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物理上册伴你学答案(共28页).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92935548
  • 上传时间:2021-08-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1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二物理上册伴你学答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节日庆典一:伴你学答案_物理    努力学习!!!!!!!!!!!!    有答案!嘿嘿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力    A组    1、力的作用点,作用效果  2 ACD  3 BCD  4 、守门员,球,球  5、略 B组    1、手压铅笔笔尖的同时,手受到笔尖的压力而感到疼  2 D 3(1)a,b (2)a,c    (3)a,d (4)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控制变量    4、形变,运动状态  5、提示:人会远离墙运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墙时,墙也会给人作用力  6、略    第二节 力的测量    A组    1、CD 2、5,,  3、 4、大小  5、实验步骤:(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量出弹簧的原长,记录为L02)、在弹簧下端分别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记录为m,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为L    B组    1、 能准确测量,用测力计示数减去零点误差即为测量值    2、 (1)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

      提示:弹簧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和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样就可以根据弹簧的伸长来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记录中可以看出,前5次结果是符合正比于的,但第6次明显就不是了,说明已经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而若用此弹簧制成测力计,其最大测量值是   3、略    第三节 重力    A组    1、 A 2、竖直向下,水平  3、 ,1470N  4、不能  5、图略    B组    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人可以轻易地悬在空中;人可以跳离地球;水平抛出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  3、1/6 4、见下表  5、图略  G=10(N/kg) m    第四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A组    1、104N , 竖直向上  2、300 ,水平向右 , 100,水平向左  3、 D 4、10    5、相同    B组    1、D 2、C 3、(1)F=F1-F2 (2)形变量,F ,F1和F2共同    4、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 与F2 拉动弹簧或橡皮筋,使其伸长达到某一位置,记录次位置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弹簧或橡皮筋,使其达到相同位置,记录这个力F的大小和方向,力F即为F1和F2的合力。

          第五节 二力平衡    A组    1、C 2、等于,等于,小于  3、C 4、A  5、 C    B组    1、B  2、不是,两个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物体上    3、 方法一:悬挂法    分别用细绳系在板边缘的不同位置,悬挂起来,用笔画线记下细绳的方向,若两线的交点在O点,则表明小明所确定的重心位置是正确的,否则,不正确    方法二:支撑法    用手指在O点水平支起薄板,若薄板平衡,则表明小明所确定的重心位置是正确的,否则,不正确    4、    第六节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A组:    1、(1)滑动 (2)滑动 (3)滚动  2、A 3、C 4、 ABD    5、轮胎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车轴处放有滚珠,加润滑油,减小摩擦等 6、(1)不同 (2)砝码的个数 (3)不同 (4)砝码的个数,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近(或相差较大),无关(或有关)    B组    1、衣:穿不了衣服;食:拿不住勺;行:走不了路等  2、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3、(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读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木块侧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读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若F1=F2,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若F1≠F2,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4、F1=F2    分析:两种情况下,AB整体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它们的重力之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相等,因而两次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又由于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两次拉力相等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A组:    1、ACD 2、C 3、B 4、B    5、远,近,阻力(摩擦力),阻力(摩擦力),越远,恒定不变  6、跳远助跑,掸衣服上的灰尘等    B组: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D  3、 A    4、在绳子下面悬挂一个小球,将绳挂在车里,观察绳的方向及小球的摆动情况,可知车的运动情况若绳子竖直向下,则车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若小球向车运行方向摆动,则车减速;若小球向车运行反方向摆动,则车加速;若小球左右摆动,车拐弯,拐弯方向与小球摆动方向相反    单元练习答案    1、D 2、C 3、A 4、C 5、BC 6、C 7、地面,篮球 8、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发生形变    9、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减小 10、减速 11、方向相同,140,方向相反,20 12、图略 13、(1)匀速直线,摩擦力 (2)压力越大 (3)接触面越粗糙 (4)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5)控制变量 14、不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汽车对人有作用力的同时,人对汽车也有作用力,而且这两个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只不过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承受力不同,汽车的承受能力更强一些,因此表现出来人被撞伤,汽车却安然无恙 15、(1)在    外力作用下,弹性钢片弯曲;力使弹性钢片发生形变 (2)在力的作用下,小木片飞出;力改变了小木片的运动状态 (3)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小砝码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6、求出200N的物体的质量是,小于25kg,在电子秤称量范围内,所以能用它去称量 17、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N=30N,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f=20N    第八章答案    第一节    A组:    3.棱角太尖,压强  4. 等于,大于  D  7. 160-172,500,    490,104 Pa  8.(1) 104 Pa (2) 2m2  9. 20N,104 Pa B组:    B 3. ①天平 ②长a和宽b,面积s  ③质量M,张数n  ④p=Mg/nab    4. 1 物块体积 = a3 2 物体密度 M/ a3 3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mg 4 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Mg/ a2    5. 实验步骤(可用简图说明):    将大圆柱体放在泡沫塑料上,然后将小圆柱体竖直放在大圆柱体的正上方,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程度;再将小圆柱体放在泡沫塑料上,然后将大圆柱体竖直放在小圆柱体的正上方,再次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程度。

