库存,成品库存,配件库存(2) 机器设备 机器,装置,台车,插板,治工具,桌子,椅子,车辆,备品等3) 空间地面,架子,柜子,通道等此次十月份{整理月}活动透过{红色标签}的教育训练,以及策划部门的{动态海报},以达到意识统一,沟通,宣导的目的,此次活动的评审基准分成三部分,内容如下:a. 稽查实绩:各课自行整理期间(十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止)之实绩当然也包括整顿,清扫等项目,只是计分比重较低而已)b. 执行力:有关红色标签所贴物品之处理情形c. 改善力:对于红色标签所贴物品之改善构想,创意 总之,此次活动共分三阶段评审,符合管理循环,亦即为计划-> 实施->查核->行动之原则,并让各课先自主{整理},以激发其自动自发的精神。
在活动之际,有关策划人员亦会数次利用录影机至各工作场所拍摄实况,不仅揭发不好的地方,同时也凸现出可取的地方,以供课长们作改善参考 此次整理的红色标签活动,对该公司而言,可说已跨出五项好的第一步,除了使工作场所比以前整洁之外,也比以前清爽得多,但待努力之处尚多于是,该公司在活动尾声时贴出海报为{清爽的工作场所—大家来共享,大家来维持}当然此次活动免不了要设计一些查核表,设计查核表时要有构想,须要考虑下列各点:(1) 探讨目前工厂的水准,并与公司方针相结合2) 依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的特征,分别列出查核项目;必要时明定共通的基本项目,及各部门的个别项目3) 明定查核范围及物品的对象,以免精力分散4) 依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时列入计分的比重5) 设计评价基准明定要求条件及努力目标,使受审单位与评审人有所遵循 但中国人的习性通常为“十分钟热情”,对于活动多是心血来潮,往往过一阵子就会冷下来,于是,如何持续则成为一大课题连日本人推行5S也难免遭到此难题,因此,后来他们不得不将5S又加上{习惯化}或另外加上{坚持}等活动,因其日语罗马拼音的头一字母亦S,当然就变成6S或7S了, 该公司为了持续五项好活动,已拟定{XXXX年五项好年度活动计划},各项的活动积分之中,都列有重点活动项目外的“维持配分”,同时各项活动(共六大项)将逐次提升层次,以便使五项好活动落实,并如螺线状的前进。
或许是题外的话,其实这套5S的原则,手法不仅适用于企业界,亦可用于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以及环境、交通方面的整洁、整顿,藉此使我们的生活更舒畅,环境更明朗,交通更有秩序,如彻底实施5S,将使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