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doc
5页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与其人文意象姓名: 学号:3130100347 学院: 专业: 课程:园艺与人类指导教师:张明方杨景华摘要插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一种富于美的意象与包含了充分底蕴的 艺术.由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当今世界上有两种艺术风格迥异的插花, 即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式插花•本文将从插花的起源与发 展、不同国家花艺的流派与形成原因等角度,来追溯插花艺术的历史,并分析其与人文之间 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正文插花是将自然界的花草采下,插入瓶、盆等容器中,以水供养,用于供奉或欣赏而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 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融合艺术构思,按照一定的美学 原理和规范,插于花器中,使其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产生更高观赏价值和审美情趣的艺 术形式其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虽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插 花艺术,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插花艺术的两种风格也在相互影响与融合东方式插花之古华夏:佛法田园诗酒花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佛教供花,在近2000年前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到唐 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于风趣,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广受到文 人的喜爱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冋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 谱》,袁宏道著《瓶史》等此时插花达到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 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直至清朝乃 至近代战火轰炸,逐渐没落插花在附庸风雅的古代,作为充满了人文雅趣的艺术,是文人骚客醉心吟咏的广泛题材, 散见于历代诗歌作品之中,如南北朝庚信《咏杏花》:“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可谓是 东方礼仪插花的草创;南宋杨万里“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幵”,对花器的颜色形 状都开始留意起来;明代袁宏道“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校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 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以此颜君斋,一倍添研华诗中对 插花构图的浅淡.斜正、曲直、清奢等艺术辩证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明代插花的风格特点月有刘禹锡“翠黛叶生笼石翁,殷红子熟照铜瓶朱淑真“一枝谈贮书窗下,人与花 心各自香《芥子园画谱》更有题画诗云:“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由此可见, 古时插花之风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过不得的。
在风格上,中国插花艺术自由而不拘泥于形式:自然简朴,但色彩又较绚丽,富有生命 力在配色上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切忌对比强烈的色彩放在一起对色彩的选用按中国传统 习惯,红色代表欢庆,常用于婚礼生日和幸福愉快的场合;白色表示哀悼,常用于葬礼 上;黄色被视作皇家和佛教的色彩;绿色作为永葆青春的象征,具有永垂不朽的意义同时又强调画意,以线条造型为主,犹如中国画中几笔浑厚的笔触就构成了主线几枝 花枝的单线条构成了骨架,然后不断增添,各部分要呼应一致,要有韵律、节奏例如水平 线条可视作安静与休息,曲线可视作优雅和动势一端上翘的水平线条可代表向天空方向有 韵律的运动,直上的线条可视作青春和凌云志,如竹花枝线条千变万化,故表现力也非常 丰富,柔美刚劲秀雅、苍古都可体现此外,花材选择严格,既富象征意义,又具季节特色以花明志的插花作品是中国插花 艺术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花卉被用来联系着一定的情操和感情进行欣赏,因此被分成各种 等级,有主有次,挑选严格重点是非常注意与环境的统一,使室内家俱及其他装饰品,诸如盆花盆景、孔雀羽毛、 名贵的大花瓶山石以及各种古董珍品都要相互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式的插花艺术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沿革过程中,说到底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们 赋予了它思想.形式和灵魂,因此,今人在插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间地在吸收.传 承、沿革着传统文化的艺术观和文化观,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给了它骨血与 灵魂,而诗歌、绘画、造园艺术等则给了它外形与肉身。
老庄、魏晋玄学中自然、无为、清 幽的意趣以及禅宗的将自然融入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人生境界、审美情趣沿展着这一传统艺术 观和文化观正是这种文化观及艺术观影响了插花艺术的艺术思维和意境的表达深沉静 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精神,才能启示艺术境界的灵感”东方式插花之和式花道:静、雅、美、真、和日本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日本飞鸟时代(公元7世纪),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任唐使节, 致力于佛教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小野妹子曾三次来中国,不断地将唐代礼仪、佛前供花以及 供花用的青铜花瓶、祭坛器血等传至日本,使日本佛教得以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祭坛插花的 兴起,并发展为早期的祭坛插花艺术小野妹子完成使节使命后,居住太子创建的六角堂的 池坊,首先制定了祭坛插花时的花材配置的规矩,成为日本插花的始祖日本花道又称为“华道”、生花等,经过八至十二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佛教色 彩,演变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室町时期开始涌现出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其中以池坊 专庆创立的“立花”花形比较特别,因其忠实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景,最终被规范成为了一门 独立的艺术江户时期出现了“生花”花形,这是一种以花器的水面象征大地或湖泊,以正、 副、体三个主枝,三种花材构成三角形的在简洁、明亮、现代派感中展现出花的昂扬生命力 的一种表现形式。