          实验现象:    比较两次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程度,第一次较浅,第二次较深    结论:    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 75kg  8. 侧放 ,理由:从压强和美观两个角度考虑    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    A组:    1.容器底,容器壁  2. 2,5,9,5向上,向上,向下,向左 3. 乙  4. 大于  5. p    (1)刻度尺 (2)ABC (3) E,F, 大 (4)B、D、E 8.  09107  9. 5103Pa , 1N     B组:    1. 22 2. 102 3. B、C  4. (1)错误的(2)a.将上述实验中的水换为盐水(或其他液体);b.测量并记录橡皮膜在液面下5 cm、10 cm、15 cm时压强计两管的液面差;c.比较盐水(或其他液体)与水在同一深度时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 5. 1000,103  6. B,B  7. C 8.(1)103 kg /m3 (2)108 Pa (3)捕捞到深海鱼,不能进行人工养殖深;海鱼的身体结构,适应了高压的生存条件,鱼体内存在着与海底相同的高压.捕捞到水面,会因压强的减小使鱼的五脏破裂而死.    第三节 连通器    A组:    1. A B C  2. D  3.下,下游,闸室  4. D  5. 茶壶是一个连通器,倒茶时壶嘴应该与壶内的液面相平,这幅画错在壶内的液面太低。

        6. 略.    B组:    1. 102 Pa,104 Pa  2. C  3. 提示:装有水的塑料管,相当于连通器 4. 略    第四节 大气压强    A组:    1. 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2. D  4. 74  5.不变  C D  8.    A B D    B组    1. 76,76,76,0  2. D  3.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小于,低于,大,小 4. (1)水上升,高出水面一段 2)插入水中后,由于温度降低,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中一段距离 5. 向a内吹气  6. 当瓶盖内的水杯小鸟喝掉一些,瓶口露出水面,瓶内的水在中立的作用下流出,当水面封住瓶口时,由于大气压作用,水不再流出    第五节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A组:    1. 竖直向上,1N,水  2.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3. D  4. 大,排开液体的体积   5. (1)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装装有溢出水的小桶的重力 (2)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6. (1)5N  (2) 5N (3)510-4 m3(4)3103 kg/m3    B组:    1.  N , N  2. 0N,G  3. 103kg/m 3    4. (1)①实验桌、弹簧测力计、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 ②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水、细线、橡皮泥 (2)①a、用线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铜块的重G1,将铜块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求出铜块受到的浮力F浮1=G1-F1 ;b、同理: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G2-F2;②将橡皮泥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块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G1,将小块橡皮泥浸入水中,记下水面升高到的刻度V,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地F1, 求出F小浮=G1-F1,同理,可得到F大浮=G2-F2;(3)①比较F浮1与F浮2的大小,如果相等,则浮力与重力无关;若不等,则浮力与重力有关 5.(1)主要步骤:① 将“田黄”石用细线绑好后,挂在弹簧秤下,称出它的重力G石;② 在(大)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田黄”石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③ 根据以上数据求出ρ石。

      (2)ρ石= G石ρ水(/G石-F)  6.提示: 两次称量数值的差值越小,马铃薯的密度越大 7. 步骤1:缓慢提起测力计,当刻线A与水平面相平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A;步骤2:用刻度尺测出A、B刻线的距离h柱体横截面积S=FA-FB/(ρ水gh)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    A组    1. 大于,等于   4.不变  5. 1107  6. 小于, 大于  7. D  8.  9. 1942    B组    1. BC  2.  3. 降低  5. 两次称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