十六世纪后期还出现一种“投入花”的插花形式,就是将花材自然地“投 入”深深的花瓶中,以求造就一种浑朴天成、随性任意的个性作品日本传统插花虽源自中国,并与中国插花同归于东方式插花,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 审美情趣与风格特点.如采用自然式不规则布局和线条式构图,重视花材本身及组合的含义 和象征性.以清淡、素雅色彩,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与生活环境的调和.但 是,插花艺术与日本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相结合,历经十几个世纪,日 本插花自成一体,有着独特风格与特色首先,日本插花崇尚自然,始终以自然界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他们认为自然是 受到尊敬的,植物的品格也应为人崇尚.花道提倡从自然中吸取艺术精华,触发创作灵 感,以达到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效果.各插花流派均提倡插花者须深入观察植物的生长习 性,从自然中学习、掌握花木之生命与性情,以表现对花木的体贴之心.同时融合个人情 感,将自己的心思寄托于花卉之上,才使作品呈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再者,和式插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据《日本书记》记载,日本人在古代祭神时就 有花时以花祭的风俗,认为花之盛开能唤起亡灵.日本插花以儒家的伦理学为基础,以神宗 禅教为其指月外,由于起源于中国,因此具有浓厚的中国色调,花艺同样蕴含高度的人文精神。
日本人认为花有本色插花时尊重其本色,也就体现了对花、对人的尊重.见外,花也是神圣 的,要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对待花卉,以花悟道.插花时即使掉落在地板上的花屑也不能践 踏,以此诚恳的态度对待花木,不仅是一个人的品格与教养体现,而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体 会插花之奥妙总体来讲,日本花道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通过创作表现出这种升 华的道,并把它呈现给欣赏者,从而影响受众的审美意识,潜移默化中达到“天地人的和谐 统一”西洋式插花之欧派几何:浓墨重彩写豪迈西洋式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从古希腊直到罗马 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其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为(传统插花),有格有局,以花 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即为(自宙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 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欧式插花作品有很强的装饰性我们现在常看到的那些华丽的作品,几乎都是西式的插 花与东方传统插花的“意趣之美”相比,西方的插花则是“形色之美”与西方人大方热清的文化相同,西洋的插花作品一般喜用大量不同色彩和质感的花组合 而成,强调装饰得丰茂,具有豪华富贵之气。
形式上传承了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理论,与建筑、绘画等一样,极其注重几何构图比 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 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作品简洁、 大方、凝练色彩则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注重色彩的渲染,花色相配时较多采用一件作 品几个颜色,得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 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西方美学思潮一直顽固地统治着西方几千年之久,并广泛地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发展,使 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几何审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采用一整套抽象的数学和几何方法进行 构图设计,以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对比、轴线对称的平衡和稳重的量感,突出主体,显示威严, 很有慑服力东西方插花风格从最初的简单形式,随历史的发展,同时受到各自社会、物质等基础影 响,特别是受到各自美学思潮的影响,各自走向适合于本地区社会文化、地域、风俗的插花形 式但现代随中西文化交流及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变迁,插花风格正互相渗透、互为取长补短, 出现了综合式(混合式)等新的插花形式这种由互补而形成的新型插花艺术风格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1] 袁宏道(明),《瓶史》上海商务印书社,1995[2] 王莲英,秦魁杰《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3] 林木《东西方插花艺术对比》湖南林业出版社,2007年[4] 关江重三朗,《花卉设计》,台湾银禾文化出版社,1988年[5] 张继连《浅谈插花艺术的表现手法》现代农业出版社,2007年[6] 李靖《插花艺术浅谈》现代园艺出版社,2007年[7] 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8] HL , Li Chi neF1owerArrangemcnt. NewYork, 1956 年[9] 汪海霞《浅谈现代插花艺术》天津农林科技出版社,2004年[10] 池坊专永,《高格调插花法》,新雨出版社,1979年。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